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率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的研究

2015-07-01贺冠强郭敏刘洪峰李书芹胡志恒马超

肝脏 2015年12期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

贺冠强 郭敏 刘洪峰 李书芹 胡志恒 马超



·临床与基础研究·

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率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的研究

贺冠强 郭敏 刘洪峰 李书芹 胡志恒 马超

目的 研究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感染率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除肝癌以外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1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者为对照2组,运用ELISA法对3组成员的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乙型肝炎5项进行检测。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18.8%(15/80)显著高于对照1组12.5%(10/80)、对照2组8.8%(7/80)(P<0.05);研究组中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24.5%(12/49)显著高于T细胞淋巴瘤患者14.3%(3/21)(P<0.05);研究组中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0.0%(9/15)显著高于HBsAg阴性患者27.7%(18/65)(P<0.05)。结论 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

HBV;非霍奇金淋巴瘤;感染率;化疗后肝功能损害

我国属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大量人口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3],一般人群HBsAg阳性率达到了9.75%,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受到HBV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其中除肝癌以外的恶性肿瘤和其也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临床给予其和恶性淋巴瘤发病的相关性以充分的重视。相关研究均表明[4],除肝癌以外的肿瘤中,恶性淋巴瘤具有较高的HBV感染率,达到了2.5%~20.8%。此外可以推测,HBV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引发了淋巴瘤。本研究对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了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感染率及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活检或穿刺组织学明确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均知情同意。其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1~79岁,平均年龄为(48.2±10.4)岁。在疾病类型方面,49例患者为B细胞淋巴瘤,21例患者为T细胞淋巴瘤,10例患者为特殊类型淋巴瘤。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80例除肝癌以外的恶性肿瘤患者为对照1组,其中男性50例,女性30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57.4±10.2)岁。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者为对照2组,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9.2±10.3)岁。3组成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

在3组成员初次入院时采用珠海丽珠试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检测试剂盒,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3组成员的HBcAb、HBeAb、HBeAg、HBsAb、HBsAg乙型肝炎五项进行检测,HBV感染(阳性)标准为乙型肝炎五项中包含HBsAg(+)[5]。

三、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统计分析本研究所得数据,用χ2检验各组间HBV感染阳性率,并通过对年龄及性别等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的比值比(OR)及其95%可信区间(CI)进行计算分析。

结 果

一、3组成员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18.8%(15/80)显著高于对照1组12.5%(10/80)、对照2组8.8%(7/80)(P<0.05),但对照1组和对照2组成员的HBsAg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3组成员乙型肝炎五项检测结果比较(例/%)

注:与对照1组比较,#P<0.05;与对照2组比较,*P<0.05

二、研究组患者免疫分型和HBsAg阳性率的关系

研究组中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24.5%(12/49)显著高于T细胞淋巴瘤14.3%(3/21)(P<0.05),具体见表2。

表2 研究组患者免疫分型和HBsAg阳性率的关系(例/%)

注:与T细胞淋巴瘤比较,*P<0.05。

三、研究组中HBsAg阳性和阴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中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60.0%(9/15)显著高于阴性患者27.7%(18/65)(P<0.05),具体见表3。

表3 研究组中HBsAg阳性和阴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情况比较(例/%)

注:与HBsAg(-)比较,*P<0.05。

讨 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因主要包括获得性免疫缺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B病毒等传染性病原感染。人类T细胞淋巴瘤病毒Ⅰ型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成人T细胞淋巴瘤,而人类T细胞病毒Ⅱ型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T细胞皮肤淋巴瘤[6]。近年来,临床日益广泛地关注和重视了HBV和淋巴瘤的关系。HBV可能会引发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其和淋巴组织有亲嗜性,具有较多的诱发机制,病毒增殖及免疫逃避等是研究的主要方面,如B细胞会在病毒感染后被诱导,进而促进某种活性显型的产生,当临床无法有效控制其生长时或其将致癌的变异获取过来时,就会促进细胞恶性增殖,引发恶性肿瘤,如非霍奇金淋巴瘤等[7]。此外,机体免疫功能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生的情况下会失调,降低对相关病毒感染的抵抗能力。而病毒感染会在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发生,也会引发肿瘤。由此可以看出,二者的免疫缺陷基础是相同的[8]。机体在长期凋亡机制及病毒复制等的参与下具有低下的免疫功能,激活细胞因子及原癌基因,进而引发肿瘤[9]。相关学者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确切的机制和途径及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防治淋巴瘤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研究组中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T细胞淋巴瘤(P<0.05),说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直接而深刻地影响着淋巴瘤。

乙型肝炎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免疫调节异常,如果恶性淋巴瘤患者感染了HBV,那么其在化疗后和非感染者相比具有较高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0]。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中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5),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如果淋巴瘤患者有HBV慢性感染,那么其体内HBV在接受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及细胞毒治疗过程中会再激活,大量反跳增殖,HBV感染肝细胞,可能造成HBV感染的肝细胞受到T淋巴细胞的严重损害,从而引发急性肝损害等[11]。因此,临床在治疗恶性淋巴瘤伴HBV感染患者的过程中,在对方案进行选择时应该尽可能地对激素进行有效的避免或促进其剂量的有效减少,同时将对肝功能具有较强损害的化疗药物选取出来。化疗期间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密切监测,有HBV复制发生或免疫化疗过程中,为了将肝损害的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化疗前后应该对保肝药物进行常规应用,如拉米夫定等[12]。

总之,HBV在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的感染率较高,HBsAg阳性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于阴性患者,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1 马爻芳. 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与预后的关系.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73-175.

2 郑文,谢彦,王小沛,等.恶性淋巴瘤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调查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417-419.

3 王树叶,祁森,郑丹,等. 淋巴瘤患者的瘤组织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及意义.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3,47:344-346.

4 张兰胜,陈冬波,王保庆,等.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分析.现代肿瘤医学,2010,18:1005-1006.

5 熊竹娟,孔佩艳,刘红,等.80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西部医学,2010,22:1193-1195.

6 许崇安,邢丽丽,李艳,等.HBV 感染与淋巴瘤患者化疗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分析.中国肿瘤临床,2009,36:1208-1212.

7 郭智,谭晓华,陈丰,等.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难治性淋巴瘤的临床研究.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970-972.

8 朱雄增,李小秋.解读2008 年恶性淋巴瘤WHO分类.临床和实验病理学杂志,2010,26:10-13.

9 李宁,程琦,郑建铭,等.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致肝功能衰竭报道并文献复习.肝脏,2014,19:912-914.

10 李静怡,耿莉.腺苷蛋氨酸对血液病化疗患者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肝脏,2010,15:273-274.

11 Nath A,Agarwal R,Malhotra P,et al.Prevalenc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non-Hodgkin lymphom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Intern Med J,2010,40:633-641.

12 Marcucci F,Mele A.Hepatitis viruses and non-Hodgkin lymphoma: epidemiology,mechanisms of tumorigenesis,and therapeutic opportunities.Blood,2011,117:1792-1798.

(本文编辑:易玲)

056001 河北 邯郸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一病区

贺冠强,Email:gqhe@163.com

2015-07-09)

猜你喜欢

霍奇金淋巴瘤乙型肝炎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1990—2019年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流行趋势和疾病负担分析
HBsAg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抗HBV治疗期间HBV再激活的危险因素分析
霍奇金:利用X射线解析生化物质结构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浅析影响原发性消化道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因素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1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