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社区和谐发展实证分析: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

2015-07-02朱海彬任晓冬

中国矿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资源型共创矿业

朱海彬,任晓冬 ,雷 涛

(1.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省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贵州 贞丰 562200)

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社区和谐发展实证分析:以贵州省锦丰矿业社区为例

朱海彬1,2,任晓冬1,2,雷 涛3

(1.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州 贵阳 550001;3.贵州省锦丰矿业有限公司,贵州 贞丰 562200)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与周边社区如何实现和谐发展,本文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所在的布依族社区为例,通过分析企业与社区之间存在的矛盾,认为矿区矛盾既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又阻碍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基于这些矛盾引入了“四方共创和谐发展模式”,结果表明:在四方共创和谐发展模式下,社区的经济、生计、公共事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说明该模式对维持资源型企业与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社区发展

我国广袤的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的集聚区,同时也是自然资源的富集区。由于东西部地区在经济结构、技术支撑、产业发展、人才储备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东富西贫”的发展现状。为了缩小地区差异,西部地区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企业,通过开发当地资源,促进经济赶超发展。但在长期的发展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法律制度的约束,资源型企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区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的事件时有发生,资源型企业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越演越烈,严重时还会引发群体性冲突事件。

矿区冲突已成为阻碍社会和谐的一只“拦路虎”。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社区实现和谐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现矿区的和谐发展也是创新社会管理模式的有益探索,对于我国资源型地区的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资源型企业进驻社区,对社区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若企业能处理好生产经营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必能给社区带来巨大的福利,反之,若处理不当就会给社区带来无尽的灾难,类似的情况在许多国家的社区发展中已得到了证实,其中,最典型性的案例要数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集团(Broken Hill Properties,简称BHP)控股的巴布亚新几内亚Ok Tedi铜矿社区和加拿大温哥华岛金属矿社区的发展,这两个矿业社区同有该企业控股,却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命运。Ok Tedi矿业自1984年开始生产至1999年期间,未修建任何尾矿坝和填埋堆,随意将有害的工业废水和废渣排放到当地的河流中,结果造成周边社区的严重污染和流域内大面积热带雨林的死亡[1]。相反,BHP公司在加拿大温哥华岛金属矿社区采用的是“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公司将产出的废料进行深海处理,从开采到闭矿的25年间,不但未给社区造成任何环境破坏,还为当地社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企业与社区的互利共赢。大量的“前车之鉴”表明,深入研究矿产资源开发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资源型企业与周边社区如何发展的问题,国外学者已从理论和实践上做了多方探讨。最早对资源型社区进行研究的是加拿大经济地理学家H.A.Innis,由于他对资源型社区的开创性研究,才有了后续社会学、资源学、管理学和地理学等多领域学者在资源型社区发展中的联合研究,如B.Marsh就以美国宾州的一个资源型社区为例,研究了社区居民在长期资源开采过程中的社区归属感问题[2]。

国内学者也从多方面对资源型社区的发展做了深入研究。展红莉(2006)分析了资源型企业在社区物业费管理中收费难的问题[3]。吉海涛(2009)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了资源型企业在生态责任问题上与政府、当地社区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同作用[4]。王雅敬等(2011)从矿业社区发展项目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企业与当地政府如何有效实现社区的扶贫开发[5]。王帅(2013)以奥克泰迪金铜矿社区和秘鲁Yanacocha金矿社区的治理为例,论述了资源型企业与社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6]。

我国资源型社区在长期发展中已经形成一批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矿社”发展模式,这些模式在处理资源开发企业与社区关系方面起到了有效的作用(表1),有的还被作为“蓝本”效仿实施,其中,山西省的“宁乡模式”在社区发展中成效最为显著。

基于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复杂性,少数民族构成的多元性,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专门从事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与周边社区发展关系研究的文献还不是很多,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文化诉求方面的特殊性,深入研究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型企业与社区发展的关系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矿区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表1 资源型社区“矿社”建设模式

