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论坛”里的年会声音

2015-06-23矢弓

今日海南 2015年3期
关键词:博鳌百姓海南

□本刊特约评论员 矢弓

“民间论坛”里的年会声音

□本刊特约评论员 矢弓

自媒体让每个小区都是民间论坛,论坛都有自己的评论家。大事小事,评论家都会七嘴八舌,议论风生。这不,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即将开幕,我们小区的民间论坛也热闹起来。

赵大爷是候鸟一族,每年秋天来海南,初夏回老家。他对本地退休的钱大伯伸大拇指说:一个博鳌,给海南挣了多大的面子!连老家邻居快90岁的老太太都豁着牙问我,你住的地方隔博鳌多远?博鳌这城市有多大?是海南的省会吗?怎么电视里的天气预报没博鳌?当她听说博鳌不是城市,连县城都不是,还不相信,说博鳌的名气这么大,再过些日子说不定就是省会了。

钱大伯退休前做旅游,见多识广。他认为候鸟一族还是不懂海南。博鳌曾是海南一个小渔村,当年疍家渔民取的名字,意思是鱼很多。2001年才被确定为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成立大会都是在帐篷里开的。现在会址那些地方,连百姓进去看一眼都要买门票了,发展多快!博鳌就是老天爷给海南这盘棋布下的一颗子,现在海南旅游,能少了博鳌这个景点?

前来休假的李总笑了,说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开始有了海南的百姓代表进会。关于教育、房地产、就业、人口老龄化、旅游医疗等诸多与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百姓话题”也越来越多。博鳌选在海南,不仅能提高海南的知名度,刺激旅游,还能带动海南的经济发展。不然,博鳌的房子怎么能卖得和海口差不多的价?

孙大妈说,别看博鳌名气大,咱海南人还是喜欢海口。海口有大学,有医院,有世纪大桥,还有万绿园。前些日子儿子的同学来海南旅游,参观了海南博物馆,看到了海底捞上来的一些破碎瓷碗,高兴地直夸海南有文化。现在有了高铁,去三亚比以前方便多了,今年如果海秀路的高架桥通车,市内不堵车了,海口还是会崛起的,毕竟咱是省会。

周大叔退休前是公务员,遇事爱从报纸上找答案。他认为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内容更加丰富。议题不仅涉及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诸多领域的热点话题,而且还首次开设了农业、司法和宗教板块。等着瞧吧,这么多精英齐聚博鳌,海南是近水楼台,一定会受益。

曾做过村支书的吴大叔最关心博鳌议题中有没有农业板块。海南是南繁育种基地,连水稻之父袁隆平都在咱海南种地。现在我国北方,草是枯的,水是冷的,咱海南稻子都快扬花了。海南气候和泰国差不多,什么时候海南的大米能和泰国米一样好吃好卖,海南农民就有奔头了。

街谈巷议,百姓话题。有人曾调侃说,亚洲的博鳌,中国的三亚,海南的海口,意思是说人们对海南有不同的关注度。其实不管是谁的,都是咱海南的。博鳌能让亚洲乃至世界关注海南,聚焦海南,这就是海南的福音和机会!而博鳌所带来的亚洲乃至世界的思想,海南除了要官方好好消化外,还应发动百姓关注,拓宽视野,引发思考。

猜你喜欢

博鳌百姓海南
砥砺前行
“博鳌方案”,答时代之问
不让百姓撇嘴骂
博鳌面孔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百姓身边的守护者
海南杂忆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