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资本参加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分析

2015-06-16李凯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民间资本障碍对策

李凯

摘 要:民间资本对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对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障碍进行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分析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障碍有政府歧视政策、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的认可度不高、农村金融条件不完善和市场回报率低四个方面,并对解决这些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民间资本;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103-02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金融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得到国家政府以及很多学者的重视。农村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不能单靠政府和国有资本支持,应该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参与,利用私人企业和个人的资金投入不断壮大和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目前,有许多学者对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做了很多研究。在理论方面,有的学者按问题类型研究,如刘保(2011)认为,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存在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较大和配套扶持政策不尽完善等问题[1];还有一些学者根据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类型探究,如夏汛鸽(2013)按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分类,分别阐述了民间资本参与这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困难,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政策建议[2]。另外有一些学者对民间资本参与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如马策(2011)通过对民间资本投资云南农村金融机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得出民间资本应将投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作为投资重点[3]。在实证方面的研究较少,仅有卢亚娟(2012)实证研究了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服务业的目标权衡,得出了利率与盈利正相关、盈利与支农深度和广度正相关的结论[4]。这些学者的研究文献各自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但各自分析的角度很分散,没有全面综合考虑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一、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障碍

在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方面的障碍,抑制了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积极性,不利于民间资本充分发挥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中的作用。主要的障碍有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歧视、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认可度不高、农村金融条件不完善和农村金融业务的回报率低。

(一)政府对民间资本的歧视

虽然国家和政府积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但由于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对国家和集体所有的传统农村金融机构的过度保护思维和对民间资本的不信任态度,在一些方面存在着对民间资本的歧视,限制了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积极性[5]。其一,在行业准入标准方面对民间资本有歧视,比如在贷款公司准入方面,不允许民间资本设立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设立时规定最大股东必须是银行业机构,单一民间资本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这使得民间资本不能控股村镇银行,抑制了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积极性;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社设立规定了十个以上的发起人,过多的股东使得股权分散,不利于吸引民间资本进入互助资金合作社;民间资本所有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转制成城镇银行,但转制后必须由银行业机构控股,这打击了民间资本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性。其二,在补贴政策方面,只给予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按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财政补贴,小额贷款公司没有补贴,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补贴歧视政策损害了民间资本投资小额贷款公司的积极性。

(二)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的认可度不高

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的认可度不高。有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传统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在农村地区经营久远,农村企业和个人很信赖国家和集体所有的金融机构的品牌,习惯到传统的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办理业务。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的历史很短,在农村经营经验不足,没有在农村企业和个人心目中形成民间资本的好口碑,因而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吸引到农村企业和个人业务,这阻碍了民间资本在农村金融业务上的利益获取。另一方面,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本代表的是国家信用,他们拥有的农村金融机构破产风险小,而且即使破产也会有国家和集体赔偿,农村企业和个人会觉得自己的资产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中比较安全。而民间资本代表着私人信用,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破产风险大,破产无人来赔偿,农村企业和个人会认为自己的财产在以民间资本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不安全,所以不放心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办理业务。因而导致农村企业和个人对民间资本的认可度不高,不利于民间资本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展业务。

(三)农村金融条件不完善

农村的金融条件不完善,阻碍了民间资本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发挥作用。第一,适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过少。民间资本可以很容易找到适合城市金融机构中的人才,却很难找到适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一是因为原先在城市金融机构中的人才并不能完全适应于农村金融环境,比如村镇银行和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高管之前在城市金融机构工作,来到新型农村机构中就水土不服。二是由于农村本地的金融人才很少,且金融知识水平较低,很少能胜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工作,比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的基层人员基本很少受过财经专业方面的训练,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职员基本是没有财经管理方面知识的农民,他们几乎很难把工作做好。人才的制约限制了民间资本经营农村金融机构的能力。第二,农村担保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农村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只提供了人寿险和低风险的农机具和交通工具险,几乎没有开展风险较高、需求较大的农业种植、养殖等险种[6];农民参加保险的意识不强;而且很少有担保机构为农村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担保。这使得民间资本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给农村企业和个人遇到的贷款风险较大,很容易在农村企业和个人遇到自然灾害和其他灾害,财务不济无法还款时,得不到保险机构和担保机构替农村企业和个人还款的连带还款保障,这极大威胁民间资本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的利益。endprint

(四)农村金融业务的回报率低

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回报率受农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慢且不稳定、农村企业和个人贷款低利率和农村金融业务成本高的三重影响,因而回报率低。

二、应对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的障碍的对策

(一)公平对待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政府应该采取积极的市场经济思维,公平对待国有和集体资本与民间资本。在贷款公司准入方面,解除贷款公司必须由商业银行全额出资的要求,允许民间资本与商业银行同等地位出资贷款公司。在村镇银行持股比例上取消必须由发起行控股的限制,给予民间资本与发起行同等竞争控股权的地位。对于民间资本可以全额出资的小额贷款公司,应赋予小额贷款公司正常的金融机构地位,与其他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享受按贷款平均余额的2%的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同意其享有同业拆借的优惠利率,准许全部小额贷款公司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允许民间资本控股的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成村镇银行时可以与商业银行平等竞争控股权。在农村互助资金合作社方面,取消其股东必须十个以上的限制,允许民间资本依据实际情况自由决定股东数。

(二)加强对民间资本为主的新型金融机构的舆论宣传

要尽快建立农村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专门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良好形象的构建。要善于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渠道介绍和解释民间资本进入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和对农民企业和个人利益的保护,提升民间资本在农村企业家和个人中的公信力,提高农村企业和个人对以民间资本为主的农村新型金融机构的认可度。

(三)完善农村金融条件

首先,要重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人才建设,政府和学校要加大对农村金融人才的教育投入,培养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优秀的金融方面的人才;还可以校企合作,通过专门的培训课程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职员进行培训,提高职员业务能力,促进业绩提升。以人才建设提高民间资本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投资收益,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次,各地政府要加强担保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以积极的财政税收政策鼓励保险公司和担保公司对农村企业和个人的风险较高的资产和贷款进行担保,使民间资本为主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降低给农村企业和个人的贷款风险,保障民间资本投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能获取较小风险的利润。

(四)给予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更低的税收和更高的补贴

民间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获取的回报率较低,因此为了吸引农村资本能留在回报率低的农村金融机构,税收部门可在当前3%的营业税基础上适当降低一点,财政部门可以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按贷款平均余额的2%给予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更高一点的财政补贴,以优惠的税收和财政补贴进一步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农村金融机构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保.民间资本参与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建设问题思考[J].农村金融,2011,(10):40-43.

[2] 夏汛鸽.民间资本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J].中国发展观察,2013,(2):53-57.

[3] 马策.关于引导民间资本投资云南农村金融机构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金融,2011,(10):63-67.

[4] 韦燕,马怀礼.民间资本参与建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探索[J].时代金融,2013,(1):158-160.

[5] 周孟亮,李俊.“适应性”农村金融改革与民间资本突围[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87-92.

[6] 潘施琴.农村政策性金融改革与民间资本对接的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12,(35):63-64.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民间资本障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跨越障碍
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模式和风险防范研究
民间资本运行态势研究:以温州为例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