2 研究区概况

锦丰矿业社区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沙坪乡境内,距贞丰县政府驻地珉谷镇68km,地理坐标大约为东经105°50′34″至105°54′08″,北纬25°06′48″至25°10′36″,社区属于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年平均气温18~20℃,年蒸发量、降水量分别为1350mm和1357mm,社区地处喀斯特山地向喀斯特河谷的过度区,沟壑纵横,平均海拔350~760m。

锦丰矿业社区是由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旗下的锦丰矿业有限公司*2009年12月,加拿大埃尔拉多黄金公司获得澳大利亚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FIRB)有关全面收购澳华黄金的无条件批准,由澳华黄金有限公司控股的中国区三家子公司(贵州锦丰项目区、吉林白山项目区、青海滩涧山项目区)转入到埃尔拉多黄金公司旗下。及周边3个行政村共同组成的一个少数民族社区。据最新社区统计资料显示(表2),社区中共有797户,3831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共2873人,占了整个社区人口的75%。2013年,社区人均收入为3807元,但仍低于贵州省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4145元)338元,属于典型的西南喀斯特山地贫困社区。社区主要靠种植玉米、甘蔗和水稻为其经济来源,尖锐的人地矛盾使社区陡坡开荒、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等现象突出。

表2 锦丰矿业社区基本情况

资料来源:2013年贞丰县沙坪乡“四方共创”办公室调研资料。

3 锦丰矿业社区矛盾特点及表现形式

随着矿产资源价格的不断攀升,在丰厚利润的驱使下,许多资源型企业为了加快资源开采进度,出现了利益分配极化、开发秩序混乱、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激化了企业与周边社区之间的矛盾,导致社区群众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或越级上访事件屡有发生[7]。矿群矛盾在锦丰矿业社区也是不可避免的,结合矛盾在社区中的表现形式,总体呈现出普遍性、群体性和民俗性等特点。

3.1 普遍性

西南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缓慢,教育资源缺乏,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父母意识落后,长期受到“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导致学生辍学率普遍较高。大部分学生中学毕业后就辍学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位于偏远大山深处的锦丰矿业社区青少年辍学情况更为普遍,许多年轻人闲置在家无所事事,往往成为影响公司安全生产的隐患。这些年轻人经常邀约偷窃公司财物,其中,公司挡墙外的电缆由于处于监管盲区,且受到电缆外绝缘层铜片可以卖钱的诱惑,常常遭到盗窃,这些破坏不但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维修费用,还影响了公司的正常生产。诸如此类的盗窃破坏行为使公司对周边社区居民怨声载道,极大影响了社区和谐。

3.2 群体性

群体性矛盾是企业和社区矛盾扩大化的表现,这类矛盾由于持续时间长、涉及人数多,处理难度大,是企业面临的最棘手问题。群体性矛盾在许多矿区都有发生[8],如2012年3月15日,贵州雷山县永乐镇开屯村100多名村民与该社区的驻村企业虹博矿业有限公司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结果导致冲突中9名村民被公司人员砍伤[9]。2009年8月11日,同样是由埃尔拉多黄金公司控股的旗下企业——吉林白山板庙子矿业有限公司,因井下矿排水污染问题,社区居民集体堵路,公司被迫停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0]。群体性矛盾在锦丰矿业社区已发生过多次,自公司投产以来,社区居民和公司就征地补偿款、小工程承包、企业用工、基础设施建

设等方面问题发生过多次规模不等的群体性上访或阻工事件[11-12],这些事件既让公司形象受损,又加深了矿社双边之间的矛盾。

3.3 民俗性

锦丰矿业社区是布依族集聚的村寨,特殊的人文差异使布依族具有独特的民族风俗和文化诉求,这些民俗传统如果遭到亵渎或破坏就会成为引发矿区矛盾的导火索。如“三月三”是布依族祭祀祖先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外人是不能进入村寨的,除非得到允许,若不小心闯入被发现,祭祀用的所有费用都得有闯入者承担,要不然会引发肢体冲突。布衣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态系统的原始认知也是不能随意触犯的禁忌,在社区中有的高山、古树或石像被布衣人视为圣物[13],在矿业开采中要注意保存其完整性,防止遭到外界的侵扰和破坏。

