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的复活

2015-06-25本刊编辑部

创意设计源 2015年1期
关键词:根雕腾冲木雕

本刊编辑部

修身于交,修己于宏。

我国根雕历史源远流长,根雕艺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早在七千多年前就已经具备了鉴赏和提升自然美的能力。一个好的根艺让人陶醉,让人遐想。“美是自由的象征!”这是二十世纪中国五大美学家之一、“主观派美学”代表高尔泰先生的言述,它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美是自由的象征命题,成为人们向往艺术、崇尚美的格言。

欲齐其家,先修其身!源静则流清,本正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陈兴先生通国学、结佛缘,修身慎行,同时他又是一位光明洁净的年轻企业家。

艺缘人生

陈兴先生的履历其实很简单。1976年出生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南部的永泰县。1994年从事木雕;2004年从木雕转型根雕,师从浙江省刘小平大师;2005年至2008年期间,到广西桂林创办个人工作室;2008年11月,到腾冲县开办根雕作坊;2010年正式创办腾冲县艺缘艺术品有限公司。

陈兴先生来自福州市永泰县的中部山区小山村,正是因为山里人的厚积简约的生活,让他懂得只要看到山上有废弃的树根,都会悉心地捡拾回家进行加工雕琢。俭以养德,加之祖父辈都是从事木雕的艺人,陈兴先生从小耳濡目染,累积悟性,与根与艺与文结缘,积善余庆,修身明理,终成大器。

人文写意

腾冲艺缘根艺围绕实现灵魂的复活与皈依的主题,塑造十八罗汉、西方尊者形象,打造佛教文化主题馆;以历史人物为题材,创作出栩栩如生的《水浒》108个人物肖像;一统天下,有秦始皇督导修筑长城的巨型木雕;以《四大名著》、《七十二贤》为核心,弘扬国学文化,展示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人文精华,求索价值与灵魂之根的复活。

走进摆放成品根雕的巨型展厅,那简直就是走进一个人物根雕的世界。众多的人物艺术根雕不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而且造型高大,高出常人的一、两倍,让人不禁叹为观止。成品人物根雕最为突出的是“五百罗汉”和“一百单八将”,罗汉根雕造型夸张,嘴巴、鼻子等部位尤为凸出,这是因为罗汉雕像融入了漫画元素,突出各自的特色。与罗汉像形成对比的“一百单八将”则表情肃穆,彰显出一身的英雄气。无论是“五百罗汉”还是“一百单八将”,最具神韵的部分要数眼睛。双眼炯炯有神,似乎要看穿人世人心。取材这些人物进行雕琢,就是为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仙崇拜和英雄主义。

以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蓝本,艺缘工艺大师的精心雕琢下形成的蔚为壮观的清明上河图根雕(长29米,高3米),赋予了一种辉煌的气势,表现了一种盛世景象。陈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设计理念:“我是福建人,福建是根雕艺术之乡,我从小就对根雕十分感兴趣,但是,要真正说到我今天的这些设计思路,最主要的是受到刘小平恩师的影响。”刘小平是我国著名根雕艺术家、扁雕艺术创始人,他的作品注重自然之美、意境之美、情性之美,而受到他影响的陈兴先生亦继承了他的这些思想。

心意如秤

边地腾冲,森林资源丰富,优质木材树种较多,加之腾冲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人们居家住屋,总要挑选颇具地方特色的根雕、木雕。陈兴先生的艺缘根艺,则以树根敲开了艺术之门。上下五千年,根深思源,寓意中华同根、同门、同祖、同心。象征舍家取义,扎根神州,扎根园区,为国富民强而打拼。

陈兴先生所追求的理念是“先文化、后经济”。他预想在腾冲的根雕艺术博物馆中,将“清明上河图”、“五百罗汉”这类的大型根雕作为镇馆之宝,再把腾冲的“马帮文化、历史名人、抗战文化、边地文化”和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创作的根雕作品中,利用腾冲作为旅游城市的便利条件,让自己的博物馆成为一张彰显腾冲历史文化内涵的名片。

发展机遇

当前,国家的“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战略的构想与实施。2013年5月,李克强总理访印期间,中印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中印两个大市场更加紧密连接。中印联合声明提出,两国共同倡议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并将成立联合工作组,加强该地区互联互通。云南腾冲具备了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随着腾冲面向南亚桥头堡建设、推进旅游文化发展等战略的全面实施,腾冲的风土人情,这是腾冲这块热土吸引他留下的原因。

