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015-07-04鲍晓亮

信息周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鲍晓亮

【摘 要】我国目前的给排水系统漏洞颇多,为保证工作、生活等社会活动正常进行,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给排水系统,就需要寻求新的施工技术,以及建筑给排水技术。本文研究了建筑给排水的现状,并提出建筑给排水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发展现状

一、建筑给水现状及发展

建筑内部给水系统的任务是将城镇给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给水管网的水引入室内,选用适用、经济、合理的最佳供水方式,经配水管送至室内各种卫生器具、用水嘴、生产装置和消防设备,并满足用水点对水量、水压和水质的要求。

首先,在给水管材方面,给水管的锈蚀长期使给水排水专业人员感到困惑。但是近年发展的热浸锌工艺、给水塑料管和金属塑料复合管使此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1999年,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8部委“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联合通知,对不允许镀锌钢管再作给水管决定也予以肯定,建议多使用铝塑复合管(PAP)、交联聚乙烯管(PEX)和三型共聚聚丙烯(PP-R)等新型管材。此后,我国给水新型管材迅猛发展,逐步由“质重易蚀”转变为“质轻耐蚀”,不断开发引进了各种新型管材。

其次是在给水方式上:传统的供水方式有水塔供水和水箱供水。这些供水方式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水箱水塔的供水方式容易出现水质的污染问题等。近几年来,各地的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一座座矗立在人们的面前。但是,由于市政管网的压力有限,高层用户的用水水压、水质等一系列问题一直困扰着给水排水设计人员,随着现代供水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无负压供水方式。无负压供水是以市政管网为水源,充分利用了市政管网原有的压力,形成密闭的连续接力增压供水方式,节能效果好,没有水质的二次污染,是变频恒压供水设备的发展与延伸。与传统供水方式相比,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灵活,运行节能,且水质安全、卫生、环保,无水池、水箱的“跑、冒、滴、漏、渗”以及定期清洗消毒的水源浪费,是一种符合国家“节材、节地、節水、节能、环保”的“四节一环保”安全产品,同时具有技术先进、运行可靠、性能优良、经济实用、安装维护方便等优点。

第三,在量测仪器方面,此前,我国采用的是将冷水表、热水表、气表,电表安装在用户室内(更早以前安装在室内),安装在楼道内。每月水表、气表、电表入户抄表收费给用户带来很多麻烦,同时也给抄表人员带来烦恼,造成很多不必要纠纷和不安全因素。为了有效解决入户抄表收费存在的诸多弊端,提高效率,避免入户抄表引发的不安全因素(如冒充收费人员入室抢劫),避免用户受到打扰(如在家休息时)和杜绝拖欠费用等情况,远传计量系统应运而生,真正实现了“三表不进户”和“抄表不进户”。另外,远传水表,液晶显示远传水表,IC卡水表计量收费管理系统,代码交换预收费水表是水表新计量方式的主要形式。计量的准确度和精确度都有所提高,保护了用户的利益,做到合法计量、公平计量。

二、建筑排水现状及发展

自从我国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建筑给排水发展迅速,逐渐成为建筑行业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在关注住宅的建筑面积、户型、朝向的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住宅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厨房、卫生间的设计。

2.1排水管材

近几年新建的住宅小区中,越来越认可使用的是铸铁排水管材、复合塑料管、塑料管等等。硬聚氯乙烯管(UPVC)具有质量轻、不结垢、不腐蚀、外壁光滑、容易切割、便于安装、可制成各种颜色、投资省和节能等优点。但塑料管也有强度低、耐温性差、立管产生噪音等缺点,总体而言,硬聚氯乙烯管是我国近些年来发展最快的管材。在一些较高档的住宅小区中,新型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新型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2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是将室内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使用过的水分别汇集起来,直接或经过局部处理后,及时排入室外污水管道。为排除屋面的雨、雪水,把雨水通过管道排入室外雨水道或合流制的下水道。建筑室内排水系统应该能满足三个基本要求:1.能迅速畅通的将污废水排至室外;2.排水管道内气压稳定,管道系统内的有害气体不能进入室内;3.管线布置合理,工程造价低。

