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认识宜香1A生育特性科学制定其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2015-06-24陈家权

四川农业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幼穗结实父本

陈家权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充分认识宜香1A生育特性科学制定其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陈家权

(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 四川 宜宾 644000)

我院育成的宜香1A,配组了众多组合,审定形成了宜香系列品种。制种技术逐渐成熟,从宜香1577开始的单产几十公斤,到目前的单产200多kg/667m2,高产田块达300kg/667m2。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在制种生产的各个环节总结形成了一些关键性技术,在此分享给大家,以期能对宜香1A制种技术的提高作一些有益的铺垫。

宜香1A、生育特性、宜香系列品种、高产制种技术

宜香1A其特征特性有别于生产上使用的冈46A、珍汕97A、II-32A三大主要不育系,用于制种生产之初,其特性全靠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对其在制种条件下的播始天数、幼穗分化进程、“九二0”施用量、开花特性、种子成熟度与发芽率的关系等有明确的认识。

宜香1A在绵阳、成都等地4月中旬至4月底播种,播始天数85~90d,幼穗分化进程较冈46A、珍汕97A长,主要长在幼穗分化的7期,对“九二0”敏感,主穗与分蘖穗抽穗分散,单穗开花时间较长,种子成熟度差异较大。

制种时根据父本的分蘖特性,适当分散父本抽穗开花时间,对于父本花粉集中的组合,应安排宜香1A先于父本始穗1~2d。在花期预测时,宜父、母本同期进入幼穗分化。“九二0”施用量在15~20g/667m2,施用时间宜分散,大剂量施用指标在抽穗70%左右。成熟时适当推迟断水时间或选择泥足深的地区制种,确保种子发芽率。

1 宜香1A的特征特性

宜香1A是我院水稻研究所用云南浓香型糯稻经γ射线辐射后的中间材料N542作父本,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的D44B作母本杂交,经人工制保,用D44A作母本经多代连续选优定向回交转育而成。宜香1A属于中籼中熟类型,播始历期90~102d,包颈粒率较低,对“九二O”较敏感。[1]

宜香1A穗大粒多(120粒/穗左右),植株较高(90cm左右),株型紧凑,低位分蘖力较弱,高位分蘖力强但成穗率较低,N肥需量较高。幼穗分化33d左右,4~5期较快,6期以后较慢。剑叶叶枕平至抽穗需13d左右,抽穗历期较II-32A长1d,达13d左右。对九二0敏感,柱头外露率受温光影响较大,一般30%~60%,开花高峰期在下午1:00~3:00,柱头受粉力在开花后3d内较高,3d后显著下降。

表1 分期播种试验

2 分期播种试验确定宜香1A在制种所在地特定栽培模式下的播始天数

在制种生产上,对于90~102d的播始期变幅,要获得高产难度较大。我们于制种初期分别在宜宾、绵阳制种基地首先进行分期播种试验,播期从3月下旬至4月下旬,试验条件尽量与实际生产接近。表1是在绵阳基地采用秧母田育秧移栽的试验结果。

3 根据父本抽穗开花集中度,安排父、母本始穗期

宜香1A群体抽穗分散,单穗开花不集中,开花时间迟于父本,结实主要是靠柱头外露;宜香1A包颈粒率较低,对“九二O”较敏感,在全田抽穗较多时也可喷“九二○”解决植株包颈,因此父本分蘖力一般,抽穗开花集中的组合,宜母早父1~2d或同步始穗;父本分蘖力强,抽穗开花分散,盛花期在5d以上的组合宜父早母2d左右。

4 确定合理的播栽方式和密度

合理的播栽方式和密度,应综合考虑抽穗扬花的最佳时段,作物茬口等因素。如在绵阳,宜香1A,4月20日左右播种,播始天数88~90d,较冈46A长20d,较Ⅱ-32A短10d。制种的抽穗扬花期安排在最佳的7月20~30日之间,母本只能在4月20日左右播种。这时因小春未收获,只能播秧母田,采用移栽方式,这就要求制种规划时提前预留秧母田。

4.1 秧龄及育秧方式

宜香1A的播始天数88~90d,秧龄原则上控制在1/3,即30~35d,5月20~25日移栽。秧龄超过40d后易出现早穗现象,也给花期预测带来难度,抽穗会极端分散,父本花粉无法满足,易减产。

在水源紧缺,劳动力、畜力缺乏,小春不能按时收获情况下,采用稀播多蘖壮秧,每制种667m2,用母本秧母田200m2以上。秧母田施足底肥,同时使用多效唑处理秧苗或芽谷,控制秧苗高度,促进分蘖,延缓主穗生育进程,避免出现早穗现象。

4.2 栽插密度及方法

宜香1A属于中籼中熟类型,穗大粒多,叶片在肥水充足的情况下易伸长,母本采用宽行窄株栽通行的方式,穴数在1.3万穴/667m2左右,每穴栽10~12苗。父本采用“丁”字形小窝丛化栽插,种植0.15万/667m2丛左右,25~30苗/丛。

