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改革

2015-06-11慈建华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校英语模式实践

慈建华

【摘要】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求加强教学实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英语知识在高校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并不意味着一定就具备了听、说、读、写的英语能力。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借此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将主要探讨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

【关键词】实践 高校英语 教学 模式

【Abstract】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students' innovation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are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quirements.English knowledge is very importan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but only mastering certain English knowledge does not mean owning abilities in listening,speaking,reading and writing.Therefore,it is urgent for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to focus on practical teaching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language practical ability.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 with practical guide .

【Key words】practic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model

高校英语教学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是必不可缺的,它在高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在过去的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课堂为主,只注重课本理论的单方讲授,忽略了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落后,不具备英语学习者应该具有的素质,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不能更好地满足当今时代对英语学习者提出的要求。

一、高校英语教学的现状

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实践教学要求借助行动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基于“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从而促进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本文将主要探讨基于“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建立。目前,各高校的英语课程设置基本一样,大都没有按照自己特定的教学目标去设置相关的课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归纳起来,其不合理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英语课时安排偏少。有些高校对每一学期开设的课程没有进行严格的论证,导致集中开设的课程较多,因而英语课时被压缩减少,不能满足学生对英语学习时间上的要求。有些英语教材不能在规定的学期内全部学完,有的教材能学完,但是一节课上两节课的内容,盲目赶超进度,由于学生吸收接受能力有限,所以教学效果比较差。

2.教材内容落后,没有体现当今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有的高校多年来用一种教材,可能该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语法、词汇、写作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是教材对于反映时代变化、科学技术变化、国际国内时事变化的内容极度缺乏,从而导致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内容枯燥,学生理解困难,以至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

3.缺乏分层次教学,“一刀切”现象严重。首先,教材统一。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自己指定的英语教材,但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群体指定的专门英语教材几乎没有。其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各高校师资、硬件等方面的不足,从而使得分层次教学变成了口号,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得到实施。

4.学习形式缺乏多样性,限制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大多数高校都把英语作为一门选修课,学生只能在学校规定的时间内去学习英语。由于学校组织的英语活动偏少,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英语的可能性小,再加上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去国外短期学习提高自己英语水平的机会少,这都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锻炼和提高。

5.英语课程内容呆板,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差。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所需要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衔接,知识与实践相分离。大部分英语知识只能在课堂上学习,边实践边学习的教学模式不能够有效实施,致使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差,学生可能书面表达能力很强,但是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很差,无法达到社会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要求。

6.人文素质类课程被忽视。一些高校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学习,没有综合考虑如何安排课程才能够达到科学化、合理化。人文素质教育关系到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但是,一些高校课程的设置有“知识结构单薄,综合素质较弱”的倾向,并且在设置了专业知识类课程之后,那些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文学等课程就少之又少,甚至没有。文、理专业课程也处于一种隔离的状态,相互之间似两个世界。现在许多高校教学计划中规定文理科能互选课程的现象很少,尤其是理科学生,除了常规的政治、大学语文和高校英语等公共课外,几乎没有学习文科课程的机会。

二、以“实践为导向”的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

1.合理规定教学内容与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合理确定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技能。教学任务是教学内容的先到,因为它能告知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而教学内容是教学任务的具体体现,因为合理的教学内容恰恰能够教会学生如何去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并能够在实践中运用自如。这种有明确学习目标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效果来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学生会很难将所学的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这种带有任务性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有充分的准备,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好缜密的安排,对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预测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是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力检验。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2.善于在实践教学找线索。在高校英语教学中要求英语教师应具有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的能力,以便拓展英语学习渠道。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各种教学内容和资料。除此外,还可以充分的发掘现有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手头的教学资源。同时,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学生们缺乏一种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开口说英语的机会也就少了。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有意识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一个练习英语口语的机会。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英语阅读上的一些文章内容,利用文章内容的信息差,使之成为练习英语口语的好材料,为学生提供练习口语的机会。同时,应注意阅读材料既不能太难,否则,会造成学生阅读上的困难,进而影响英语交际口语的训练。同时,教师也应保证学生在不看对方材料的情况下,用英语提问来获取信息。因为,如果没有信息差,口语练习会失去其交际的真实性或者达不到练习口语的目的。