2.3卫生洁具

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洁具提出了新的要求,卫生器具更注重舒适、可靠、安静、节能。近年来,节水型卫生器具重点推荐采用6L的冲洗水箱;连体式低位冲洗水箱漩涡式大便器,冲洗时噪声低,冲洗效果好,可节省冲洗水量;高标准的全自动坐式大便器可实现正常使用、冲洗污物、清洗人体和吹干等全部过程自动化。

2.4排水通气技术的应用。

主要目的是提供排水中气体的散溢,达到透气的作用;防止排水系统中出现水封的负压虹吸及正压喷溅现象,确保空气的循环;保持排水迅速通畅、安静。在我国已建立了可适应不同建筑标准、不同要求的排水通气系统。例如,伸顶通气、专用通气立管、环形通气、器具通气、自循环通气。在通气系统基础上开发的是特殊单立管排水系统。特殊单立管系统因节省材料、排水流量大等各项优势,弥补了普通单立管和普通双立管各自的缺点。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优良的系统代替并淘汰落后系统,特殊单立管系统的前景将为社会城镇化的建设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三、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问题

人们一般认为建筑给排水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太高的技术,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认识。在18世纪的英国,由于住宅缺乏安全用水和有效地卫生间污水排放设施,造成霍乱和伤寒流行。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也有事例显示因为给排水系统设计安装错误以及维修不到位导致疾病和死亡事件的发生。例如2003年3月20日在香港淘大花园发现了非典(SARS)症候群,在大约四周的时间就有321人传染个案发生,经调查证明:由于该住宅屋村高层住宅楼排水管道年久失修,室内排水地漏水封失效,使排水管道形成“烟囱效应”,SARS病毒由空气通过排水管道和室内地漏由下至上传播,造成上层住宅大量人群的感染。仅在该小区E座就有42人因感染SARS病毒死亡。惨痛的教训,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我们建筑给排水方面的存在的问题。目前全世界仍有11亿人缺乏安全水源,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

如何改变我国在建筑给排水方面的落后局面,完善各种标准规范的制定,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提高人们对建筑给排水与公众健康关系的认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另外,目前高层建筑的建筑标准高,给水排水设备使用人数多,水量大,一旦发生停水或者排水管道堵塞事故,影响范围大。急需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排水通畅。

四、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方向

笔者认为在建筑给排水中推广节能技术势在必行。当前水源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节约建筑水耗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是建立在满足合理舒适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技术减少水耗,提高水源的使用效率,满足建筑给排水节能的要求。

4.1采用新型节水器材和节水型卫生器具

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所以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使用对象外,还要考察其節水性能的优劣。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

4.2提倡中水

中水经收集处理,用作建筑杂用水和城市杂用水,如冲厕所、道路清扫、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施工、消防等杂用,从而替代出等量的自来水,这样相当于增加了城市的供水量。目前由于初期投入较高,难以让开发商接受;已建好的建筑改造困难等因素影响其发展。

4.3利用可再生能源

当前应用范围最广、技术最成熟、经济性最好的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把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作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重点,宏观政策和消费趋势为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市场条件。除此之外,还有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等。

五、结束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整个建筑设计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出的产品也关系到住户的长久的生活质量。所以,重视设计质量,是作为设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伟大的使命。设计人员应在实践中努力创新,寻求最佳的给排水设计方案,适应住宅设计发展的新要求,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和生活要求。作为建筑行业的新生力量,不应该只追求建筑造型上的新颖独特而忽视了水源的浪费,要尊重自然环境,要以人为本,节约资源,将节能减排意识贯穿于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保证建筑给排水的创新、稳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刚.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及应用研究[J].建筑节能,2013,01:31-32+76.

[2]赵庆怀,李晓雷.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7:296-297.

[3]徐向彤.如何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J].城市建筑,2013,04:100+104.

[4]池林.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J].科技传播,2013,23:53+46.

猜你喜欢

建筑给排水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技术和应用
深圳某项目绿色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节能节水措施
浅谈绿色节能角度下的建筑给排水设计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