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统筹促跨越 全民共创奔小康
——六盘水市钟山区同步小康创建有力推进

2015-06-13文丨黄

当代贵州 2015年19期
关键词:小康建设

文丨黄 鹤

城乡统筹促跨越 全民共创奔小康
——六盘水市钟山区同步小康创建有力推进

文丨黄 鹤

党的十八大作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后,六盘水市钟山区根据全省战略部署和小康示范县区打造要求,率先吹响全面小康“号角”,按照“三个不能代替,三个核心指标,三个必要条件”的总要求,坚守发展、生态、安全三条底线,不断掀起同步小康建设热潮。2012年钟山区小康实现程度为87.7%。2013年、2014年小康实现程度分别为94.1%和97.71%。在2013年度全省同步小康创建示范单位评选中,钟山区排名全省第4,为全省小康创建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动和引领作用。

“五步工作法”:拓展创建思路

钟山区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助推同步小康。一是摸清家底建台账。钟山区组建5类驻村工作组,选派区直部门、乡镇、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知识青年共216人,覆盖全区43个行政村,进村入户开展小康宣传的同时,对支撑村(居)民小康基础数据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建立健全以户为单位的“三级三类”小康台账(村居、镇乡、区三级和创建前、创建中和创建后三类),真正做到创建前清家底、创建中作对比、创建后出效果。二是找出短板作分析。按照小康创建指标要求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类,研究接近达标户和达标困难户的短板问题,并分别制定帮扶计划,真正做到“不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三是制定措施抓项目。针对小康创建的短板,以产业发展为依托,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小康六项行动计划为抓手,编制小康项目300多个,形成项目支撑体系,做到小康指标项目化,具体措施责任化,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四是统筹城乡抓示范。认真抓好统筹城乡改革发展试验试点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同时,由区人大主任和区政协主席分别带队在月照乡和大河镇抓好城乡统筹同步小康示范点打造。2014年,钟山区城镇化率为82.5%。五是强化落实达目标。紧紧盯住两个前置条件、三项核心指标和三个必要条件,逐项对照6个方面25大项60小项具体区级小康创建指标,采取周调度,月督查的方式,市区联动通过倒逼机制主攻短板指标,采用派单式工作法,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钟山区结合小康创建实际,设立了8个专项小组、34个专题小组全面推进171项改革专题。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政府服务群众满意度,取消和下放了行政服务事项89项,为全面小康创建注入动能。

在农村探索实施产权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发展模式,村级集体经济自我“造血”功能不断增强。目前已吸引全区17384名农民参与。创新村级党组织设置,通过“三联三促”(村村联合促发展、村企联建促共赢、村居联动促和谐)的联建方式设置联村党工委,有效激发村级发展要素的科学集聚,为率先小康提供组织保障。出台《钟山区鼓励干部职工参与“3155”工程实现助农增收率先小康管理办法(试行)》,鼓励在职在岗干部职工,在钟山区范围内参与“3155”工程农业项目建设。今年1月,第一批小康特派员共7人已分赴相应社区开展工作,助农增收效果初步体现。

钟山区特色农业蓬勃发展(黄腾蛟/摄)

2014年钟山区撤销8个街道办和2个试点社区,设立14个新型社区,全面实行“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出台《钟山区社区“院坝会”议事规则制度(试行)》,进一步畅通了民意诉求渠道。建立在职党员“四进四送四联”机制,形成了“工作在单位、服务在居委、奉献双岗位”的工作格局。在城市社区推行延时、错时、预约、服务和订单“五项服务”工作法,在乡镇推行持续工作和连续休假制度,切实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同时,在居民院落推行“一队三长”治理办法,以楼庭院落为单位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钟山区创新社会治理的一系列做法得到了省委领导的认可,中央、省市相关媒体也多次进行报道,展示了为民务实的“钟山形象”。

