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绿色信贷在中国银行系统的应用研究

2015-06-16朱广印刁伟涛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绿色信贷具体应用

朱广印 刁伟涛

摘 要: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开始高度重视环境和资源问题,尤其是当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往往伴随着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因此,发展金融机构的绿色信贷业务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在政府部门引导和支持下有利于银行为环保和产业升级提供贷款支持,从而使推动我国环境资源的保护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协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具体应用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93-02

前言

近年来,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系统开始认识到绿色金融的重要性,随着新一轮政策的推进绿色金融已成为中国金融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国际上的“赤道原则”的提出使人们开始认识到绿色信贷,但是在绿色信贷发展较为滞后的中国银行系统来说,进一步加强绿色信贷在中国银行系统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银行系统为其提供发展中所需要的各类资金,中国银行系统通过融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将环境保护、节能等理念融入银行主营业务中,对降低社会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国政府要大力推动绿色信贷在中国银行系统中的应用。

一、中国银行系统的绿色信贷发展现状

1.政府大力支持。我国政府管理工作中已经深入认识到绿色信贷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这一途径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产业升级和增长模式转变,因此,国家开始利用更多的经济手段来鼓励银行系统加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力度,确保我国经济在未来可以有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1995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政府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发布了《关于贯彻信贷政策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并且在此之后多次联合国家环保总局等行政部门发布了一系列规范,将这些文件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发展绿色信贷的指导依据,银监会于2012年2月24日制定了《绿色信贷指引》,这一系列的指导文件都可以作为中国银行系统发展绿色信贷的参考依据。

2.绿色信贷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代表的中国银行系统明确表明了节能和减排的企业责任,并借鉴国外绿色信贷体系的建设经验建立了绿色信贷制度,同时也为了防控相应风险制定了较为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国内多家银行都开始为企业提供绿色环保项目的贷款,并且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根据2007—2012年《年度报告》发现其绿色信贷的年均增幅在50%左右,2009年、2010年的绿色信贷规模分别达到了1 751亿元、2 320亿元,这些数据都充分说明了中国银行系统的绿色信贷规模正在持续地扩大,其虽然在短期内难以满足一些高耗能行业对绿色信贷的需求,但是也证明了中国银行系统在绿色信贷领域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

3.绿色信贷政策差别较大。现阶段中国银行系统中的各商业银行均积极相应国家宏观政策号召,将开展绿色信贷作为其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绿色信贷持续发展而发布了相关管理办法和规范,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发布了关于绿色信贷规范的文件,并且中国银行系统中规模较大的13家金融机构发布了绿色信贷规范文件。但是中国银行系统中只有少数商业银行加入了国际“赤道原则”,以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几家商业银行加入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行动倡议组织,还有一部分商业银行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而自我制定了绿色信贷政策,以交通银行、建设银行等商业银行为代表,但是中国银行系统在发展绿色信贷过程中严重匮乏明晰的绿色信贷战略和机构。

二、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银行系统虽然已经深入认识到绿色信贷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绿色信贷发展中依旧受到较多问题的制约,导致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整体发展水平较差,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属法律法规体系缺失。我国政府为了推动银行系统可以进行绿色信贷的具体实践,只是通过政策文件的形式来指导银行系统开展绿色信贷,虽然可以从国家管理层面上实现对绿色信贷的规范,但是却没有将绿色信贷的约束、管理、保护上升至法律高度,这也是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发展中缺乏专属法律法规体系的主要原因。2007年以来,为了充分贯彻中央会议精神由部级以上行政部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意见,但是这些指导性文件很难对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发展进行有效指导与规范,导致商业银行在实践绿色信贷过程中将其作为一种自觉性行为,并没有将其落实成中国银行系统的义务与责任,在长期发展中可能导致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缺乏发展动力。

2.多头管理现象严重。现阶段中国银行系统的绿色信贷主要由银监会、环保部门、中央银行等部门进行管理,由于绿色信贷管理工作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导致关于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标准不一、信息混乱以及权责不明等问题,例如,银监会和环保部门在对企业绿色信贷使用情况进行监管中,便存在职权交叉等问题。对于绿色信贷管理工作的多头管理现象来说不仅导致国家公共资源被浪费,同时也会受到管理主体不明确的因素影响,使其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准确向管理部门问责,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在该领域的横行,导致中国银行系统的绿色信贷最终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很难实现。

