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机械基础》的课堂教学

2015-06-15江苏徐州中等专业学校蔡佩璋

湖北农机化 2015年5期
关键词:机械基础传动比实例

江苏徐州中等专业学校 蔡佩璋

浅谈《机械基础》的课堂教学

江苏徐州中等专业学校 蔡佩璋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工种的技术基础课,它有着自己完整的知识结构,同时又和其他课程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在有限的几十分钟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懂且自如地运用到专业技能操作中去,这才是教学的关键,值得我们很好的探讨和研究。

1 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机械基础》科目,概念繁杂,理论抽象,内容范围广,术语图形符号多,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普遍感到枯燥无味,但是恰恰是这些基础知识为机械专业交流时的共同语言,是机械设计和制造使用的共同规范,如果理解不透彻,势必会影响到相关专业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提高,就好似在中国不懂汉语一样难以生存,概念性的理论,是贯穿全篇乃至全书,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如果理解不清会给后续章节的学习带来困难,学生只会感到越来越难,越来越单调枯燥。但是概念的理解,单纯靠教师课堂上简单的传授,然后学生去死记硬背的话,只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灵活多变易于接受的方法,使学生在理解中记忆,举一反三,熟练地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真正从本质上理解概念的来龙去脉。其实,很多概念,看似难懂,只要实例适当,虽抽象却易懂。比如在讲授传动比的概念时,学生感到很抽象,特别是传动比与直径的关系来得很突然。于是我在讲课时,就从学生学过的物理知识《圆周运动》一章中有关内容入手,对传动比进行推导,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实例,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就比较轻松地接受了传动比的定义,并能分析生活中许多与传动比有关的实例。传动比的推导过程如下:(如右图)

为了把o1轴上的运动传递到o2轴上(o1、o2固定),在两轴上分别安装摩擦轮d1、d2,且用d1(主动轮)压紧d2(从动轮),接触p点,当d1、d2分别以角速度绕轴旋转,有Vp1= Vp2(圆周上切处的线速度相等),则1r1=2r2,所以1/2=r2/ r1,而1/2=n1/n2,所以n1/n2=r2/r1=d2/d1。课本中给出了传动比为主动轮n1与从动轮n2(转速)之比。则传动比i12=d2/d1就显而易见了。学生复习圆周运动的有关知识,又从本质上理解了传动比的概念。例如,汽车上下坡换挡变速,实际上就是依靠改变变速箱中齿轮的传动比,来实现汽车变速状态的转换。

2 突出重点,理解难点,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关键

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虽直接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关,但也离不开教师的适当教学,学生对重点内容一般都比较地重视,但重点内容许多又是难点,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时切忌平铺直入,泛泛而谈,不抓住重点,放弃难点,否则学生只会感到模棱两可,似懂非懂。如何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在教学中,同样要慎重对待。

所谓重点内容,无非是教材中,最重要又最基本的内容,处于主导地位,是学生必须理解掌握的内容而恰恰是学生难以理解的,技校学生普遍底子薄,接受理解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切忌照本宣科而必须用简单、浅显等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接受,比如在讲解齿轮的失效形式时,有磨损折断、点蚀、塑性变形及胶合几种形式,其中磨损折断易于接受,而其它几点就比较生涩难懂。就点蚀而言,理论上是指齿轮啮合时接触面积很小,在负载作用下产生很大的接触应力,由于接触应力的反复作用,齿面发生疲劳裂纹,裂纹扩展到表面层上小块金属剥落形成的小坑,这样齿廓表面被破坏,造成传动不平稳、产生噪声,使齿轮失效,其中接触应力的定义及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是闻所末闻的。概念生涩难懂,因此,我在讲授新课时,没有特别强调以上理论,而是用生活中几乎人人见过的自行车为例加以说明:用久了的自行车会发出“嘎嘎”的响声,扶手和座垫会感受到轻微的振动,当然磨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关键是因为轴承滚动体表面有小块金属剥落而出现小坑,导致以上现象的产生,这种现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课本中所说的疲劳点蚀。这样学生看起来很高深生涩的难题,用简单扼要的实例就可以使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重点难点并不可怕,只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得心应手。

3 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动手能力,社会能力

《机械基础》初学感到枯燥,可一旦进入这门课后,却又非常有趣,且学后大有用武之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与机械知识密切相关的实例,为了便于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学以致用,就要积极发挥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按照理论联系实际一体化的职业教学法模式,在学完理论后,要求学生仿造一个教学模型(如平面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从图纸设计到材料选取,到动手加工和装配全部过程让学生自已来动手,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既可以巩固加深《机械制图》课程中有关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在车、钳、刨、焊等工艺的操作能力,同时对机构的特点及性能的理解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无形中还培养了学生组织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的操作能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也得到充分发挥,为他们即将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5-08-11)

猜你喜欢

机械基础传动比实例
转向传动比波动的对称性研究
一种汽车主减速器传动比选择方法
基于整车匹配特性的齿轮传动比分析及优化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
主动前轮转向变传动比曲线分析与设计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