改善民生:打造和谐社会

钟山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抓民生实事。“民生实事”和“民生工程”项目进展顺利,2014年完成投资13.55亿元,2015年一季度完成投资4.29亿元。二是抓精准扶贫。2014年安排财政扶贫资金项目17个,资金3600万元,2015年一季度安排财政资金项目7个,资金604万元。项目涉及种植业、乡村旅游等。三是抓社会保障。压缩5%的行政经费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养老机构33个,城市“日间照料中心”17个、农村“幸福院”24个;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410套,改造农村危房1032户,完成8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动新农保与城居保并轨,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四是抓教育卫生。完成3所学校集中供暖工程,10所学校改扩建工程;启动高中教育城建设;安装“班班通”1080套,促进教育优势资源共享。启动凉都人民医院建设,扎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顺利实现“三降一升”目标。五是抓创业就业。全面落实创业就业积极政策,落实“3个 15万元”政策,大力推进“个转企”和“小上规”工作,培育和新增中小企业946户,新增城镇就业56172人。六是抓社会稳定。2014年以来排查矛盾纠纷525件,化解485件,办结396件,解决一批历史积案;健全社会治安综合打防管控体系,开展“雷霆行动”、“三个严打”专项行动,整合“天网工程”、数字城管等信息资源,构建“全覆盖”大信息平台,严密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高,2014年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荣誉称号。

项目支撑:补齐小康“短板”

钟山区坚持把率先建成小康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指挥棒”,高起点高标准快节奏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用项目带动破解小康创建“瓶颈”,补齐小康创建“短板”。

强化项目落实,制定《钟山区小康创建项目支撑表》,编制短期与长远、大项目与小项目相辅相成的配套项目,形成项目支撑体系,做到小康指标项目化,具体措施责任化。2014年新开工项目244个,总投资505.88亿元;2015年第一季度集中开工项目86个,总投资165.2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6.80亿元。2014年到2015年一季度“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六项行动”共完成投资2.3亿元。

按照“一产转型、二产升级、三产优化”思路,钟山区以“5个100工程”和农业“3155工程”为抓手,着力在提速转型中做大总量、提升质量。2014年以来完成经果、蔬菜等特色种植15.85万亩,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转型。加快园区(开发区)道路、管网、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企业、产业向园区集中,以实施工业“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推进二产升级。大力发展以旅游、金融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倾力打造水城古镇、大河现代都市农业园等旅游景区景点,推动形成国际标准旅游休闲度假城市旅游平台;加快“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统筹推进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格局初步形成;“凉都金融产业聚集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成功引进重庆银行、招商银行、海通证券等金融机构入驻。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康体养老等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互为支撑、融合发展。人民广场及钟山大道部分地下空间开发项目有序推进,荷城、箐口、松坪等棚户区改造顺利推进;打通了一批城市“断头路”,内环快线部分通车,完成12条背街小巷改造,城市功能和品质大幅提升。月照机场建成通航,六六高速建成通车,标志着钟山进入“航空时代”和“高速时代”。

底线思维:筑牢生态屏障

钟山区牢牢把握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变化幅度和县级环保部门能力建设达西部标准两个前置条件,加大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组建生态文明建设局,建立了职能有机统一的生态建设大部门体制。深入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十二件环保实事”,开展“六个一律”环保“利剑”行动,严格执行排污申报与排污许可制度,城市污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85.3%和85.5%,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为99.7%。抓好三岔河流域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04%,三岔河河长制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成功承办了2014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水生态文明与水生态基础设施”六盘水分论坛。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程,2014年完成退耕还林、封山育林4.79万亩,2015年启动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4.95万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静脉产业园、矸石发电厂、水渣砌块等项目建设,煤炭资源就地转换率为69%,奠定了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

范城市”基础。

(作者单位:钟山区委政研室 责任编辑/张 杨)

猜你喜欢

小康建设
我家的小康
欢天喜地唱小康
我家的小康
小康路上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小康之路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