3.信息管理系统效率偏低。中国银行系统管理部门为了确保绿色信贷实施成效,银监会与环保总局在2008年签订了“信息交流与共享协议”,通过在中国银行系统与环保部门之间建立一个信息共享机制,来确保相关信息的沟通与共享效率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绿色信贷,但是这一协议在具体实践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其主要体现在中国银行系统与环保部门之间没有形成真正的信息沟通与共享机制。部分地区环保部门发布的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导致中国银行系统无法及时获取准确的信息,导致商业银行在为其提供绿色信贷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成本进行环保信息审核,这不仅意味着商业银行绿色信贷决策的难度不断提升,同时也提高了中国银行系统在绿色信贷供给过程中的风险,而中国银行系统也没有向环保部门及时反馈绿色贷款的相关信息,导致环保部门无法及时对企业绿色贷款的使用状况进行监督。endprint

三、推动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健康发展的建议

1.建立完善的专属法律法规体系。本文认为完善的专属法律法规有利于推动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政府和立法部门将尽快将绿色信贷专属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提上政府议程,通过法律法规来准确界定各方的社会责任、权利以及义务,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商业银行勇于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从而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更好地扶持低碳经济和环保产业。再者,专属法律法规体系在建设中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标准、风险管理以及信息披露等法律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银行系统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才能确保行政部门可以严厉打击各地区违法行为,而政府部门可以依法对各地区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进行监管,对于违法提供贷款的商业银行予以必要的惩罚,这样才能推动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

2.构建系统的监管体系。现阶段我国政府尚未就中国银行系统的绿色信贷供给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导致绿色信贷供给过程中十分容易受到多头管理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建议政府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系统的监管体系,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对中国银行系统监督与管理的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系统性。再者,政府有必要建立一个多渠道的绿色信贷公众监督体系,让每一个社会居民都能准确了解绿色信贷的执行情况,同时也要有合法、高效的途径向监管部门反映其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需要在接受相关投诉后立即开展调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供给的公开化、公平化。

3.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本文认为,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发展中,有必要解决与环保部门信息交流不畅这一问题,只有充分解决这一问题的约束才能提高环保部门对绿色信贷的监管力度,同时也可以有效降低中国银行系统在绿色贷款决策过程中的成本过高等问题,对降低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供给中的信贷风险有着重要意义。政府要引导银行系统与环保部门之间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并要结合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发展需求来完善信息共享与披露机制,明确双方在信息管理工作中的权利、责任以及义务,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对绿色信贷的整体管理能力,从而使环保部门和银行系统在未来发展中可以形成长效机制。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要具备自动识别风险的功能,并可以产生相关的风险预警信息,以便于银行系统和环保部门可以更好地对发现和控制信贷风险,这对推动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4.建立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中国银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一般都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在缺乏必要激励、约束机制下并不会优先选择绿色信贷供给,因此,建议我国政府要建立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的激励机制,将其作为推动商业银行供给绿色信贷的内在发展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中国银行系统进一步提高绿色信贷的整体盈利能力。国家在激励机制建设过程中可以予以银行系统一定的税收优惠,对于发放绿色信贷的税款可以予以最大程度的减免,而中国人民银行应为绿色信贷业务商业银行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并结合国家宏观政策要求给予其一定的优惠条件,对于商业银行在绿色信贷供给过程中的信贷风险予以适当补偿,这一系列激励措施都可以推动中国银行系统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虽然在发展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专属法律法规体系缺失、多头管理现象等问题,已成为限制中国银行系统绿色信贷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所以我国政府要通过相应措施和宏观政策来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莫凡.从博弈论视角谈我国绿色信贷机制的完善[J].商业时代,2011,(23).

[2] 吕逸楠.中国商业银行推行绿色信a贷问题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

[3] 王雅格.绿色信贷研究与发展综述[J].时代金融,2013,(7).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

猜你喜欢

绿色信贷具体应用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
关于电气自动化在机械采煤中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金融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势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