4 锦丰矿业社区和谐发展新出路

4.1 “四方共创”模式及优势分析

“四方共创和谐发展模式”(以下简称“四方共创”)是指在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所在的社区中,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和科研机构,形成以“党委政府主导、科研机构规划、企业扶持、社区参与”的多方合作发展模式。通过四方的密切沟通、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创新基层管理模式,加强农村社区管理,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矿区环境,实现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当地社区的互惠互利。

“四方共创”模式的优势在于联合四方资源,发挥四方力量,为社区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套体系保障。首先,党委政府发挥其“行政力”,为“四方共创”平台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通过行政手段规范企业行为、引导社区建设;其次,科研机构发挥其“文化力”,通过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并为社区的发展项目进行科学指导和评估,促进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再次,驻村企业发挥其“经济力”,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社区发展提供资金扶持;最后,基层社区发挥其“自治力”,摒弃以往“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激发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4.2 “四方共创”模式下的社区发展成效

“四方共创”平台自2012年4月成立以来,专门成立了日常运作机构——“四方共创办公室”,在“四方共创”指导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的大力指导和四方的密切配合下,“四方共创”平台紧紧围绕“风险管控”和“发展管理”两条主线开展日常工作,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4.2.1 协调处理居民诉求,确保矿区和谐稳定

“四方共创”平台最主要的工作是接待来访社区居民、协调处理居民合理要求、全力处理好社区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自从“四方共创”平台成立以来,四方共创办公室已经成为矿区居民诉求的接待中心和处理中心、社区发展项目的规划中心和实施中心。

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2月,“四方共创”办公室共接待来访社区居民438人,从社区行政村来看,来访人数最多的是金山村(图1);从社区居民来访反映的事项看,社区居民更关注社区的发展管理问题(图2)。2012年5月~2013年12月31日,社区居民累计向“四方共创”办公室反映事件408项,其中妥善解决336项,居民来访诉求妥善解决率83%,来访反映问题反馈率90%以上。针对社区居民来访反映的问题,四方共创办公室都会做详细的来访记录,并及时向相关利益方进行汇报,便于四方协调解决,对于社区重大事项及敏感性问题,都会在每月召开的四方共创月度联席会议上由四方代表共同讨论解决[14]。

图1 四方共创办公室社区居民来访地域人数统计图(数据来源:由“四方共创”办公室根据日常登记材料统计而成)

图2 四方共创办公室社区居民来访反映事项统计图(数据来源:由“四方共创”办公室根据日常登记材料统计而成)

4.2.2 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助推社区可持续发展

依据社区现有的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配合当地政府对片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四方共创”办公室深入开展对社区的生计调查,积极帮助社区制定项目发展规划。在“四方共创”平台的努力下,在社区的发展项目上,公司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图3)。目前,已有多个项目在社区开展。

图3 2013年锦丰公司对社区发展项目的资金投入数据来源:由“四方共创”办公室统计资料生成

甘蔗是社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使社区拥有优越的甘蔗种植条件,为了帮扶社区做大甘蔗产业,“四方共创”办公室配合当地政府为社区制定了“党政扶持+能人带动+基地示范+公司赞助”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还为社区甘蔗种植户提供每亩100元的补贴,极大鼓励了社区居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为促进社区生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公司在社区还开展了蔬菜种植项目,并协调公司餐厅优先采购社区居民种植的农副产品,为社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当地布依族居民们的收入不断提高,生活越来越富裕。

4.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区人居环境

在锦丰公司未到社区之前,社区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少数民族村寨,在几年的发展中,公司为改变社区贫穷落后的面貌,积极响应国家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为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支持(图3)。

