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图书·

2015-06-24

生物技术进展 2015年6期
关键词:研究进展生物

·科技图书·

结构生物学:从原子到生命

(瑞典)Anders Liljas等 著 苏晓东等 译 科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利尔加斯编著的《结构生物学(从原子到生命)》以生物学功能为主线,以生物大分子及其复合物的三维原子结构为中心,全面深刻地解析了重要生命活动过程的结构基础及由此阐发的分子机理,内容涵盖了从蛋白质、核酸、脂类到生物膜的基本结构信息及知识,从遗传信息DNA到RNA到蛋白质的传递,到基因产物蛋白质的产生与消亡,从各类生物信号转导、细胞运动、物质输运与相互作用,到免疫系统的结构生物学和病毒结构与功能,系统深入,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整合了迄今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科知识,展现了从生物大分子的原子结构到重要生命活动的内在联系和基本原理。

微生物吸附剂

尹 华 等 科学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微生物吸附剂》是一部关于微生物吸附剂制备、作用机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的著作,在简单介绍微生物吸附剂的定义、种类、特性、影响因素,以及微生物吸附法的发展历程与趋势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微生物选育制备微生物吸附剂和微生物吸附剂处理重金属废水的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微生物吸附法在环境、能源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细胞生物学(第二版)

李 瑶 主编 蔡 亮,黄 燕 副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本教材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组织编写,在系统阐述细胞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物质运输、信息传递、能量转换、周期调控、分化发育、癌变、免疫、衰老与凋亡等细胞的重大生命活动。相比于第一版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在阐明基本概念、原理的同时,适当介绍学科发展的前沿,并对专业词汇注明了英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专业英语水平。为便于读者学习、思考,章末附有本章小结、进展、思考题。 本书可作为综合、师范、医学和农林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细胞生物学教材,也可作相关专业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微生物学基础

胡相云 编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5年10月出版

本书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全书共分为10章,19个实训,分别介绍了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特征和观察方法,病毒的结构及外在表现特征,微生物的营养及培养基制备技术,微生物的生长与培养技术,微生物代谢、发酵生产和生化反应在细菌鉴定中的利用,微生物的遗传育种和菌种保藏技术,微生物生态和免疫学知识等内容。本教材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通过本教材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微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 本教材可供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生化制药技术、食品工艺与检测、生物化工技术等专业的教学使用,也可作为生物制药和食品企业生产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纳米孔: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传感基础

(美)S.M.伊克巴尔等 著 刘全俊等 译 科学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

纳米孔检测技术的理论提出于20世纪末,被认为是能够首先解决单分子、非标记检测的重要技术之一。《纳米孔: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传感基础》围绕纳米孔技术这个主题,介绍了纳米孔结合生物标记检测技术,及其用作基因组测序和疾病早期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全书共分14章,分别邀请了国际上纳米孔研究领域起步最早、成果丰硕的研究小组的领军学者,从纳米孔技术研究的各个角度,如理论计算、实验体系、数据模拟和分析以及应用性检测等方面的发展历史、当前近况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介绍和总结。

真菌细胞生物学

邢来君,李明春 著 科学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

邢来君编著的《真菌细胞生物学》以当代真菌细胞生物学前沿论题的新观点和新理论为基础,以丝状真菌和单细胞酵母的细胞生长和发育的分子生物学为主线,介绍了细胞的骨架系统、内膜系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极性生长、发育分化、性激素、有性生殖的交配系统、分生孢子的分子生物学、植物致病性和侵染生长的生物机制,以及近年来关于真菌细胞的程序性凋亡和自噬等不同的领域,从分子、结构和生态领域交叉贯穿起来,基本构成了当代分子真菌细胞生物学的新理论和新观念。《真菌细胞生物学》可作为微生物学专业、农学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森林保护专业以及环境保护专业的科研工作者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同时作为在教师指导下本科生学习真菌学的参考资料。

菌物学

李 玉 著 科学出版社 2015年9月出版

《菌物学》可作为综合大学、农林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生物学、微生物学、药学、食品科学、植物(森林)保护、资源、农学、环境、林学等专业,特别是菌物学、菌类作物学专业学习菌物学的教材,也可作为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参考教材,同时还可为从事工、农、医方面的科研工作者或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蕈菌生物学

