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自然奥秘... ..

2015-06-11周俊根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冰碴列宁格勒断片

周俊根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土壤是怎么生成的?海水为什么是咸的?自然界中有太多问题等着我们去寻找答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石头是怎样烂掉的 陶世龙

2200多年以前,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他为了夸耀自己,在他游过的名山胜地,总要叫人在石头上刻一篇颂扬自己的文字。他以为石头是永远不会烂的,他的丰功伟绩可以永远让后人知道。但是到现在,这些石碑只剩下了山东琅玡山保存的断片,断片上的字迹也已经变得模糊不清了。

原来石头也会慢慢“烂”掉的。

石头为什么会烂呢?

几十年前,在列宁格勒博物馆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1843年帝俄时代从埃及搬来的两座人面狮身石像,身体变得愈来愈“瘦弱”了,它们原来在埃及住了好几千年,身体却一直是很结实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科学家诊断,原来是列宁格勒的气候不适宜远方的客人居住。

石像受不了列宁格勒潮湿的空气。潮湿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水分,水联合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一齐来向石像进攻,把石头中的一些物质溶解了,使另一些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这样,石像内部的结构,就变得愈来愈疏松了。

石像还害怕列宁格勒的寒冷。它的身上有无数缝隙。冬天,漏进缝隙里的水就冻成了无数的小冰碴。水冻成冰,体积要增大1/11。小冰碴只好用力往外伸张自己的身体,这个力量可不能小看,能使指头尖大的面积上受到2500千克的压力!这样就把缝隙愈挤愈大,使石像变得更加疏松了。

“病根”找出来了,科学家就“对症下药”,给两位客人全身涂满油脂,把缝隙全都堵死,不给空气和水分有进攻它们的机会。从此,两位客人的身体才没有继续坏下去。

这么说,在气候干燥温暖的埃及,石像是不是就永远不变呢?不,在大自然里,没有永远不变的东西。埃及的石像一样在变,只不过变得慢一些罢了。经过了几千年,那里的石像,面貌也已经模糊了。那里的金字塔高度也减低了。

埃及虽然气候干燥温暖,却有冷热的变化,而只要有冷热的变化,石头就会受到破坏。

白天,太阳出来,把石头的表面晒热了,表面的热迟迟地传不到石头里面去,里面就比外面冷。等到表面的热传到里面去的时候,太阳下山了,空气变冷了,石头表面也变冷了。这时候,里面的热又迟迟地传不到外面来,里面又比外面热。

铜和铁会热胀冷缩,石头同样会热胀冷缩。

白天,石头表面热,要膨胀,里面冷,要收缩;黑夜,又反过来,石头表面冷,要收缩,里面热,要膨胀,就这样,一部分要胀,一部分要缩,拉来扯去,日子一长,多大的石头也会给拉扯碎的。

……

这许多破坏者常常是联合起来向石头进攻的,科学家把它们的联合进攻叫做“风化作用”。在“风化作用”的攻击下,没有不“烂”的石头。

(选自《我们爱科学》,有删节)

[阅读训练]

1.石头慢慢“烂”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石头慢慢“烂”掉的破坏者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向石头进攻的?

3.文章写秦始皇的石碑、列宁格勒博物馆的狮身石像有何作用?

4.文章最后一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5.有人说:“石头不烂多好呀!”也有人说:“不,石头不烂就糟糕啦!”你赞同哪一种观点呢?并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6. 人们浇筑水泥场地时,在浇筑后常用切割机沿纵向和横向分别切割几条“伸缩缝”。请结合文中所涉及到的自然现象作一探索,试说说人们这样做的目的。

猜你喜欢

冰碴列宁格勒断片
17岁高中生跳入刺骨海水救人
最后的断片
冰碴驹俐
俄列宁格勒一期2号机组永久关闭
俄列宁格勒二期2号机组即将装料
俄纪念列宁格勒解除封锁
125克黑面包打垮希特勒
枯苇
枯苇
自媒体时代的“实证主义”诗学——论《阿库乌雾微博断片选:生命格言(2011—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