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环境事件中的政府应对策略探讨

2015-06-11张彰

中国市场 2015年29期
关键词:重要性

张彰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其中不乏涉及环境污染方面的事故。目前,我国政府在应对公共环境事件的体系建设方面尚未形成一套成熟有效的机制和体制,在实际工作中,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公共环境事件应对能力,可以从预防和处置两方面来实施。

[关键词]公共环境事件;重要性;对策思路

[DOI]1013939/jcnkizgsc201529129

1公共环境事件的特征

1.1突发性和难以预见性

公共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而且一旦爆发,其危害性的能量就会迅速释放,并呈快速蔓延势态,此类事件大多演变迅速,需要及时做出判断,采取应对措施,如果错过最佳解决问题的时机,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失。

1.2公共性

公共环境事件往往发生在普遍的公众领域,加之现代社会媒体传播力量的增强,以及大众对于社会实践关注度的提高,使得公共环境事件很容易成为公共热点,引起公众心理恐慌,产生不利的社会舆论,危害公共秩序和社会安全。

1.3危害性

公共环境事件的危害性表现在人员的伤亡、精神和物质的损失上,而其突发性的特性使这种破坏更加严重、影响也更为广泛。无论何种性质和规模的公共环境事件都会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同程度的财产损失和精神创伤。

1.4多样性

公共环境事件发生在开放的社会大环境中,然而社会系统具有复杂和多变的特性,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及事件引发原因都会对公共环境事件本身产生影响,因而使得每一次公共环境事件的表现形式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造成事件处理时无章可循,无法形成固定可行的应对策略。

2政府应对公共环境事件的重要意义

公共环境事件的发生往往突如其来,发展速度快,情况瞬息万变,其所带来的损失也是难以预估的。因此,政府部门在面对公共环境事件时,必须及时、迅速地采取正确的措施,尽最大的努力控制事态发展,挽回影响。

2.1有助于政府形象的提升

就所有的政府而言,危机管理都是政府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甚至比常规管理都更能考验执政者的管理结构和管理能力。

现代社会,人们不再仅仅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信息,电话、短信、网络等信息渠道的出现和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快捷、广泛地了解到所关心的事情。在这样的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公共环境危机已然成为政府必须高度重视的挑战。

2.2有助于促进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公共环境事件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打击,它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各级政府越来越无法忽视的问题。无论是经济的健康发展还是社会的和谐进步都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环境。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公共环境事件,将会对这种稳定、和平的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

中国现阶段公共环境事件频发,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不止于经济和政治领域,更加重要的是,它给人类生存环境、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带来了无可估量的威胁。从我国政府目前环境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机制来看,整个系统还存在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3政府在公共环境事件应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未充分征求民众意见

公共环境事件,因为其与社会大众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公共环境安全密切相关,因而可能出现的任何不安全因素都会牵动公众的神经。如果将公众的意见排除在外,仅仅凭借政府的公权力来决定项目的投资与建设,难免会遭遇民众的反对。延续已久的PX项目反对事件就是最好的例子。这些项目有的即将上马,有的已经上马,最后都以民众的强烈反对不得不作罢。这样“一上一下”的过程中,一方面,项目经费的投资已经无法挽回,这给政府财政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不利于政府民主形象的塑造,损害政府的公信力。

3.2政府缺乏危机意识

一些地方政府在意识上并没有对公共环境危机管理足够的重视,相对于政府的日常工作事务而言,公共环境事件的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并未在思想上重视对于公共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这从地方政府在具体的公共环境事件的应对上就能看出。

2013年“12·13”长治市潞安市苯胺泄漏重大环境事故中,对于潞安市政府为何在事故发生5天后才将事故情况上报山西省环保厅,长治市市长张保做出的解释是,当地政府将事故判断为一般性安全生产事故,所以才未将事故报告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在事故性质的判定上尚且存在严重问题,可以想见政府在公共环境事件上投入的精力是严重不足的。