郭成金 著 科学出版社 2015年8月出版

蕈菌生物学主要由蕈菌学与蕈菌生物技术两部分组成,以蕈菌产业化、标准化、食品安全、高效益、生态环保为主线构建全新内容和完整的结构体系,具有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可操作性强等特点。《蕈菌生物学》首次提出植物种植、动物养殖、菌物培殖、病毒繁殖的生物学概念。《蕈菌生物学》共分33章,阐述了50种蕈菌的培殖生物技术与理论,其中重点为34种蕈菌,并且编写了《蕈菌生物学》习题集放在网络上。《蕈菌生物学》按照种菇过程中所包括的13个因素,即种、水肥、气、热、光、pH,以及风、虫、蝇、鼠、烟、杂诸多因素综合治理,进行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实践的阐述,力图将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生产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安全食品生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统一;标准化生产与国际市场的统一;自主学习与实践创新的统一。为培养专业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支持。

2015年第5卷总目录

1期

卷首语

新春寄语

林 敏(扉页)

进展评述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

郑小梅,张晓立,于建东,等(1)

零模波导原理、制备及其在单分子荧光检测中的应用

魏清泉,李运涛,任鲁风,等(10)

糖蛋白激素研究进展

常 亮,李晨辉,马志珺,等(22)

角蛋白酶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杨 连,曹永洪,杨培龙,等(29)

石斛属植物光合碳同化途径地理分异研究进展

任建武,白伟岚(35)

烟草黑胫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谢永辉,张永贵,朱利全,等(41)

紫黑米种质功能成分综合研究与利用

杨加珍,曾亚文,杜 娟,等(47)

研究论文

苯二酚内酯合成途径中的聚酮合酶组合表达研究

白 净,陆 伟,徐玉泉,等(54)

重要环境因子对小球藻去除污水中氮磷的影响

周连宁,吴 锋,赵振业,等(60)

技术与方法

中药抑菌机制的研究方法

彭 齐,谢丽玲,谢 俊(66)

权威期刊

Nature导读

(70)

资讯传递

科技图书

(73)

2期

进展评述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技术在动物胃肠道微

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吴 森,张莺莺,昝林森(77)

我国微藻生物柴油的研究背景与发展战略

吴立柱,窦世娟,从均广,等(85)

真菌苯二酚内酯聚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王晓婧,陆 伟,徐玉泉,等(89)

芽胞杆菌高效分泌表达异源蛋白的研究进展

王培立,王 平,田 健,等(95)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何 真,韵晓东,武 凯,等(103)

玉米赖氨酸相关基因opaque-2及其修饰基因研究进展

史庆玲,董永彬,周 强,等(109)

肝细胞癌循环肿瘤细胞标志物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王姣姣,耿圆圆,张家耀,等(113)

研究论文

玉米淀粉分支酶基因SBEⅡb高效沉默表达载体的构

建及转化表达

李 楠,赵吉元,尹悦佳,等(120)

转GmTMT2a基因玉米抗旱功能分析

张 靓,张 兰,王晓萍(127)

猪SsBHMT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条件优化

余爱丽,赵晋锋,张晏萌,等(132)

Gordoniasp. LAM0048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正十六烷

的研究

陈小蓉,阮志勇,王彦伟,等(137)

埃博拉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浅析

李有朝,蔡玉品,郝 佳(142)

试验报告

0.5%藜芦碱可溶液剂防治茄子红蜘蛛田间药效初报

焦雪霞,谷培云,王 胤,等(148)

3期

进展评述

海藻生物质能源转化研究现状

邱庆庆,任秀莲,吴 泽,等(153)

海藻生物肥研究进展与展望

王明鹏,陈 蕾,刘正一,等(158)

海洋石油污染及其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李贵珍,赖其良,闫培生,等(164)

深海真菌多样性及其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李梦瀛,闫培生,高秀君,等(170)

深海细菌及其活性物质防控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进展

孙晓磊,闫培生,王 凯,等(176)

海洋微生物酶研究进展

史翠娟,闫培生,赵瑞希,等(185)

海洋微生物产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韩 笑,闫培生,史翠娟,等(191)

硫氧还蛋白研究进展

王全富,苗 苗,侯艳华,等(196)

褐藻多糖的分离提取及生理活性研究进展

吴 泽,魏琦峰,邱庆庆,等(201)

研究论文

沉积型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构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亓振莲,贾玉红,马珊珊,等(207)

