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激励机制研究

2015-06-30郎薇薇

中国市场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师型激励机制职业院校

郎薇薇

[摘 要]本文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这一问题展开,主要论述了国内外“双师型”教师的现状和背景,以及如何使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关键词]职业院校;双师型;激励机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15.02.153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职业教育除了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授学生相关的职业技能。也就是说,职业院校的老师要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在职业院校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整个职业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双师型”教师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直接影响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直接影响到整个职业院校的生源。那么在职业院校中,该如何培养具有“双师型”教师,如何激发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如何使用激励机制,使其具备双师素质和技能,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背 景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职教师的企业实践最早是于1995年3月1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六条提出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等方面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这是国家第一次以法律形式专门对职业学校学生和教师到企业实习做出规定。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第十六条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推出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将投入5亿元专项资金,支持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的总要求。由此可见,我国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其重要性。

2 国内外双师现状分析

在国外,职业教育界没有“双师型”教师这样的名词,但一些国家对职教教师从业资格的要求与我国所提倡的“双师型”教师异曲同工,其共同特点就在于对教师的专业实践经历、专业实践能力及相关执教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各国在发展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普遍重视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

日本的“双师型”教师被称为“职业训练指导员”,是指具有技术专业(即机械、电工、家电维修等)和教育专业双学士学位的教师。他们主要在职业高中、专修学校、短期大学及公共职业训练机构从事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职业训练指导员”是一种职业资格。持有教师资格证书者先去企业工作,然后再转到教师岗位上来。

在德国,师资培养“双元制”也适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性首先表现在有企业和职业学校两个培训场所上,学习与工作、学校培训和企业实践紧密结合。这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素质结构的双元性,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核心目标。

国外的“双师型”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起步较我国早,有一定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如何培养具有适合我国国情的“双师型”教师,是十分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3 我国职业院校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和激励方式 下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讨论我国职业院校的“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和相应的激励方式。

3.1 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让高职教师参加全国性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专业训练,使得教师通过在有条件的用人企业参与的专门的培训基地上的培训,双师技能得到提升。

激励方式:建立全国性质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职教师资专业技能培训示范单位承担,同时吸收了部分有条件的实训基地及企业参与。国家和政府给予政策上和财政方面的支持。

第二种方式:高职院校和用人企业之间建立相应的实训基地,基地可以建立在学校里,可聘请企业专家和专任教师进行共同授课。这样进行有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有针对性的专业学习以及岗位培训,不仅可以使得学生更早的适应用人企业的需求,而且也十分有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成长。这种方式较第一种方式更好实现。

激励方式:这种校企合作方式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学校免费或者象征性的收取费用,提供企业生产场地,鼓励用人企业进驻学校的方式进行。那么,同时专任教师可以在这样真实实践环境中,培养自己的双师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生也可以更早的接触工作岗位,在校期间进行具有實际目的的岗位技能训练。

3.2 聘请企业工程师到高职院校授课

高职院校可以根据学校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从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正式聘任一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行业专家、社会名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或能工巧匠,或通过与企业合建实验室、实训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由企业有关专家到学校充当“兼职教师”,高职院校可以引进有经验的企业工程师进行授课,让其把更适合工作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带到学校中来,同时专任教师可以和企业教师共同授课,以此了解岗位的需求,提升自己的岗位技能。

激励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在聘用企业教师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时间自由与报酬方面的激励。由于这种途径,企业教师属于兼职性质,所以在课程时间安排上配合企业教师的时间,在报酬方面可以适当鼓励企业教师到高职院校授课。不断提高企业教师到高职学校授课的积极性。

3.3 将专任教师送往企业进行专业企业实践

高职院校把一定数量的一线教师送到用人企业进行一定时间段的专门的企业实践,可以使教师比较系统和专业的学习,帮助其职业技能的提高。

激励方式:高职院校可以对进行企业实习专任教师在工资报酬上进行鼓励,例如北京职业技术学院,对教师整学期的进行企业实践,每学期给予160学时的课时报酬。还可以在其评职称上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等。

3.4 鼓励教师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

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教师培训制度,拓展培训网络(如校内培训、校企合作培训、高校深造、师资培养基地培训、出国研修等),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教学能力培训、教材建设与课程开发培训和继续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专业水平、实践教学能力和技能水平,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提升其教育水平和执教能力。通过多种多样的培训,要求教师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提升双师技能。

激励方式:对于取得相应的技能证书的教师在业务建设方面可以给予加分,鼓励其积极获得技能证书。

4 可能存在的问题

职业院校的双师队伍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很有可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区域发展不平衡性

由于全国各个地方区域的差异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性。东南部可能经济发展较快,开放度较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起步较早,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全国来看,如何全面共同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管理上问题

由于企业教师来校上课,或者教师下企业实习,就不可避免地给学校管理增添难度。高职院校如何对企业教师进行管理;如何更好地留住企业教师,让教学过程有更好的持续性;如何对下厂实习的专任教师进行管理,都是值得管理者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3)用人企业积极性不高

企业普遍缺乏责任意识,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企业的核心价值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其履行太高的社会责任并不可行。即使是个别成熟度较高的企业,有与职业学校合作的意愿和行动,也会因利益追求及生产技术保密等诸多原因,干扰教师到企业实践系统的有效、持久运行。这也是用人企业今后要不断改善的问题。

5 結 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如何解决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使用适当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小波,梁英平.战略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54-59.

[2]徐健.校企合作: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必然要求、实然状态与应然趋势[J].职业教育研究,2008(3).

猜你喜欢

双师型激励机制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高校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