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和德育教育

2015-06-16宋晓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佛印史铁生语文

宋晓飞

摘要: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留下至理名言:“学语文,就是学做人。”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文道”结合的特点,在学生认知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地渗透,既做到教书育人,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阅读 德育 文学熏陶 教书育人 做学生的德育工作不能靠粗暴的批评、简单的说教,而应采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疏导方法,在充分挖掘教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结合实际进行学科渗透,巧妙地将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生命意识教育、谦虚上进教育、责任感教育、荣誉感教育、爱心教育等等寓于语文教学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改变思想,学习做人。

那么,如何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呢?

一、闪亮精华,芬芳心田

名言、谚语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经受时间检验的真理,学生品读这些名言、谚语就是在发掘人生的财富。如古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这可以培养学生的勤俭美德。于是每周一、三、五上课之前我会轮流让学生到黑板上写下一则名言或谚语,上课后利用一两分钟简述其意。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是把神奇的雕刻刀,它会使万物凋零,也会使大地复苏,因此,抗金将领岳飞面对时间发出了“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感叹,这些无不告诉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要珍惜时间,珍惜青春。

古代诗词的名句,更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李白的“长风平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那执着的信念给人以巨大的鼓舞。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成功只离你一步之遥。人活得要像陶渊明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被世俗所打扰,安然度过自己的一生,但也不能丧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志和永不服输、敢于拼搏的精神。

通过这些语文精华的熏陶感染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心灵,让自信、坚强、惜时、善良、勤劳、等美好品质永驻心田。

二、用心体会文学的魅力,演绎辉煌灿烂的人生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文章包含着丰富的优秀传统思想和哲理,学生对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主旨意图的理解过程也就是接受语文德育的过程。因此要善于运用语文教材中的优秀文章引导学生,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读《孟子》让人明白艰难困苦、失败挫折可以让人经受磨练,经受过磨练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己,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因此当挫折困苦走来时,不要悲伤失意,就让他成为一道阶梯,助你走向成功。

《满井游记》《济南的冬天》都描绘了秀丽迷人的各地风光,文中的山光、水色、游鱼、飞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主观感情,迸发着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蓬勃向上的激情。为此只要稍加点拨,让学生反复吟诵,就自然而然地把他们带入一个美好的境界,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激发起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秋风萧瑟,秋雨凄凄,居于茅屋,饱受风吹雨淋之苦的杜甫,却仍心忧天下,他那饱满的爱国热情无疑是送给读者的一笔巨大的财富。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探索人生真谛的航标,文学是一种信念,是逆境中奋发进取的坚强,是坎坷中坚持不懈的执着,是迷惘中洞察光明的睿智,也是成功时毫不焦躁的淡泊。

文学可以使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精彩,使人的心灵变得纯净而平和,文学使人们的生命充溢着持久的芳香。

三、品读优秀人物,树立心中榜样

凡是接触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人物都有意识地启发他们去思考,讨论人物身上的哪些亮点值得去学习,从而给他们带来希望和智慧的光源。

如学习史铁生的《合欢树》学生对史铁生的生平及他的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很感兴趣,于是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周末时间查找史铁生的资料,写一写对史铁生的认识、自己的感想,回来后进行交流。通过交流我发现学生很佩服史铁生的坚强,并能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希望自己做一个坚强不屈的强者。更让人欣慰的是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透过史铁生母子的情感发现自己身边的爱,为自己忽略了这份爱、把这些爱看做理所当然而惭愧。他们都想尽力做的好点,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别人给予他们的爱。

通过了解史铁生,他们不仅学会了坚强,而且学会了感恩。

《最后一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慷慨激昂的陈词让他们很是佩服,我便给他们阅读他的相关资料,让他们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另一面:奉献。

其实,优秀文学作品的作者、其中的主人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品读李白,我们会学到豁达、自信;品读鲁迅,我们会一身正气;品读宋濂,我们明白历尽艰辛求知为学才能功成名就;品读范仲淹,我们知道正是志士仁人的忧国忧民才有百姓的和乐生活。

岁月在历史的车轮下转动,大浪淘沙,让历代贤人志士的高尚灵魂熠熠生辉,他们如泰山高大雄浑,顶天立地的形象不禁让人感叹。

四、利用名人故事,对学生加以适当引导

有一次我刚走到教室门口,听见里面有人喊:“黑山老妖,过来!”我知道他们是在招呼一个长的比较黑胖的同学。我进了教室,他们就安静了下来,于是我说:“同学们上了两节课比较累了吧,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放松一下,在座的都来了精神。”“苏东坡熟悉吗?”“熟悉。”“有谁听说过苏东坡与佛印打坐的故事?”一位学生说:“我知道。”我让他讲一下,于是,大家一起听这个故事:“一次,苏东坡与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像佛。佛印又问东坡,你看我像什么?东坡回答,像狗屎。东坡对此回答很是得意,回去告诉了苏小妹。苏小妹听后哈哈大笑,说佛印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你说他像狗屎,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狗屎。”故事讲完了,我接着补充道“一个人的语言,往往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表白。内心阳光的人,会让自己的语言带给他人阳光般的温暖。”学生们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那位学生则红着脸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而我便继续开始了讲课。再比如,孙膑和庞涓的故事,他会告诉我们不要嫉妒有才能的人,要向比自己强的人多学习,提高自己。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还有很多,如课堂中的人文关怀,构建主题式课堂,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进行评价与欣赏等。

语文课堂既要教好学又要教好人,把语文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基本技能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既结学科教育之果,又开品德教育之花,才是真正成功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3]语文教育学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佛印史铁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妙语尝酒肉
去找史铁生
关于史铁生
白色的鸟 蓝色的湖——写给史铁生的信
苏东坡与佛印
佛印
“五柳鱼”何故叫做“东坡鱼”
史铁生:心魂之思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