海带渣微生物药肥对土壤中产毒真菌寄生曲霉的抑

制作用研究

肖 伟,闫培生(213)

利用污泥提取液制备微生物絮凝剂

王 爽,李 昂,李 琳,等(218)

鸡油菌生物转化虾加工废弃物生产抗氧化胞外多糖

的研究(英文)

高秀君,闫培生,刘 欣,等(223)

一株抑制黄曲霉毒素的深海微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徐静静,闫培生,王 凯,等(235)

海冰微生物Pseudoalteromonassp. ANT319耐盐性初步

研究

王全富,蔺一飞,苗 苗,等(240)

产脂肪酶深海细菌的筛选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王 凯,刘洪国,姜 昆,等(246)

权威期刊

聚焦海洋生物技术

(250)

4期

进展评述

赤霉素在小麦发育及胁迫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刘 鹏,郭智慧,陈 旭,等(253)

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

张 正,连灵燕,王高鸿,等(259)

烟草镉的富集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

陈 征,宋鹏飞,朱金峰,等(265)

植物丙酮酸磷酸双激酶研究进展

姜奇彦,牛风娟,胡 正,等(272)

微生物冷休克蛋白的生理功能及其潜在应用

张 雪,张华方,刘 晴,等(279)

人体硒代谢与硒营养研究进展

王 磊,杜 菲,孙 卉,等(285)

脂肪干细胞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

张 爽,郑 冬,马月辉(291)

研究论文

DHA合成途径中关键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研究

李松岩,徐摇光,张晓东(297)

不动杆菌3-苯氧基苯甲酸降解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梁俊仕,许 雷(305)

一种来源于Brachybacteriumsp. DB5的α-半乳糖苷酶

克隆及性质研究

刘小丹,董继胜,姬铁强,等(310)

红砂不同株型在干旱盐碱胁迫下脯氨酸、丙二醛及

抗氧化酶含量的研究

朱 琳,刘瑞香(315)

蕨麻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液IFN-γ和可溶性

LAG-3分子水平的影响

魏 慧,何多谊,白德成,等(321)

权威期刊

Nature系列期刊导读

(325)

5期

进展评述

蓝藻无菌化方法研究进展

李天丽,郑凌凌,张 琪,等(329)

葡萄籽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及应用现状

李 豆,王珊珊(335)

藜麦功能成分综合研究与利用

丁云双,曾亚文,闵 康,等(340)

IL-6在代谢类疾病及癌症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张 爽,郑 冬,马月辉(347)

研究论文

抽穗扬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

马廷臣,夏加发,王元垒,等(351)

玉米bHLH类转录因子ABP7的启动子克隆及其活性

分析

王银晓,赵 军(359)

陆地棉纤维优势表达基因GhRACK1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庞伟民,靳 茜,王旭静,等(366)

高效光合细菌菌剂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杨盼盼,张海春,刘丽辉,等(371)

微波诱变结合抗性突变筛选放线菌素D高产菌株

任林英,张祝兰,王徳森,等(377)

食线虫真菌圆锥掘氏梅里霉的高效培养基研究

郭倩楠,周正富,徐玉泉,等(382)

一株重金属高耐受菌的分离及鉴定

曾奇玉,梁丽妮,杨永凤,等(387)

技术与方法

酵母双杂交技术应用进展

王 婷,葛怀娜,郭 宏(392)

权威期刊

Nature系列期刊导读

(397)

资讯传递

科技图书

(400)

6期

进展评述

疫苗规模化分离纯化研究进展

朱俊颖,孙 晔,蒋丽华,等(405)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研究现状

祝其丽,何明雄,谭芙蓉,等(414)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应用进展

李 耿,刘晓志,王志明,等(420)

植物内生菌研究进展

丁文珺,王珊珊,任婧祺,等(425)

研究论文

分子改造cryNAc基因的转基因水稻创制及其功能评价

岳 琳,李 楠,王 阳,等(429)

银柴胡离体培养与毛状根诱导技术初步研究

胡海英,吴晓玲(436)

猫ω-like干扰素在家蚕中的表达和生物活性检测

刘兴健,杨 鑫,张志芳,等(441)

幽门螺旋杆菌ATCC 43504感染BALB/c小鼠动物

胃炎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刘昆梅,刘宏鹏,郭 乐(446)

