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旋转动作的发展及特点

2015-07-04李淼

北方音乐 2015年19期
关键词:身韵基础训练舞姿

李淼

【摘要】中国古典舞是一套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体系,其中舞蹈技巧是中国舞表演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了中国古典舞基础训练教学中的“旋转”技巧,因为在中国舞基础训练中,“旋转”是具有代表性的技巧也是技术技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从基础训练动作开始,如:直立、重心的旋转动作入手,解决了基础训练后,加强旋转的复合型训练,探究中国古典舞特有的旋转舞姿结构,通过系统的训练可以提高民族舞姿的技巧难度,更加完善艺术表现力。与此同时我们要大胆尝试,有机结合中国身韵的训练教材,使之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形式多样的复合性技术技巧,使基训中的技术技巧民族化,身韵化、多元化。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旋转动作

一、小舞姿直立旋转技巧

双脚直立旋转和单脚直立旋转。完成任何一种旋转技巧都离不开重心的掌握,没有稳定的重心也不可能使身体旋转,旋转技巧的掌握应立足于重心的解决。对于初学旋转的同学来说,最好先练直立旋转,因为身体的直立和人本身的自然直立形态变化不大,容易正确地树立旋转重心的概念,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在旋转中的协调运动,从而正确掌握旋转技巧的要领。在直立旋转中我们的步骤是,以双脚直立转开,使人体保持正确的直立状态,收腹、立腰、沉肩时,肩与胯要在动作中应保持在一个垂直线上,随着脚下连续的原地碎步进行留头、甩头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重心的掌握和上下身的协调,逐步进入单脚旋转。通过双手的开合以及蹲立来产生旋转的主要动力,双手在旋转中形成古典舞的髂腰舞姿或双手交叉按掌并和身体组成一个圆周。它的舞姿小,旋转的阻力也小,身体的重心比较集中,很容易使身体旋转。

另外,动力腿的膝盖用力外开,起到一个杠杆的作用,这样,动力腿膝盖不能有力地跟随身体旋转的走向,增加旋转的数量。身体直立,舞姿小,重心集中,是这种旋转的主要特点,它符合我们对基础训练的基本要求。“跨腿转”也是一种身体直立的单脚原地小舞姿旋转,但这种产生旋转的动力腿和对重心的掌握没有芭蕾的“二位转”或“四位转”好。“跨腿转”在旋转时,动力腿要经过旁腿到跨腿的过程,然后形成端腿的舞姿,动力腿所给的旋转动力没有通过双腿短促的移动重心和动力腿直接推地所给的旋转动力大,因而“跨腿转”虽然是身体直立旋转,但不能作为技巧的基础训练。双脚和单脚身体直立旋转是很重要的,在训练中概念要清晰,并掌握好正确的方法要领,为完成其它各类舞姿的旋转技巧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俯仰、拧倾的旋转技巧

这些技巧主要包括“射燕转”、“大掖步转”以及“云手转”等,这些带舞姿的旋转技巧是在身体直立、小舞姿旋转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是“身韵”与“旋转”融合的更高要求。舞蹈本身是一种运动,是从一种体态变换到另一种体态的过渡与连接。舞者对旋转动作的“预动”俗称为起“法儿”,而起“法儿”并不是件简单的事,运用“欲左先右、欲前先后、欲开先合”等动作规律作为旋转起“法儿”的重要前提是行之有效的“预动”原则,同时任何旋转技巧的双手都必须配合一定的舞姿,古典舞舞姿丰富,旋转之后接各种舞姿的亮相必须要结合重心的变化、运动路线的变化。不同的处理有不同的难度要求,不同的处理要突出不同的训练要求。因此,旋转的亮相落在什么舞姿上应有很强的目的性,其动作应具有艺术的表现力,这是旋转训练中应当重视的。

准确的舞姿是完成旋转技巧的必要条件,古典舞是以民族舞姿转“走上身、留下身”的技法为基础的,是每一个动作在衔接的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路线与轨迹。中国古典舞旋转技巧舞姿丰富,体态优美,要有拧、倾、圆、曲的形态和控制中心的能力,因此,千变万化的运动都将一切美凝聚于富有回味的如雕塑般的造型上,这是高质量完成古典舞旋转技巧的要求。舞蹈真正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运动过程,古典舞的旋转技巧正是在运动过程中可体现出的体态及曲线造型美中完成的,如“射燕转”,它是以“身韵”的旁提为主要舞姿曲线使身体旋转,富有艺术的形象性。“大掖步转”要求以“身韵”的拧、倾、提为主要舞姿曲线使身体旋转,这种旋转的优美在于富有韵律表现力的雕塑特征,也是“身韵”元素拧、倾、提训练技巧的结合与统一。“云手转”是身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提、仰、含、沉,强调以手带动身体的“平圆”轨迹,它要求身体要敞开到最大的限度,横拧到最大限度,膀臂也要掰到最大限度,肢体动作“撒开、到位”,使旋转的一刹那有着鲜明的身法动律感和浑厚的内涵气质。