3.3政府危机应对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在预防和应对公共环境事件方面的能力还有所欠缺。首先,地方政府在对公共环境事件的预防工作不到位。对环境危机的预防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就加以注意,注重日常环境数据的监测。然而,当前的状况却并不理想,地方政府在公共环境事件中的反应迟钝,通常是由事发企业向当地政府提交报告或者事件情况已经扩散开以后,政府才会对事故有所发觉。其次,公共环境事件发生后,地方政府在信息披露、舆情应对、事态控制、善后处理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待提高,事故应对工作往往需要国务院中央政府介入处理。

4完善政府应对公共环境事件策略的对策思路

4.1做好事故发生前的預防工作

第一,发展和完善环境监测系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带给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为避免或减轻化工企业产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我国需要在监测能力、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对于环境监测范围的建设具体是指在现有国控监测点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监测网覆盖范围,尽可能地实现环境监测的全方位、无漏点;环境监测内容的建设主要指的是对监测的对象,即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因素种类数目的扩充。国民经济在不断进步和发展,工业的种类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而可能排放出的有害物质种类也是不断变化的。相应的,环境监测的内容应该根据影响环境的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整。

第二,落实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根据发起者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府发起的决策参与和公民发起的决策参与。其中,由政府发起的公民决策参与根据政府出发点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获取政策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决策参与和以增强政策的可接受度为目的的公民决策参与。以获取信息为出发点的公民决策参与,其主要目的在于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信息基础,而不是赋予公民决策过程中的直接影响力,具体形式包括关键公众接触、专家咨询、公民调查、公民投诉、公民网上参与等。以增强政策的可接受度为目的的公民参与,其主要目的在于增进公民对政策的理解和接受,从而保障决策的顺利执行。

第三,发挥民间组织的力量。非政府组织的存在为更好地实现社会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实现决策民主化提供了可能。非政府组织相对于公民个体而言的优势在于:公民个人在对于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上往往会有所偏差,这主要是由于作为单个个体的公民在专业知识上的不足所导致的,然而非政府组织很好地弥补了这一点。非政府组织一般是由具有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组成,对于政策的可行性和合法性有更加专业的判断,而且非政府组织具有成熟的募集资金和寻求资源的渠道,能有效地对政府的决策行为施加影响。

4.2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对工作

第一,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当公共环境事件发生时,政府所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正确、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所谓及时,实质政府在处置公共环境事件的过程中,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抓住控制事态发展的有利时机。因为公共环境事件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就会使问题越积越多,矛盾越积越大,从而失去解决公共环境事件的有利条件和机会。

第二,信息公开透明,控制舆情。在处理公共环境事件的过程中,政府应把事件的实时状况及时公布,让公众能准确了解到事态的发展程度。如果政府不能做到信息的及时发布,非但不能阻止公众获知事态发展,还会给政府形象造成不好的影响。这是因為,首先,由于媒体力量的增强、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网络的发展,公众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而公共环境事件所造成的影响又非常广泛,政府想要隐瞒公共环境事件本身或其所造成的损失都是不切实际和无法实现的;其次,如果政府对公共环境事件的进展情况引而不发,而公众通过其他渠道获知事态发展,或者出现不实的事件信息,那么政府就丧失了影响公众舆论的话语权,这样对让公众对政府的工作产生怀疑,进而影响政府的公信力,为社会的和谐和政治稳定造成不确定因素。为此,政府应该而且必须在对公共环境事件的处理中掌握主动权,控制社会舆论的发展,防止造成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破坏。

第三,做好评估总结。公共环境事件解决后,并不代表整个事件的完结,领导者应对事件的整个进展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对于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原因方面的分析,找出日常工作及应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及时更正。首先,从经济影响、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精神影响等多方面、多层次来评价具体措施的作用,对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做出立体全面的衡量,并将公共环境事件由发生、演变到决策的制定、实施、问题的解决的全部过程翔实、准确地进行记录,撰写事件处置报告,为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事件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认真、细致地分析造成公共环境事件的原因,找出工作中的漏洞,并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切实可行的改进办法。

参考文献:

[1]公共环境危机:政府为何总是仓促应对[N].中国新闻周刊,2013-04-10(771)

[2]江川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案例与启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Salamon,Lester M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重要性
财富的重要性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极端重要性
土木工程中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简述
“0”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幼儿教育中阅读的重要性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论七分饱之重要性
钙对身体的重要性
颜值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