D-阿拉伯糖结晶影响因素分析

周生民,冯文红,张 玲,等(451)

不同酶制剂对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游离态和糖苷

结合态中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王 林,朱金峰,许自成,等(455)

石灰对铅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评价

杜瑞英,王艳红,唐明灯,等(461)

试验报告

三种生物源农药对桃树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乔 岩,董 杰,王品舒,等(468)

权威期刊

Nature系列期刊导读

(471)

资讯传递

科技图书

(473)2015年第5卷总目录

(475)

CONTENTS

No.1

Preface

New Year Greetings

LIN M(front page)

Reviews

CRISPR-Cas9-based Genome Engineering

ZHENG X M, ZHANG X L, YU J D,etal.(1)

Zero-mode Waveguides: the Principle, Fabric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Detection of Single Fluorescent Molecules

WEI Q Q, LI Y T, REN L F,etal.(10)

Progress on Glycoprotein Hormones

CHANG L, LI C H, MA Z J,etal.(22)

Recent Advance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Keratinases

YANG L, CAO Y H, YANG P L,etal.(29)

Advancement on Elucidating Geographical Segregation in

Photosynthetic Carbon Assimilation Pathway within

GenusDendrobium

REN J W, BAI W L(35)

Research Advances in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Tobacco Black Shank

XIE Y H, ZHANG Y G, ZHU L Q,etal.(41)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and Research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Purple Black Rice Germplasm

YANG J Z, ZENG Y W, DU J,etal.(47)

Articles

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 of Benzenediol Lactones with

Domain Swaps

BAI J, LU W, XU Y Q,etal.(54)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byChlorellavularisin Wastewater

ZHOU L N, WU F, ZHAO Z Y,etal.(60)

Techniques and Methods

Research Methods for Antibacterial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ENG Q, XIE L L, XIE J(66)

Journal Highlights

Nature Glance

(70)

Information

Books

(73)

No.2

Reviews

Progress on the Metagenomic Based 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ique Applicated in Animal

Gastrointestinal Microorganisms

WU S, ZHANG Y Y, ZAN L S(77)

The Background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icroalgae

Biodiesel

WU L Z, DOU S J, CONG J G,etal.(85)

Progress on the Biosynthesis of Fungal Benzenediol

Lactone Polyketides

WANG X J, LU W, XU Y Q,etal.(89)

Advances of Efficient Secretory Expression for

Heterologous Proteins fromBacillusSpecies

WANG P L, WANG P, TIAN J,etal.(95)

Progress on Germplasm Resources Genetic Diversity of

Soybean

HE Z, YUN X D, WU K,etal.(103)

Progress on Maizeopaque-2 Related to Lysine and

its Modifier Genes

SHI Q L, DONG Y B, ZHOU Q,etal.(109)

Progress for Biomarkers and Detection Methods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ANG J J, GENG Y Y, ZHANG J Y,etal.(113)

Articles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High Efficient Gene

Silencing Vector of Maize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GeneSBEⅡband its Expression

LI N, ZHAO J Y, YIN Y J,etal.(120)

Functional Analysis ofGmTMT2aTransgenic Maize

Under Drought Stress

ZHANG L, ZHANG L,WANG X P(127)

Prokaryotic Express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xpression

Conditions ofBHMTGene fromSusscrofa

YU A L, ZHAO J F, ZHANG Y M,etal.(132)

Research on the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and

N-hexadecane Biodegrading Characteristics of

Gordoniasp. LAM0048

CHEN X R, RUAN Z Y, WANG Y W,etal.(137)

Progress of Ebola Virus Vaccines and Analysis of Related

Patents

LI Y Z, CAI Y P, HAO J(142)

Test Report

Field Efficacy Trials Report of 0.5% Veratridine Soluble

Concentrate on Eggplants Red Spiders

JIAO X X, GU P Y, WANG Y,etal.(148)

No.3

Reviews

Review of Algae Biomass Resources Conversion

QIU Q Q, REN X L, WU Z,etal.(153)

Progress and Prospect of Seaweed Fertilizer

WANG M P, CHEN L, LIU Z Y,etal.(158)

Advance on Marine Petroleum Pollution and Microbial

Remediation

LI G Z, LAI Q L, YAN P S,etal.(164)

Progress on Diversity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Biological Activity of Deep-sea Fungi

