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车坐爱“梅龙镇”

2015-06-13姜龙飞

食品与生活 2015年6期
关键词:酒家名菜虾仁

1938年8月,本埠威海卫路上新开了一家小吃店。店不大,旧式石库门房子一开间门面,摆八九张小桌,雇四五个伙计,可是店名却取得气派:梅龙镇。据考,店主是一双京剧票友,对古典名剧《游龙嬉风》中明代正德皇帝私访“梅龙镇酒坊”一节印象颇深。开张之初,图个吉利,便索性将“梅龙镇”三字挪作招牌。叫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播。

小吃店经营扬帮小吃,肴肉、汤包、煨面、煮干丝……奈何厨师技术平平,缺乏号召力,因而门庭冷落,连年蚀本。开张不过3年,已难以维持,店主不得不关门停业,择善出盘。

消息传出,引起名演员吴湄的浓厚兴趣。吴湄是崇明人,出生于1908年,早年参加南国剧社、电通影片公司、业余实验剧团等。1937年抗战爆发,以中共地下党员茅丽瑛为主席的上海职业妇女俱乐部成立,吴湄是9人理事团成员之一,分管交谊舞界。

1939年7月,茅丽瑛遭汪伪“七十六号”特务杀害,职业妇女俱乐部活动受阻,经费拮据,急需一个能时常聚商密议的场所。饭店当然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一则便于社会各阶层人士自由出入,二则经营得法还可增加经费来源。

在李伯龙等戏剧界进步人士的支持下,吴湄聚资集300多份股金,盘下“梅龙镇”,亲任经理。那是1940年的事。

1942年冬,重华新村有一家中学迁出。这里地处南京西路、江宁路口,门前车水马龙,声色旋踵,是绝佳的营业市口。吴湄和李伯龙商议后拍板搬迁,“梅龙镇”遂迁到现址——南京西路1081弄内,浅藏微露,闹中取静。以往一条寂寞普通的弄堂,从此如蚌含珠般名声大噪。

搬迁伊始,吴湄请著名书画家白蕉重新题写了“梅龙镇”三字。题罢店名,白蕉余兴未尽,又书中堂一幅,悬于店内:“天下无难事,也无易事;人生有苦事,方有乐事。”

老店新开,如鹏展翼。田汉、于伶、洪深等戏剧界领导、名流常来光顾,明为酒肆,暗商救国。于伶在这里完成了他的救亡名剧《大明英烈传》,中共地下党员李一氓在这里设下了秘密联络处,袁雪芬等“越剧十姐妹”在这里缔结下金兰之谊……

抗战后期,沪上百业萧条,梅龙镇也不免生意清淡。吴湄预感到日寇败局已定,时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流亡重庆的民国百官大批涌来之时,便是川菜走俏沪上之际。于是有意改革经营方针,提请董监们讨论。众董监除少数同意改营川菜外,多数认为本酒家的扬帮菜已做出了牌子,何必前功尽弃,改弦易辙?两种

文_姜龙飞

演员吴湄

11 食品与生活 2015-06

意见相持不下,吴湄左右为难。她找到开办瘦西湖川菜馆的韩兰根商量。韩建议,不妨请川菜名厨沈子芳来梅龙镇献技,待董监们品过川味后再作计议。

沈子芳江苏无锡人,十二三岁到上海学艺,拜川菜名厨朱根贤为师。沈子芳除学得名师之长外,还善于创新,使传统川菜适合上海人的口味,独具上海地方风味。

献技宴共设8桌,川菜、扬菜交替送上。吃惯本酒家扬帮菜的董监们偶尝川菜,顿觉口味鲜变,齿颊一新。譬如将原料同样切成细丝的“煮干丝”和“芹黄鱼丝”(芹黄即芹菜的黄色嫩芯)。前者入口清纯,是扬帮的正宗;后者诸味复合,是川菜的代表。两者口味迥异,对比感强烈。沈子芳技艺不凡,选鳜鱼丝、芹黄嫩芯,辅以数十种味佐料,所烹“芹黄鱼丝”不仅香辣酸甜纷呈,且含荔枝清香,令品尝者在大快朵颐的同时深感蹊跷,平添三分魅力。再譬如“干烧鲫鱼”,沈子芳掌握火候有独到之功,另加酒酿为辅,使之达到干香浓郁的境界,也受到董监们的激赏。