首先,社区中金山村和烂泥沟村的人畜饮水问题一度影响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为了帮社区解决饮水困难,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在社区中修建了十多个蓄水池,安装了多条供水管线,并利用三级泵站将水从山下的河流中抽到社区,解决了社区中2000多人的饮水困难,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其次,道路硬化是公司在社区实施的一个重大惠民工程。泥泞的道路给社区居民的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由公司出资购买建筑材料、社区组织居民“投工投劳”,共同对社区的入户道路实施硬化;同时,与乡政府合作在金山村、烂泥沟村开展“一事一议”通村路硬化项目。目前,社区中的通村路和入户路已全部完成硬化,以前“一泥二烂”的社区面貌已不复存在。

第三,社区中少数民族居民的卫生意识极差,在公司进驻之前,整个社区仅有一家私人诊所,几乎没有公共的厕所和垃圾池,落后的医疗卫生状况造成社区中各种传染病发病率高。公司了解社区实际需求后,不但为社区修建了1座标准化卫生室、3个公共厕所和25个公共垃圾池,并于2013年投资100万元新建贞丰县单体投资最大、功能设施最全的社区综合文化中心[15],极大地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4.2.4 投身社区公共事务,帮助社区能力发展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未来,而教育是帮助农村孩子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社区教育资源匮乏极大阻碍了社区学生的发展。“四方共创”平台成立后,多次组织公司员工向社区学校捐赠教学用品,还出资为学校修建了多媒体教室,为代课教师每月发放500元教学补贴,为考取大专院校的学生提供资助。出于对社区发展的长久考虑,公司还组织社区中的剩余劳动力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培训,使社区剩余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无论是留在社区务农还是到外面打工都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 锦丰矿业社区和谐发展建议

5.1 加强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维护社会和谐、加强社会创新管理是党和政府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为给社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当地县、乡两级政府要发挥好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对“四方共创”平台在今后社区管理中的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在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倾向于少数民族群体,为矿区的和谐发展提供政治保障。通过党委和政府的协同努力,形成一个合理有序的社区治理结构[16]。

5.2 鼓励科研机构为社区建设进言献策

科研机构是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在“四方共创”平台上的文化影响力,为社区项目发展做好前期的风险评估、效益分析和科学规划,以及后期的项目管理指导,为社区的发展带来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治理理念,凭借科研机构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通过多方渠道“牵线搭桥”为社区引进更多的扶持机会和发展机会,并根据社区发展实际,加大对社区居民在农技使用、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使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更具目标性、方向性和科学性。

5.3 加大企业在社区建设中的资金扶持

从共生理论来看,企业发展和社区建设是一对共生体,即合作伙伴关系[17],驻村企业需要社区为其创造一个稳定的生产环境,而社区也需要企业为其发展提供持续的资金扶持。驻村企业加大对社区的资金帮扶,既体现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又为自身发展创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生产经营环境。企业帮扶社区发展不能只是简单的提供基金扶持,要不断完善帮扶机制,将帮扶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相联系。

5.4 激发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

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由于受“一元体制主导”的长期影响,社区居民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一度被边缘化,缺乏对社区建设的热情。因此,社区在制度管理上要打破常规的管理形式,基层组织要转变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由“发号施令者”向“民情倾听者”转变,认真践行群众路线,经常征询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广大社区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性,为“四方共创”平台有效开展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5.5 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民族风俗习惯

布依族作为我国多民族成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民族风俗和生态伦理观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认同。随着企业和员工不断将外面的文化和习俗带入当地社区,社区独特的布依族文化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并随之被同化。因此,在社区建设中,要注意保存社区原有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18],使社区保持原生态的布依族风貌,让所有居民都能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通过文化和谐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6 结论与展望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方矛盾突出,妥善处理好这些矛盾,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对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区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社区的安定和谐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矿产资源开发社区由于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分配问题,更是成为社会矛盾的多发区和敏感区,维护矿区和谐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

资源型企业与周边社区和谐发展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其中需要多部门的参与和配合。“四方共创和谐社区发展模式”作为一种创新农村基层管理的探索,是基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现状的一次尝试,它的成立对于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维护矿区和谐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四方共创”模式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如何有效整合四方优势妥善解决矿区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与问题,还需要后期更多的实践和探索。

致谢:感谢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外务部所有员工及贞丰县沙坪乡四方共创办公室在本文调研中提供的大力帮助与指导。

[1] 王帅.国外资源型社区治理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太原:山西大学,2013.