LI M Y, YAN P S, GAO X J,etal.(170)

Progress of Deep-sea Bacteria and its Bioactive

Compounds on Prevention of Plant Pathogenic Fungi

SUN X L, YAN P S, WANG K,etal.(176)

Advances on Enzymes from Marine Microorganisms

SHI C J, YAN P S, ZHAO R X,etal.(185)

Research Progress on Cellulase Producing by Marine

Microorganisms and its Application

HAN X, YAN P S, SHI C J,etal.(191)

Progress on Thioredoxin

WANG Q F, MIAO M, HOU Y H, (196)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xtraction Procedures and

Bioactivities of Brown Seaweed Polysaccharide

WU Z, WEI Q F, QIU Q Q,etal.(201)

Articles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Benthonic Microbial Fuel Cells

and its Influential Factors

QI Z L, JIA Y H, MA S S,etal.(207)

Inhibition Effect of Kelp Residue Microbial Fertilizer on

Mycotoxin-producing FungusAspergillusparasiticus

in Soil

XIAO W, YAN P S(213)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Flocculants from Sludge Extract

WANG S, LI A, LI L,etal.(218)

Bioconversion of Shrimp Processing Wastes to Antioxidant

Exopolysaccharides byCantharelluscibarius

GAO X J, YAN P S, LIU X,etal.(223)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MicrobacteriumStrain from

Deep-sea with Inhibition Activity Against Aflatoxin

XU J J, YAN P S, WANG K,etal.(235)

Preliminary Study on Salt Tolerance of Sea-ice

MicroorganismPseudoalteromonassp. ANT319

WANG Q F, LIN Y F, MIAO M,etal.(240)

Study on Classification and Enzymatic Propertis of

Deep-sea Bacteria Producing Lipase

WANG K, LIU H G, JIANG K,etal.(246)

Journal Highlights

Focus Marine Biotechnology

(250)

No.4

Reviews

Progress on Function of GA in Wheat Growth and Stress

Responses

LIU P, GUO Z H, CHEN X,etal.(253)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in Maize Breeding

ZHANG Z, LIAN L Y, WANG G H,etal.(259)

Progress of Tobacco Cadmium Accumulation and

Controlling Measures

CHEN Z, SONG P F, ZHU J F,etal.(265)

Progress on Plant Pyruvate Orthophosphate Dikinase

JIANG Q Y, NIU F J, HU Z,etal.(272)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of Cold

Shock Proteins in Microbes

ZHANG X, ZHANG H F, LIU Q,etal.(279)

Progress on Selenium Metabolism and Nutrition in Human

WANG L, DU F, SUN H,etal.(285)

The Application of Adipose Stem Cells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ZHANG S, ZHENG D, MA Y H(291)

Articles

Expression of Genes Involved in DHA Synthesis

Pathway inPichiapastoris

LI S Y, XU Y G, ZHANG X D(297)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3-Phenoxybenzoic Acid

Biodegrading Gene fromAcinetobactersp.

LIANG J S, XU L(305)

Studies on the Gene Cloning and its Characterization of

α-Galactosidases fromBrachybacteriumsp. DB5

LIU X D, DONG J S, JI T Q,etal.(310)

Studies on Proline, Malondialdehyde and Oxidase Contents

of Different Plant Type ofReaumuriasoongoricain the

Drought and Salinity Stress

ZHU L, LIU R X(315)

Influence of PAP on the IFN-γ and Soluble LAG-3

Molecule Level of Spleen Lymphocyte Supernatant in

Mice

WEI H, HE D Y, BAI D C,etal.(321)

Journal Highlights

Nature Journals Glance

(325)

No.5

Reviews

Progress of Aseptic Purification Technique of

Cyanobacteria

LI T L, ZHENG L L, ZHANG Q,etal.(329)

The Extra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tus of

Proanthocyanidins from Grape Seed

LI D, WANG S S(335)

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Functional Components in Quinoa

DING Y S, ZENG Y W, MIN K,etal.(340)

Progress on Function Reseach of IL-6 in Metabolic

Diseases and Cancer

ZHANG S, ZHENG D, MA Y H(347)

Articles

High Temperature Stress Effect on Main Quality

Characters of Rice in Heading and Flowering Period

MA T C, XIA J F, WANG Y L,etal.(351)

