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理性思考

2015-06-16李洪瑞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财政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思考

李洪瑞

摘 要:我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在这一重要的历史时期中人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完善的财政监督体系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作用。财政监督的实施作用是对财政资金的流动加以监控,其本质为一种财政管理途径。首先阐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意义及作用,之后对当前财政监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最后提出完善意见,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思考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3-0067-02

高速发展的经济带动着财政收支的不断攀升,而这些财政收支的流向,以及各行政事业单位对这些资金的分配情况,都已成为如今社会关注的热点[1],这不单单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利益,更是政府得以合理分配财政资金的保障。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在不断摸索中逐渐构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财政监督机制,并在实践中起到一定实效。但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体系仍不够完善,特别是在法制与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有待提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水平的提高造成制约。

一、财政监督的意义及作用

所谓财政监督即是通过制度以及相关法律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活动的每个环节加以监督,通过这种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权力加以规范约束,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制度及法律允许之内进行财政活动[2]。由此可见,财政监督也是财政管理的一种重要途径,财政监督是监督财政收支流动的有效手段,是确保财政管理可实现预计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一种约束机制和管理手段[3]。财政监督可以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及流动过程中的偏差,并加以纠正,使财政收支能够实现正确合理的分配。所以说,财政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不足

(一)缺乏对于财政预算的监督机制

财政预算是对财政资金的分配及使用情况进行合理制约的有效手段,因此要想实现财政监督的预期目标,应当将财政预算这一环节考虑其中。对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前应制定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而预算监督机制正是为了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规范。然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开展有效的预算监督。缺少有效监督的财政预算编制往往并不规范,甚至很多事业单位并不重视预算编制环境,仅仅根据上一年财政支出情况进行粗略编制,很容易造成预算和实际支出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最终造成严重损失[4]。

(二)内部监督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否完善会对财政资金的总体监管水平造成直接影响,但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大多较为排斥监督。因此财政监督人员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承受来自机关工作人员的不理解、不合作等方面的诸多工作压力。而行政事业单位及部门在对财政收支进行支配过程中往往仅是对于款项拨付后的剩余部门加以关心,但却很少考虑到成本,长此以往,形成财政成本管理上的疏忽,最终导致账面和实际情况严重不相符[5]。此外,因缺少完善监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也就会因此较为粗犷地使用资金,造成资金流失,以上这些因缺乏合理的内部监督机制造成的财政管理漏洞问题,都会对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造成影响。

(三)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监督不够到位

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中没有对财政支出进行有效的界限划分,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以项目支出来填补其他支出(如日常支出)等情况。很多事业单位仅仅重视单位个体的利益,一味拨款,却忽略了对于资金的合理预算及监督,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支出总量的居高不下[6]。作为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不单单需要收到来自本单位领导的监督管理,还应受到财政部门的监督,然而在实际中财务人员大多比较抵触来自财政部门的监督,这也就造成了一定冲突。除此之外。大多行政事业单位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建立完善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四)财政部门监督体制有待加强

向行政事业单位拨放的财政资金具有范围广、审批易等特点,对于专项经费还缺少明确的界限与范围规定。此外,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及部门在进行财政资金分配的过程中显得十分随意,这也就为挪用等不法行为埋下隐患,影响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同时当前的财政资金监督体系的监督力度仍显不够,操作性不高,界限模糊,没有有效的监督方案。

三、完善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的建议

(一)强化预算监督

行政事业单位及部门要想有效监管财政资金,必须强化财政支出预算环节的有效监督,增强事前监控。为了实现预算监督的强化,应先在单位中加大宣传财政监督的重要作用,以此得到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认同,使其能够积极配合,使预算监督更能有效开展。在监督过程中应当及时发现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监督人员需要对国家相关政策有一定掌握,以此来有效指导预算编制人员如何正确合理编制。积极和各个部门沟通交流,交流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7]。对于日常支出必须严格把关,做到全程监督,构建统一的预算监督机制,从源头上保障资金安全性。

(二)构建完善的内部监管制度

这一环节应当先构建一个严谨全面的资金监管体系,由本单位负责人对各部门的权责以及经费权限进行明确界定,并将界定结果公开,使各部门间能够实现相互监督。对于所有与财政资金有关的财政出支活动,都应先由资金监管人员进行审批,并定期对单位的资产情况进行核查。为了充分发挥监管体系的作用,还应制定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结合单位情况制定科学的内控制度,使财政资金的监督管理能够有章可循。

(三)构建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

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在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中也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与时俱进的监督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改革,使监督更具实效。首先应将财政支出的细则输入于系统中,使财政支出能够更为规范。利用信息系统还可进行网上资金支取的实时监控,掌握资金流向动态,以此可及时发现违规问题,并加以纠正。将每笔资金的收支与流动情况都输入于系统中,做到跟踪记录,当出现问题时,可找出问题源头,明确部门责任。同时还可利用信息平台进行风险估算,完善预警机制。

(四)资金审计监督的完善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明确审计环节的工作内容,当各相关部门给出审计报告时,应当由核算单位及会计人员共同负责审计监督,在监督中对审计的重点内容进行明确,主要以资金去向作为重点监督内容,包括入账与合理运用情况。总之,为实现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必须不断强化审计监督,促进资金的合理分配。

四、结束语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监督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作,除了以上建议外,还应不断推动财政配套设施的深化改革,例如预算细化、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同时也需要各部门、各单位密切配合,需要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力争早日构建出完备的财政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 刘雅丽.试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

[2] 齐守印,李杰刚,成军.构建现代公共财政体系的基本构架、主要任务与实现路径[J].经济研究参考,2013,(2).

[3] 沈亚国.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完善[J].国际商务财会,2010,(9).

[4] 邢超群.杨景宝关于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的几点建议[J].财政监督,2011,(15).

[5] 谢旭人.积极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J].中国财政,2011,(31)

[6] 滕文平.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16).

[7] 刘永泽,唐大鹏.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13,(1).

[责任编辑 陈丽敏]

猜你喜欢

财政监督行政事业单位思考
直面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财政监督职能作用
加强财政监督探索创新之路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面孔:为财政监督发展注入活力
——财政监督战线新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