5 平衡施肥

在合理密植的正常情况下,宜采用中肥水平管理。一般宜香1A制种需纯氮在8~11kg/667m2,重底早追,看苗补施穗肥。如遇秧苗素质差、栽插基本苗不足,可适当补肥。补肥应以有机肥或复合肥为主,切忌偏施N肥,造成父母本生长过旺,上林率降低。忌在花遇情况不明的情况下单独对父、母本一方施肥,特别是氮肥,会导致生长不平衡,花期严重不遇,致减产。一味控肥,晒田后表现缺肥症状的植株瘦弱,开花后柱头活力不强,粘液干涸较快,受粉力差,结实低,产量低。遇此类情况在主穗剑叶抽完后,补施穗肥,也可在抽穗前叶面喷施尿素。

在缺水条件下,特别是沙田、望天田要防止花期不遇,这类田块可适当迟播母本,播差叶龄调大0.2~0.3叶;移栽时有条件的开沟栽父本,必要时单独追施清粪水,保苗,抗旱。

6 进行幼穗剥查,预测父、母本花期相遇情况

宜香1A属于中籼中熟类型,分蘖力强,生产上靠主穗和分蘖穗上林成穗,抽穗时分蘖穗较主穗有一定的时间差,在幼穗分化阶段表现尤为明显。宜香1A的幼穗分化时间介于冈46A与II-32A之间,略短于长生育期父本,与短生育期父本相当。这样在制种田花期预测时就要掌握:①父本生育期、穗分化期与宜香1A接近。需母本早抽穗的组合,在花期预测时,幼穗分化初期父、母本分化进程要同步,宜香1A的分化进程还应略快于父本,在宜香1A进入幼穗分化7期时,由于分蘖穗的影响,主穗出现明显的分化滞缓现象,而父本一般没有这种现象。②对于父本生育期、幼穗分化期明显长于宜香1A的组合,在花期预测时, 幼穗分化初期宜父快于母,到7期后,幼穗分化进程持平,确保父本先抽穗1~2d。

7 根据预测结果进行花期调节

在制种生产中,由于人为安排、双亲对温、光、肥、水反应的不同步等原因,都须在花期预测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调节措施。总原则是水促旱控;磷、钾促,氮肥控。但宜香1A有其特殊性,其生育期中等,对水不敏感,对氮肥敏感,施氮肥易引起叶片增长,延长母本生育进程风险较大,易阴蔽倒伏,减产。父本对水敏感,晒田等措施会延缓其生育进程。所以对花期调节的措施一定要综合考量,权衡利弊。花期应在3期前确诊,有问题的田块应及时采取措施,要求父早1~2d或父母同步的组合在3期前父较母要快半期或同步,要求母早父1~2d的组合则3期前母本应快父本半期,若超出要求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花期调节上应促控结合,促长的措施可参照其他组合进行,以控为主的措施对母本早的调节效果较好。

7.1 割叶

对于母早父5d以上的母块,在母本5期以前剑叶未露时割叶配合叶面喷施尿素效果好。注意割叶不伤剑叶,可保证剑叶的强大功能,以利于保障受粉力和灌浆结实。

7.2 多效唑

宜香1A对九二0敏感,喷九二0较易出颈。多效性在200g/667m2以内可大胆使用,并配合叶面喷施尿素。

7.3 氮肥调节

对于沙田,苗情较差的田块,施尿素的效果较好,但撒施量不宜过大,以5~7.5kg/667m2为佳,可配合叶面喷施相结合,使氮肥效果长短结合。氮肥撒施过多,易造成灌浆期大量高位分蘖产生,营养分散,严重影响产量、质量。

另外,宜香1A进入幼穗分化后对水不敏感,晒田的强度应根据花期情况进行,否则在母早的情况下,可加剧花期差距,造成花期失控。

8 适时适量喷施“九二○”

宜香1A包颈粒率较低,对“九二○”较敏感,即通过喷施“九二O”易于解决包颈问题,同时施用时间早或剂量过大,植株易徒长倒伏。反之由于母本早抽穗,人为推迟施用“九二O”也会造成母本柱头外露率低,柱头活力差,产量不易提高。因此,宜香1A的“九二O”施用宜早,少量喷施促主穗抽出,即在全田母本抽穗10%~20%时用1~2g/667m2“九二○”打微动,全田见穗70%左右时,用“九二○”10~12g/667m2重喷,齐穗后待植株高度不再增加时喷微量“九二O”养花。

9 适当迟断水,确保籽粒成熟,有利种子发芽率的提高

宜香1A属于中籼中熟大穗组合,主穗与分蘖穗结实,单穗顶花结实和穗子基部小花结实相距时间较冈46A等生育期短,穗子小的不育系明显,灌浆期有明显的分段灌浆现象,基部结实籽粒充实成熟慢。因此,选择丘区大泥田制种较为适合,在平坝区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制种田块,则较冈46A、珍汕97A制种适当推迟断水,确保分蘖穗结实、穗子基部结实籽粒充实保满,发芽率正常。

注:宜香1A制种的其它如病虫防治、去杂保纯等技术措施同一般制种,本文不再赘述。

[1]林纲,赵德明,李云武,等.优质浓香型不育系宜香1A通过技术鉴定[J]. 杂交水稻,2001, 16(1):3.

[2]杨从金,张杰,林纲,等.宜香1A特征特性和宜香系列组合高产制种技术[J].种子科技,2007 (2) :52-53.

猜你喜欢

幼穗结实父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Super Strong Beard 超级结实的大胡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找出结实的绳子
结实的纸筒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