The Promoter Cloning and Activity Analysis of

Maize bHLH Transcription FactorABP7

WANG Y X, ZHAO J(359)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GhRACK1 Gene

Dominant Expressed in Fiber fromGossypiumhirsutum

PANG W M, JIN X, WANG X J,etal.(366)

Effects of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noculants on Soil

Microorganisms

YANG P P, ZHANG H C, LIU L H,etal.(371)

Screening of Actinomycin D High-producing Strain

by Streptomycin Resistant Mutant Selection

Coupled with Microwave Mutagenesis

REN L Y, ZHANG Z L, WANG D S,etal.(377)

Study on an Efficient Medium to Culture the

Nematophagous FungusDrechmeriaconiospora

GUO Q N, ZHOU Z F, XU Y Q,etal.(382)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Bacterium Tolerant to

High Concentration Heavy Metals

ZENG Q Y, LIANG L N, YANG Y F,etal.(387)

Techniques and Methods

Progress on Application of Yeast Two-hybrid Technique

WANG T, GE H N, GUO H(392)

Journal Highlights

Nature Journals Glance

(397)

Information

Books

(400)

No.6

Reviews

Overview of Current Scalable Methods for Vaccine

Purification

ZHU J Y, SUN Y, JIANG L H,etal.(405)

Progress on Pretreatment Technologies of Lignocellulosic

Biomass

ZHU Q L, HE M X, TAN F R,etal.(414)

Application of Bispecific Antibody Drugs

LI G, LIU X Z, WANG Z M,etal.(420)

Progress on Plant Endophyte

DING W J, WANG S S, REN J Q,etal.(425)

Articles

Genetic Transformat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Evaluation of Artificial ModificationcryNAcin Rice

YUE L, LI N, WANG Y,etal.(429)

Studies on Isolated Culture and Hairy Roots Inducing of

StellariadichotomaL. var.laceolataBge

HU H Y, WU X L(436)

Expression and Antiviral Activity Detection of Feline

Interferon ω-like in Silkworm

LIU X J, YANG X, ZHANG Z F,etal.(441)

Establishment and Analysis of Gastritic Model of

HelicobacterpyloriATCC 43504 Infection in BALB/c

Mice

LIU K M, LIU H P, GUO L(446)

Analysis on Impact Factors of D-arab Sugar Crystallization

ZHOU S M, FENG W H, ZHANG L,etal.(451)

Influence of Spraying Different Enzyme Preparations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Free and Glycosidic Neutral

Aroma Components in Upper Leaves of Flue-cured

Tobacco

WANG L, ZHU J F, XU Z C,etal.(455)

Remediation Effects Evaluation of Lime on Lead Polluted

Soil

DU R Y, WANG Y H, TANG M D,etal.(461)

Test Report

Control Effects of Three Biogenic Pesticides on Controlling

Peach Aphids

QIAO Y, DONG J, WANG P S,etal.(468)

Journal Highlights

Nature Journals Glance

(471)

Information

Books

(473)

VOLUME 5 (2015) CONTENTS

(475)

征稿启事 Notice for Author

《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于2011年7月创刊,双月刊,单月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立足国内,面向国际,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关注生物技术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和成果,促进相关学科学术交流与发展,及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注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同时发布国家相关政策及导向、生物技术研究成果信息、技术推广信息、生物技术相关企业产品信息等。欢迎广大科研工作者踊跃投稿!

栏目设置

主要包括:热点·观点;进展评述;研究论文;技术与方法;权威期刊;资讯传递;产业动态等。

进展评述 刊载生物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国内外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内容的分析和评述,须提出独到见解和指导性意见(4~6个印刷页面)。

研究论文 应反映生物技术领域热点的、前沿的、重要的科研课题,是从未公开发表和出版的原创性研究论文(5~8个印刷页面,附有约400字摘要,图表不少于3个)。

技术与方法 对实验技术与方法的创新或改进的报道(3~5个印刷页面,附有300字摘要)。

国际追踪 刊载介绍国外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论文、报告等。

权威期刊 国际国内权威生物技术类期刊的学术论文的导读,由编辑部采编。

资讯传递 提供科技图书、学术会议、科研职位等信息,由编辑部采编。

产业动态 发布国内外生物技术产业新闻和产品推广广告。

写作要求

来稿要求内容充实、立意创新。写作上要重点突出,条理分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字简练。书写要工整,用字要规范,标点要正确,计量单位和符号要符合国家标准。外文字母、数学符号、拉丁学名要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其位置也应标示清楚。