另外,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也要求学生学会善于从其所接触的英语学习材料中,寻找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学会利用材料中出现的一些图示和表格等非语言信息,来进行表达。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利用归纳、总结和实践等方法去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体会英语语言的功能用法,因为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言认识的思维活动,英语阅读有时要求学生越过一些机构词和传达辅助信息的语言机构,既其语言的冗长性,来快速寻找线索,获得感性认识[4]。

3.阅读教学中小组合作项目活动。在小组合作项目的课题中,教师是课题项目的主持人,学生是课题项目中的成员。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专业及兴趣为小组选定不同的课题项目任务。课题的项目可以是任何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内容、话题或者是一个辩论。由教师为为小组分配任务,并指导学生制定相关的学习讨论计划,并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和网址。合作学习的项目小组可以分为不同的任务活动形式,如调查小组、研究小组或成果陈述小组等小组。各个小组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撰写调研报告或者发言稿等。语言阅读是一种积极的获取信息的行为,通过培养用视觉感知字体符号,来获得信息的能力。通常,阅读可以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上而下的阅读,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第一种形式既自下而上的阅读主要通过词、句、篇的教学顺序,把注意力集中识别词、句和语法等的表层结构和意思特征上。而自上而下的阅读,主要是指阅读要从语篇整体出发,通过把注意力集中在文字符号上来获取信息。在英语阅读教学训练中,通过以下几个环节可以达到提高英语阅读水平的目的:第一,导入(Leading in)的。其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有:问题式、谈论式、背景介绍式。在此阶段,阅读的方法要和阅读的材料保持一致。第二,(Presentation)呈现。呈现主要通过速读(Fast reading)与细读(Careful reading)两个阅读行为来实现,它主要以英语学习者的独立阅读为培养目标。第三,巩固(Consolidation)。巩固的环节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复述(Retell)、对话(Dialogue)、角色扮演(Role-play)、填空(Fill in blanks)等。这些环节和项目任务可以最大程度上融入小组合作和英语情境教学的方法,来促进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

4.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在口语上最大的困难就是开口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要围绕口语交际训练这个重心,从宏观上规划和调整口语教学,并采用正确和规范的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而在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口语交际环境的联系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有意识的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训练学生的口语:

(1)示范对话。在这个环节中,要让学生去听录音,并跟随磁带模仿和朗读,之后,通过进行师生分组对话和情景模拟,进行磁带口语的精准性语言表达。通过反复训练和正确的朗读,使学生理解对话和熟悉日常用语。(2)替换对话。该环节是在口语对话的原框架内,让学生使用一些其它的词语结构对对话进行替代。通过这种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些模糊性的语言表达,以便达到复习和巩固已学知识。(3)结构操练对话。通过这种对口语语言结构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很好的掌握该语言点的结构操和使用规则,有利于提高学生口语语言运用的正确性。(4)填空对话。在这种对话中,只给出其中一个对话角色的话语,另一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合适的回答。从而达到既锻炼学生语言能力,又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综合效果。第五,创作对话。这里面可以包括:命题对话,角色对话以及自由对话等。值得指出的是,对话可以是有准备的,也可以是无准备的。第六,交际性对话。通过模仿性的口语训练之后,教师可以一些模拟真实或者真实的交际场景,组织和利用各种话语题材,供学生进行交际性对话练习使用。

研究表明,教师发展良好与否,促进教学实践的积极改革与创新,同时教学反思在教师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为进一步改革目前高校英语教学现状,我们应该深入了解高校英语教师的现实情况,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促进教师自身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的提高,这将会进一步促进教学实践改革的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学清.北京五所高校高校英语教师培训项目:理论与实践[J].中国外语,2013,01:65-71.

[2]周秀苗.网络视阈下民族地区新建本科院校高校英语精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5-27.

[3]孙霞,张雪娇,周厚银.独立学院高校英语口语教学实践[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4:83-85.

[4]肖立新.反思型高校英语教师——校本实证研究[J].英语教师,2013,12:36-40.

[5]夏长志.当前我国高校英语写作教学析论[J].才智,2013, 28:121.

[6]陈曦.多元化教学在高校英语教学课堂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J].海外英语,2013,22:149-150.

[7]江玉君.多媒体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参与式课堂教学效度缺失研究[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3,05:73-75.

猜你喜欢

高校英语模式实践
基于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的高校英语教学探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建构主义视角下高校英语教学活动的探索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