APP下载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2015-07-05袁芳

2015年27期
关键词:村镇银行风险防控可持续发展

袁芳

摘 要:村镇银行作为刚成立的农村金融机构,其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运营,对促进农村经济收入增加、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健全的农村经济体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作为农业大省,迫切需要村镇银行所提供的针对农业的金融服务,促进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结构的进一步完善,促进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研究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风险防控

1.引言

解决“三农”这一难题始终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工作重点,同时亦是主要工作难点。当前,这一难题始终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在这当中,农村居民及小规模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是最具代表性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资金供给小于需求、金融机构种类过于单一等问题。因此,只有不断丰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种类,满足农村居民对资金的需求,才能达到加快农村经济的进步,使农村经济市场不断得到完善。

村镇银行作为新型金融机构之一,其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运营,对促进农村经济、缩小贫富差距、完善农村经济市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不可否认,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这一现象,本文在黑龙江村镇银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意见,以此更好地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2.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的现状

2.1 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虽然全国村镇银行于2007年就已实现覆盖31个省(区),但黑龙江省首家村镇银行于2008初才开始经营,运作的较好。并且借鉴“从小范围运行到逐渐扩张”的经营战略,稳中有进。从2008年试经营的3家,到2010年的四家村鎮银行。经过五年的实际经营,积累了很多可借鉴的经验,2014年黑龙江省村镇银行逐渐进入“增速期”,至2014年末,黑龙江省已覆盖21家村镇银行。

2.2 整体运行良好

截至2014年末,黑龙江省村镇银行总资金为422262.08万元,比年初增加82056.64万元,增长率为20.58%;2013年欠款为303677.43,2014年拥有负债373396.42万元,增长率20.77%;存款余额大于贷款余额,存贷余额差为15.1亿元,资产负债增长率较高。截至2014年末,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盈利3349.69万元。21家村镇银行当中,只有5家利润为负,分别为桦川融兴、延寿融兴、宝清广益、拜泉融兴村镇银行及依兰惠盡村镇银行,其余16家村镇银行运营良好,净收益大于零。

3.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市场定位偏离设立初衷

从黑龙江省村镇银行成立地域分布状况分析,大多选址都为基础设施健全、经济金融繁荣的市县,然而经济落后、基础设施不完善急需金融服务供给的地域去无法吸引村镇银行在本地设立网点。截止2013年末省内设立的21家村镇银行中,几乎全部都集中在五常、东宁、集贤、双城、桦川等经济环境较好,相对发达的县域。显而易见,金融机构及其发起人更加关注利润最大化,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地区对其无法吸引村镇银行,使得村镇银行机构经营偏离设立初衷。

3.2 缺乏金融专业型人才

黑龙江省农村小型商业银行所录用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知识、不按照流程办事,职业道德素质偏低等问题,这不仅制约着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发展,同时也是造成村镇银行因操作风险蒙受损失的关键所在。由于员工规范操作意识不强,容易造成以主观臆断忽视内控制度的现象,这就造成村镇银行各项业务规范流程的监管如同摆设,操作不具规范性,增加了运营风险。

3.3 风险控制能力不强

一方面,涉农贷款数额相对不大并且较为零散,为避免因不诚信所带来的风险,村镇银行贷出的每笔资金都需要采取贷前认真核实、贷中复查、贷后追踪审查这三个阶段,由于步骤较多,因而降低了贷款业务的收益;另一方面,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需要全部承担经营所需的费用,加之,产品较为单一,导致经营所需费用比大型商业银行银行要出很多。导致银行风险控制能力不强。

4.完善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服务与产品

村镇银行作为新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其银行的服务与产品缺乏创新性、差异性、针对性,与商业银行产品区别不大。主要运营产品还停留在存贷款项目上,而由于村镇银行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户和中小企业,要使村镇银行长期持久运营,只有使其产品具有个性化、差别化、有针对性的特征。要始终坚持以顾客的需求为导向,才能够不断创新服务与产品,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

4.2 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降低操作风险

21世纪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随着农村深化改革的脚步不断在加快,因此急需一批具备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同时这也是村镇银行实现长期持久运营的必要前提。在招聘工作人员方面应以开诚布公为原则,建立完善的招聘人才体系,打造具备金融专业知识、有管理能力、道德高尚、有职业操守的人才队伍。加强人员的激励机制建设,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优胜劣汰的方式留住人才,完成人才的更新换代。

4.3 建立严密的风险防控机制

为解决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经营面临高风险的难题,首先应对经营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完善相关体系制度,严格制定各项贷款发放程序及要求,规避资金借贷风险,避免因人情贷款而导致的资金借贷风险。国外农村中小银行有许多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农产联保经营模式,全面了解借款人信用信息,以此来降低不良贷款总额。对于在向农户提供资金过程中,由于无法充分审核其贷款资格,而发生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可侧面通过询问借款人的亲朋好友以及具有一定为威信农户,来获取有用信息。

5.结论

黑龙江省村镇银行的设立是扩充我国农村市场服务组织种类、加快改革农村经济步伐的关键。村镇银行在八年多的经营时间里遇到了诸多的问题。因此,为了使黑龙江省村镇银行可持续、健康平稳运营,我们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自身的服务与产品创新,提示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的简历,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黑龙江省村镇银行长期永续运营的有效方针。

猜你喜欢

村镇银行风险防控可持续发展
浅谈村镇银行小微企业贷款的现状与对策
反贪查案工作的风险防控机制探讨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版权运营中的风险防控
浅析“六统一”法在经济合同法律风险防控中的作用
村镇银行
我国村镇银行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村镇银行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