来稿须包括:中文题目,作者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摘要、关键词;英文题目,作者英文姓名,单位、地址、邮政编码,英文摘要Abstract、关键词Key words;正文部分;参考文献。 正文部分区分综述性文体和研究论文文体,对内容和格式要求有所差别。综述类文体须包括:引言、展开论述部分、结论及展望。研究论文须包括: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分析、讨论4部分。

1.标题 文章标题务求简明扼要,以反映论文主题,一般不超过20字,避免使用副标题,避免在标题中出现缩略语、字符、代号和公式等。英文标题与中文相吻合,除连词、介词及冠词外,词的首字母大写。正文中各级标题应精炼明确,以不超过15字为宜。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可用至3级标题,不同级别的数字之间用实心圆点“.”相隔,最末数字不加标点,如:“2”“2.1”“2.1.1”,以此类推,一律左顶格,后空一字距写标题。正文引言部分不立标题,不加编号。

2.作者与单位 文章作者的署名人数及顺序由作者自定,但要求文稿无知识产权争议问题,所有署名作者对文稿署名认可。多位作者的署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并分别注明所有作者的单位、城市和邮政编码。

3.摘要与关键词 正文前须有300~400字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能够简明确切地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并重点提示出论文的创新之处。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在中、英文摘要下方分别列出中、英文一致的关键词3~8个。

4.脚注 来稿首页注脚处注明论文资助的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第一作者或/和通信作者)。基金项目包括课题来源、名称及基金代号;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或学位、所从事专业方向及联系方式(包括电话、E-mail)。

5.图与表 文中通常含有图与表3~5个用以概括文章的相关内容,且精炼、完整;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在文字中概括归纳图表内容时,避免逐项重述数据及图表的重复使用。图表的标题一律用中英文对照标示。请作者同时提供图片的原始文件,以保证图片的清晰。

6.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只列入近期的、主要的、已公开出版的引用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顺序挂角于文末;内容、书写顺序应规范。参考文献的著作者少于3人时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只列前3人,后加“等”字(英文为“etal.”)。

本刊联系方式: 《生物技术进展》编辑部

电 话: 010-82106118;010-82109848; 网 址: www.swjsjz.cn

E-mail: curr_biotech@163.com

《生物技术进展》编委会 Editorial Board of Current Biotechnology

主 编

Editor-in-Chief

林 敏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LIN Min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副主编

Vice Editor-in-Chief

成 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员

CHENG Hao Tea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张春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ZHANG Chun-y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编 委(按姓氏笔划顺序)

Editorial Member

马兰青 北京农学院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教授

MA Lan-qi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马雪梅 北京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教授

MA Xue-mei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王占武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遗传生理研究所 研究员

WANG Zhan-wu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Physiology,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王俊平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 教授

WANG Jun-ping Institute of Food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Ti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左开井 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研究员

ZUO Kai-jing Schoo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Shanghai Jiaotong Unvisity

伍宁丰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WU Ning-fe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刘 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LIU Bo 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孙 毅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SUN Y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Shan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闫培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学院 教授

YAN Pei-sheng School of the Ocea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t Weihai

何晨阳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研究员

HE Chen-yang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宋 渊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教授

SONG Yuan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张晓东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中心 研究员

ZHANG Xiao-do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enter, Beij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李 寅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研究员

LI Yin 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李 颖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 教授

LI Ying College of Biological Scienc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汪世华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教授

WANG Shi-hua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姚 斌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 研究员

YAO Bin Feed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昝林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国家肉牛改良中心 教授

ZAN Lin-sen National Beef Cattle Improvement Center,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段美娟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研究员

DUAN Mei-juan Hunan Hybrid Rice Research Center

赵黎明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教授

ZHAO Li-ming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f Biotechnolog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郜海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食品科学研究所 研究员

GAO Hai-yan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郝东云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HAO Dong-yun Bio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涂巨民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教授

TU Ju-min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Biotechnology, Zhejiang University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GUO San-dui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谢宗铭 新疆农垦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XIE Zong-mi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Xin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Reclamation Science

路铁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研究员

LU Tie-gang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猜你喜欢

研究进展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发现不明生物
史上“最黑暗”的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EVA的阻燃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