艺无止境

守一方净土,依托树根的自然形态;赞一笔闲情,挖掘树根的畸变形状;视觉意象经过人工雕琢,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结合,生产出上乘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品。“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在根雕创作中,利用根材,通过工艺大师的巧妙构思立意,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人物、动物、器物、历史故事、亭台楼阁等诸多艺术形象。陈先生通过对国学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再创作,作品《问天》获得2006年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成立二十周年新老会员优秀作品展览银奖;《十八罗汉》在2008年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优秀奖;《神牛雄风》在2010年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杯”金奖。

根雕图腾,升华了人们的思维,陶冶了人们的性情,各种古朴典雅、雕工精湛、雕法细腻、棱角分明的图案,被赋予了现代文明更多的寓意,形象生动,内涵丰富的根雕、木雕作品,既发现了自然美又显示出创造性加工的艺术造型。近年来,随着艺缘根艺产品的提升,蕴含着浓厚文化气息的传统艺术得到进一步开发。作为腾冲大型文化创意企业,目前已具备年加工根雕产品达2000多吨,实现上亿元年产值的生产艺术品能力,是腾冲大型文化创意企业之一。陈先生将对腾冲的本土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创作出保山的五大文化品牌根雕作品,促进腾冲旅游发展。

根雕这个透着古朴之气的艺术正在兴起,各种大小不等的根雕,越来越成为人们用来装缀环境、美化生活的青睐之物。摆放根雕既美观实用,又别有品位,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时尚。且让我们留下一页诠释华夏同根、同源、同家之腾冲艺缘根艺之魂。

根的复活

事物的复活,总会从无形到有形;根雕艺术也一样,从“艺缘”到“遇缘”,万物固缘,求艺得缘的陈兴先生有自己的理念,那就是:生气勃勃、活泼灵巧、变丑为美,写实美学。

1、美感很重要,但自然界中的一枝一叶,一木一根始终值得珍惜。让看似无用的树根,变废为宝;让看似毫无价值的物件,创造二次价值;让有价的东西体现出无价;让曾有生命的东西复活苏醒。带着美的看点和视觉,对艺术品的鉴赏,让人们拥有美的快感,分享生活之美。

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身只在根艺中。20余年的打拼,陈兴先生圆了自己的根艺之梦。根艺,有复杂、也有简约,为了描绘理想,陈先生把自然美、人文美和使命感作为企业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为人谨循矩度,做事信守章程。

3、意象和人生有距离。浅析根艺,前期用艺术来表现工艺,后期用文化来夯实工艺,特别是中华文化,需要地方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来突出当地的特色文化,比如佛教文化、儒家和道家文化等。归范人文档案的精品区、博览区和鉴赏区,让大家参与品鉴和互动,以包容和开放的态度,让艺术人生零距离。

4、人与自然,和谐相成。木雕好比硬气功,根雕应顺势、应势、象形而就,像太极,不拘一格,蓄势待发。着意、着眼、着律、着美,突出奇、巧、精、妙、美,推出代表性的作品有“十八罗汉、长城长、书罢”等。

博物馆记

2015年1月23日,陈兴先生在阳光明媚的、风光旖旎的国家4A级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顺古镇成立了“和顺木雕博物馆”

和顺木雕博物馆的功能展示区,也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新天地。一楼设置两厢宽大茶室,展现餐桌、茶板、茶具等摆件,木雕博古架上的创意木雕、仿古门窗、落地屏风、佛像佛具等木制工艺品搭配合理。大小不一、栩栩如生的木雕,营造出佛教文化浓浓的氛围。辅之以各具特色、数以千计的木雕工艺精品、旅游纪念品、礼品挂件(手链、项串、串珠等),空间配置合理,让人耳目一新。二楼以生态绿色为主题的展厅精品区,精心雕琢的佛教人物肖像位列其中,上架的是福建木雕流派的精美艺术珍品,展示着更多的静物美和古典美。

文化是价值的源头,和顺木雕博物馆将以“包容、创新、大师、杰作”为特色,尊重大师,建立良性循环的木雕博物馆生态圈。

猜你喜欢

根雕腾冲木雕
浅谈幼儿园大班根雕活动的研发与实施
大班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有趣的根雕》
腾冲:慢一点,更幸福
赴汤蹈火 腾越游踪
木雕鱼
极限挑战火了腾冲还是腾冲火了极限挑战?
根雕艺术品正逐步进入收藏领域
邵应壬
刘勇根雕艺术新作
木雕创作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