一餐献技宴,使吴湄免去口舌之累,梅龙镇从此由“扬”入“川”。名厨沈子芳也被挽留下来,尽兴发挥其“海派川菜”之长。酒家的生意日渐兴隆,名气越来越响。

然而,大凡前朝名物,“文革”期间无不遭殃。老经理吴湄因熟悉江青1930年代在上海的底细,被整致死。她的半生心血,梅龙镇酒家招牌被砸,另立新灶,改称“立群饭店”。所有特色菜肴均遭驱逐,改营大众客饭,从此一蹶不振……

祸兮福之所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梅龙镇从“立群饭店”的阴影下摆脱出来,重获中兴。当年白蕉题写的店招,已改为刘海粟大师的亲灼,“梅龙镇酒家”5个大字金辉夺目;“龙凤”、“梅妍”、“百花”、“迎春”、“幽兰”、“绣球”等包间一路迤逦,随处可观赏王个簃、朱屺瞻、颜美华、曹简楼等大师的补壁名墨,处处透出厚积的文化味,可谓独步上海滩。

我曾经采访过梅龙镇的中兴之臣虞达谦经理,据其告知,梅龙镇酒家自从由“扬”入“川”以来,在沈子芳师傅的精心操持下,曾经积累下200多种传统名菜名点,诸如贵妃鸡、龙凤肉、干烧鳜鱼镶面、干烧明虾等。可是,这些看家菜点的配制方法全装在厨师的肚子里,人在菜在,人去菜丢。由于人才严重流失,“立群饭店”时期的梅龙镇酒家已连一些普通的家常菜也烧得不伦不类了。为抢救传统名菜名点,酒家将已经外流的老厨师一一请回,采用多种形式,培训和培养了一批烹饪、服务骨干。为了避免重蹈“跟着感觉走”的覆辙,组织专人,收集整理历年来的名菜名点及一般菜肴的规格、营养价值、成本单等原始材料,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菜谱档案。在恢复传统特色的同时,已故大师沈子芳的高足徐正才、姚楚豪两位特级厨师和其他同事一起,推出新创名菜梅龙镇鸡、龙园豆腐、茉莉花鱿鱼卷、芹黄鹌鹑丝、茉莉鸡丝汤等上百种,其中“梅龙镇鸡”就是对“名字有点封建”的传统名菜“贵妃鸡”进行改进发展的结果。辅以鸽蛋、菜心、鸡肫、刺参,用慢火焖烧而成的“梅龙镇鸡”,肉酥汁浓,余香满口,且回味津甜、富于营养,既有川菜风味,又非正宗川菜,是清鲜醇浓的“海派川菜”的代表作之一,这些年来一直为梅龙镇所独家经营。

过去,在上海餐饮业中,以上海宾馆烹制的“水晶虾仁”最为著称,外观晶莹剔透,入口鲜嫩滑爽。梅龙镇自叹弗如,但不甘久居人后,于是上门“取经”。所谓“取经”,不过是掏腰包买来品尝而已。有道是“同行是冤家”,餐饮业也不例外,没有谁愿意自砸饭碗,把自己的看家本领轻易交与他人。

“样品”带回来了,经检测,这款虾仁虽有过人之处,但前期处理过重,丧失了应有的一部分营养价值。欲超其先,必须既保持人家的长处,又不失虾仁的营养价值。不容易啊,小吴师傅连续试验了100多次,总算大功告成。加工方法除适用于虾仁,还适用于其他虾系列。此后,包括“水晶虾仁”在内的看家菜点的菜谱档案,都被列为梅龙镇的“绝密”,未经研制者同意,不得随意翻阅。加工烹制,均由专人负责,在专灶上操作。

一家传统的酒肆饭庄,盛享隆誉大半个世纪,直叫人“停车坐爱‘梅龙镇”,不能不说是“苟日新,日日新”的结果啊 !

猜你喜欢

酒家名菜虾仁
创意炒虾仁儿
三十载坚守匠心传承“非遗”名菜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宋·王安石《咏竹》
数道沪上便民支付“名菜” 尽显“云闪付”“名厨”本色
戏问花门酒家翁
西湖龙井虾仁
孔府名菜“八仙过海闹罗汉”
滑熘虾仁
装钱的褡裢
造酒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