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格改革:“硬骨头”怎么啃

2015-07-01

新传奇 2015年34期
关键词:硬骨头天然气试点

闯过这道关,既需要改革决心和政治勇气,亦需把握时机;不仅要破除旧体制,更要立起新规矩;在“放”与“管”之间,还需要精明的算账和监测管控。

中共十八大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014年11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将加快推进价格改革,更大程度让市场定价。

“价格改革难度很大,但它有利于长远,是建立市场机制必须要闯的一道‘坎。”李克强强调,“价格改革不推进,市場化改革的关键问题就等于没抓住!这是一项啃硬骨头的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近期加快推进价格改革工作方案》,并陆续印发了30多个文件。

新一轮价格改革由此启动,被称为“中国1992年以来力度最大的价格改革”。

1992年以来力度最大

作为这场改革的具体执行者,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许昆林称:“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一直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对于这一改革的风险,若按五星评级,有专家的评估为五颗星。

许昆林表示,以1998年《价格法》实施为标志,中国绝大部分商品服务价格已经放开,现在剩下的是一些影响面较宽、后续产业链较长的基础性产品。如天然气、电力和医药,或涉及垄断、利益复杂,或与民生相关。

在他看来,闯过这道关,既需要改革决心和政治勇气,亦需把握时机;不仅要破除旧体制,更要立起新规矩;在“放”与“管”之间,还需要精明的算账和监测管控。

“自2014年1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推进价格改革以来,半年间,中央政府已放开下放了近60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全部农产品、绝大多数药品、绝大多数专业技术服务的价格,都已交由市场定价。”许昆林说,新修订的中央定价目录,预计将比2001年减少80%。

这轮改革,对于国民而言,最直接的感受包括汽车加油便宜了、买不到的低价药重现了、坐飞机不收燃油税了……中国的价格改革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1988年,邓小平决心推进价格闯关,“趁我们老同志还在,勇敢闯过这一关。”

中国“价格改革”的代价究竟会有多大、能否平稳推进,没有谁可以打包票。1988年的价格改革,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程度”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持续了短短3个月就按下休止键,并不得不进行为期3年的“治理整顿”。直至1992年,邓小平再度推动价格改革闯关。放开了除盐和少数基本治疗药品以外全部轻工业产品的价格。

以1998年《价格法》的实施为标志,中国绝大部分商品服务价格已经放开,现在剩下的是一些影响面较宽、后续产业链较长的基础性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和医药。

而此轮改革将啃下这些“硬骨头”。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中国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许昆林说。

啃下第一口“硬骨头”

天然气、电力和铁路等领域的价格改革,一直被视为“最难啃的硬骨头”——第一口就得打破寡头垄断的体系。

以天然气市场为例,上游气源主要由大型央企控制,油气管网设施建设、运营主要集中于少数大型央企,主干油气管网处于高度垄断经营状态,部分省份也出现天然气管网由地方企业垄断经营的现象。

站在国家的高度来看,天然气清洁高效,不仅是资源能源,更是战略能源。中国是全球第四大消费大国和第四大进口大国,对外依存度已破三成。建立交易中心将有助于完善亚太和全球的天然气定价机制。

“中国的天然气和亚太石油挂钩,因此长期溢价,无法和煤电竞争。”邓郁松介绍说,全球天然气市场大致可分为北美、 欧洲、亚太三块,北美市场化程度最高,价格最低,亚太价格最高。因此,中国的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仅6%,远低于世界24%的均值。而中国正处在节能减排的关键时期。

“过去由国家价格主管部门确定门站价格,定低了供气企业不满意,定高了地方政府不满意。”凌忠果表示,“在交易中心的平台上,天然气交易将透明公开,并最终形成市场价格。从短期来看,虽然是动了大油企的奶酪,但他们终将受益于定价话语权。”

各方已达成改革共识。但天然气改革“硬骨头”的第一口尚未完全咽下。

邓郁松表示:“价格改革的最终目标无法单独通过定价机制的调整来实现,必要的体制条件是管道的第三方公开准入、配气方的公开准入以及上游气源形成竞争格局。”

上半年,通过实施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全面推进工商业用电同价,国家发改委将燃煤发电企业上网电价、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分别调低约2分钱和1.8分钱,减轻用电企业负担约600亿元。

居全国降幅之首的是新疆,平均每千瓦时下调9.3分钱。“这是新疆电价改革的历史性突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春林说。此次降价涉及全疆60余万用户,预计一年减轻新疆工商企业用电成本8.12亿元。其中,商业企业成本降低6.91亿元,非工业和普通工业企业用电成本降低1.21亿元。

电价改革只是一个缩影。围绕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重点领域价格市场化改革大大提速——输配电价改革破冰,在深圳、内蒙古西部率先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的基础上,试点进一步扩大至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五省区电网。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有序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扩大至27个省的80个县。身处价格改革一线的许昆林感到,当前的价格改革很难单兵突进:“我们必须配套推进。但是不能坐等,于是我们就先行先试,倒逼体制的改革。”

而能源领域的价格改革,更是牵一发动全身。

大量能源消费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造成近年来全国大面积雾霾的主要原因。“短期内最可能的煤炭替代选择是天然气。过去的天然气定价机制采取行政定价为主的成本加成法,无法反映资源的稀缺性。”林伯强说。今年以来,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全面理顺,同时我国放开大用户直供气价,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天然气已占消费总量的40%,价格市场化改革在提速。

相关专家指出,从天然气价格改革到居民用电阶梯价格改革,都体现了当前调结构、转方式的需要。重点领域价格关系的理顺,有利于稳增长,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每一步都精心测算

“为避免改革对现有市场特别是居民生活的冲击,既要区分存量和增量、居民和非居民、基本和非基本,也要兜住底线,完善价格补贴机制。有的改革还要一步步试点。”许昆林说。

按照国务院对次轮价格改革的要求,既要“加快改革”,更要“成熟一项,推出一项”。

“价格改革的复杂性在于,各行业、上中下游各环节以及不同地区之间,情况千差万别,对改革的承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许昆林认为,价格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比如电力改革,每个国家的改革模式都不一样。日本和法国是一体化模式,美国有三分之一的州在市场化,都要根据市场的具体情况而定。”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煤炭电力价格处处长万劲松表示,“中国的电力改革也是试点推进。”

2015年1月,深圳市启动输配电价改革试点,标志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正式破冰。短短半年,试点已快速在深圳、内蒙古、安徽、湖北、宁夏、云南、贵州等7地铺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试点启动的速度超出预期,表明国家加快推进电改的决心。”他分析说,本轮改革将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

以最早启动试点的深圳市为例,电网仅依靠网络资源收取“过网费”。这一做法将最终打破电网获取购销差价的盈利模式,而由送电、受电市场主体自主协商或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确定送受电量和价格,促进电价市场化。

(新华社2015.8.19 陈融雪/文、《光明日报》2015.8.20等)

猜你喜欢

硬骨头天然气试点
为民办实事,要敢于挑硬骨头啃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开通
PCT协作式检索和审查(CS&E)试点将于2019年3月1日重启
俄罗斯天然气通过中俄东线 天然气管道正式进入中国
啃下这块“硬骨头”,才是合格党员
国资委力推国企改革“十项试点”
2014深改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