三、幅度旋转的技巧

幅度旋转技巧主要有“斜探海转”、“云手紫金冠转”等。“斜探海转”舞姿幅度大,技术性强,舞姿的要求是“螺旋式”的拧身、旁提、敞胸的身体旋转,这种旋转动作流畅、舞姿伸展,是“身韵”元素和“三圆”形、线轨迹的展现。“紫金冠转”是大幅度的柔韧性动作,它发力猛、速度快,是以云手带动仰胸的“大舞姿旋转”,是身体的柔韧、重心的稳定、舞姿的幅度、身体的协调、手眼的配合以及动作的连贯性和韵律感的完美统一,其瞬间停顿的舞姿造型、回旋式的闪转都展现出了艺术性与技术性的高度统一,掌握好这种旋转技巧,能将具有独特韵律的古典舞旋转的内在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在进行这类旋转技巧的训练时,采用“身韵”训练的独特韵律,以使动作之间的连接能够产生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特有风采,体现民族风格特有的體态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这种旋转的技巧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态美的特点,是舞姿转和“身韵”有机结合的结晶。

身体在不同形态上的旋转,由于改变了身体自然的直立形态,就使得掌握、稳定身体的重心更为困难,如“斜探海转”是往回“找”的劲儿,“云手紫金冠”转是仰胸向上“迎”的劲儿,“后腿转”是身体直立平撒的劲儿,它们的外在姿态不同,重心的要求自然也不同。因此,必须首先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才能进行身体在各种形态下的舞姿旋转。舞姿旋转是手臂保持旋转重心平衡的重要因素,人体是一个圆心,两只手臂必须保持对称的“等距离”,起转回收双臂的力量必须均衡,才能保持身体重心的平衡与稳定。任何旋转,双手都必须形成一定的舞姿,双手的舞姿是为了完成旋转技巧本身所需要的。准确的舞姿能够加强旋转技巧的造型美,增加艺术感染力,也是完成旋转技巧的重要保证。将“身韵”教学法与技能教学法结合在一起,运用“身韵”的特殊规律,发挥“身韵”多变的旋转特长,以形体表达情感、塑造人物。小到一个眼神的运用,大到一个复合技巧的完成,“身韵”始终贯穿在基训的各个环节中。只有将“身韵”、“技能”两者相互渗透并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才能使古典舞的民族风格更纯、民族的技巧更鲜明、民族舞的训练更有特色,并形成独特的以“身韵”带动形体的艺术风格,在更高的文化层面上体现出民族舞蹈“神形兼备”的审美特征。

综上所述,舞蹈作为一种美的艺术,舞者在舞台表现的优美舞姿,要达到美感呈现,情感表达以及内心世界的体现,就一定要在舞者通过长期不懈地磨练与雕琢。将舞者的柔韧性、稳定性和力量以及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等综合能力充分的发挥。才能达到技艺超群,形神兼备的审美意境。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去研究、提升。也只有不断的更新思想,通过实践的理论来提高和发展演员的素质还有舞者基本功的深度训练。中国古典舞技巧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各异,总是见仁见智的,古典舞技巧在表达作品的内容以及增加作品的表现力方面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古典舞在基本功的训练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在飞快地发展。尽管如此,仍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探索,均可标新立异废旧启新。经过我在大学学习间的探索,根据自己的舞蹈专业表演、活动的训练经验与知识总结。从舞蹈教学的实际出发,使身体的各部位受到科学系统的训练,从而克服身体的自然形态,获得正确美观的形体。舞蹈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及舞蹈艺术的知识与内涵,都可以通过较系统的学习与训练而得到全面掌握。

猜你喜欢

身韵基础训练舞姿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古典舞基训中的重要性研究
近十年中国古典舞身韵研究综述
有关古典舞“身韵”思想的研究综述
中国古典舞基训课的身韵教学初探
梦幻舞姿
Module 3基础训练
Module 4基础训练
舞姿翩跹
舞姿
Module 1 基础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