[2] 赵康杰.资源型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创新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3] 展红莉.资源型企业社区物业管理收费难及对策[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6,19(3):88-89.

[4] 吉海涛.资源型企业生态责任的利益相关者协同作用分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97-100,124.[5] 王雅敬,刘肇军,任晓冬,等.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企业协助政府扶贫模式研究——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社区发展为例[J].黄金,2011,32(11):1-5.

[6] 王帅.浅析资源型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3(1):43-44.

[7] 左强生,李朵.探寻调处矿群矛盾有效途径—省信访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N].贵州日报,2008-01-21:011.

[8] 宁晶.寻找矿区矛盾破解路径[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4-01-06(002).

[9] 新闻中心-中国网.贵州雷山村民与矿业公司冲突9人被砍伤 村民上访[EB/OL].(2012-03-20).http://news.china.com.cn/txt/2012-03/20/content_24941482.htm.

[10] 财经网.澳华黄金因农民抗议暂停白山金矿运营[EB/OL].(2009-08-11).http://www.caijing.com.cn/2009-08-11/110222677.html.

[11] 黄诚克.贞丰:“四方共创”构建和谐矿区[N].贵州日报,2013-02-01(005).

[12] 张英文.“四方共创”:创出矿区和谐新天地[N].黔西南日报,2012-08-15(001).

[13] 谢仁生.贵州布依族生态文化研究[J].理论界,2012(11):66-67.[14] 黄诚克.宋洁.“四方共创”带来贞丰和谐新景[N].贵州日报,2014-02-24(007).

[15] 晏慧敏.毛扬周.效果越来越好 作用越来越大[N].黔西南日报,2013-06-28(001).

[16] 魏红敏.政府在社区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研究[J].现代物业,2008(12):102-103.

[17] 张桂蓉.企业-社区关系影响企业社区参与行为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3.

[18] 唐文娟.民族地区社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构建模式研究——以四川凉山彝区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24-28.

Analysis for the practice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and local community in minority areas:a case study on Jinfeng mining community in Guizhou province

ZHU Hai-bin1,2,REN Xiao-dong1,2,LEI Tao3

(1.Institute of South China Karst,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Guiyang 550001,China;2.The State Key LaboratoryIncubation Base for Karst Mountain Ecology Environment of Guizhou Province,Guiyang 550001,China ;3.Guizhou Jinfeng Mining Co.,Ltd.,Zhenfeng 562200,China)

In order to study how to achiev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and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in minority areas,we analyzed the existing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the example of Guizhou Jinfeng Mining Limited.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mining area contradictions not only affected the regular production of enterprises,but also hindered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of communities.In view of these contradictions,Orefield carried out a pattern named “Four Parties Jointly Creation”.It turned out that there was a rapid development in economy,livelihood,public affairs,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s and so on.So,this pattern has a significance to maintain the harmony and stability between resource-based enterprises and communities.

minority area;resource-based enterprise;community development

2014-03-29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资源型企业与政府共建和谐社区发展模式研究 ——以锦丰矿业有限公司社区发展为例”资助(编号:黔科合SY字[2012]);贵州师范大学博士基金项目“ 建立资源型企业与当地社区和谐发展关系的策略研究 ——以贵州锦丰矿业有限公司为例”资助(编号:GNU55000107)

朱海彬(1988-),男,汉族,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喀斯特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E-mail:785984964@qq.com。

任晓冬(1965-),男,汉族,四川崇州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自然保护与社区发展研究。E-mail:renxiaodong@hotmail.com。

F407.1

A

1004-4051(2015)03-0064-06

猜你喜欢

资源型共创矿业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共享丰收喜悦 共创美好生活
共创美好生活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创新与坚持 共创黔茶辉煌明天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