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关于股票投资获得的心得及感想

2015-06-11谢晨洁

2015年38期
关键词:股票投资金融

谢晨洁

摘要:因为我的专业是金融与投资,所以难免会接触到股票投资之类的课程知识,我也很乐意去学习这些我还挺感兴趣的东西。今天通过这篇文章来谈谈我对股票投资的学习中所获得的心得,以及一些曾经初见时的好奇经历,随着年月的流逝,现如今再见时的所思所想。

关键词:股票投资;模拟炒股;《金钱作战》;金融

先来讲讲我的模拟炒股学习的有趣经历吧,记得那是大三的时候,我们班就有一节课叫投资学,每次上这门课都有一节上机操作课,并且这个算是这门课最有意思的环节了,因为老师会让我们学习模拟炒股。刚接触这门课时,就充满着好奇心,也有着很大兴趣想玩模拟炒股。因为记得初中那会儿买的学习机里就有个游戏叫大富翁,里面就有买卖股票交易的内容,当时就瞎买,不知道怎么就赚了好多钱,这只是虚拟世界里的接触,还有很多知识不懂。后来大三刚开学,从舍友口中得知她用积蓄去炒股了,每次见她专注的看着股市K线图,认真的看着她自己买来的关于炒股方面的书籍,感觉炒股的魅力还真是大可以让人如此专注的投入时间去钻研它,我心里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玩玩炒股,结果没有想到这学期就有这方面的教学。

到了真正接触炒股,我才发现它可没我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学校的模拟炒股系统里,虽然我初始资产有50万,但我每次的出手都非常小气,每次都买一两百股,不敢花太多钱,现在想想也是醉了,又不是自己的钱,而且如果多买的话赚差价又快又多,而我当时只是关注一些小利,所以就没关注长远的利益,于是就错失了一个大赚一笔的好机会。因为了解的并不多,我每次选股票的理由都非常简单,看着名字很熟悉或者大气高端上档次,成本价如果不是太高,一般每股不超过100这样子,我就会直接去买了,生怕自己买了很多股票一下子资产会少很多。我不像舍友一样去看K线图,还有技术分析,财务状况和公司最新公告等一些需要看的专业性的东西后才去买股票,结果买了好几支一直跌的股票,垃圾股起码不涨不跌,这些买失败的股票比垃圾股还烂。我当时看这几只股票一直狂跌,心里还挺郁闷的,一直伺机等待,一直等到涨回原来的价格就立马把它们卖了。不过我持仓的股票中也有几支涨势不错的,觉得涨得挺高的,就赶紧卖了,卖得了几个小钱,还能让我高兴上好几天来着。就这样,我的持仓股票最多也就三支。相较我而言,我舍友则淡定多了,遇到一支跌了几千的股票,一直留着没卖,結果过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那支股票居然涨停了,给舍友带来了不少收益,而且舍友比较耐心,不像我太浮躁,心态也不好,她都没有轻易卖掉一支股票一直留着,持有着十几支股票,赚了好几万。

虽然这仅仅是模拟炒股,不是真实的炒股,可能没有现实那么的多变困难,不过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体会到了很多,模拟炒股的失败让我这个股市菜鸟总结了几个心得:

1. 作为新投资者,准备承受少量的损失,并从自己的交易中汲取经验教训;2.学习投资时坚持不懈很关键,需要时间和努力,不要灰心;3.任何时候入市都是最佳的入市时期,寻找处于上升通道的股票,并持有;4.买卖股票切勿感情用事,应遵循一定的买卖规则,别让情绪左右你的决定。5.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做到宠辱不惊,赢不失态;6.股票投资60%取决于基本面,40%取决于技术面,一定要参考基本面;7.永远不要买入太多公司的股票,一般为2~3只为宜。最后也希望大家谨慎买股票,摆好心态,越赚越多那就好。

接下来说的是我的另一个经历,也是让我对股票印象深刻的事。记得那是高中的时候,有一次看电视换台换到了我们那的影视频道,正在放一部韩国的电影名字叫《金钱作战》。当时就觉得这电影很好看啊,看他们在打股市金融战很刺激。因为学了投资学的课,最近又找出了这部电影重温了一遍,与年少无知时看完它相比,感受是不同的。话说以股市为题材的电影真的是少之又少,而大部分这类题材的电影不是把重点放在金钱崇拜要不就是揭发各种黑幕。在这部电影里,股市只是一个被黑道用来敛财的工具,而正义仍然毫无悬念得战胜了邪恶,皆大欢喜。

如何展现股票交易,把人们在K线图面前的表现如何活灵活现得呈现出来,这部电影还是带给了我惊喜。对比一下其他类似题材的电影,我查了一下资料,1994年由李国立导演的《股疯》,重点描述的是那个时代的股市盛宴,涨涨跌跌下小人物们的喜怒悲欢。2000年由Ben younger导演的《抢钱大作战》,则是把重点放在非法经营的股票经纪人如何巧舌如簧诱骗无知的投资者入场。而这部电影对于股票交易,还是有很多接地气的亮点,据说这部电影的导演还用了两年的时间和操盘手交流,打磨这部电影。

电影的开篇是一个不甘贫庸的青年姜贤秀,受朋友鼓动,决意想通过做股票来发财致富改变命运。电影里有一个镜头,是妈妈和弟弟在一个厨房数着桌子上存钱罐里的一枚枚硬币,主人公则希望妈妈给他的股票交易赞助一些钱,“妈妈,成天就靠节衣缩食什么时候能过上好日子啊,我的朋友们都在做股票,而且一定能赚钱。”妈妈在旁边一边数着桌子上硬币一边说:“我们没有钱做那些东西,我已经把钱用来买这个房子了,房主以很低的价格出售,我觉得我们有一个住的地方挺好的,而且我也把两个儿子供完了大学,我觉得我能做到这些已经挺成功的了。”姜贤秀一把抓起桌子上的硬币使劲儿一甩,说:“这个房子在这个地段都不值什么钱,你一辈子这么穷酸就赚了这么个破房子,现在读大学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二流大学,二流学历,那又能怎么样?”

电影里的这一幕是这么真实。妈妈勤勤恳恳节衣缩食,靠自己的双手积累财富,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把孩子养大,供完大学,就算完成了自己一生的任务和使命,象征了保守落伍的价值观。而主人公贤秀不甘心贫庸的生活,无聊的工作,渴望财富,积极进取,甚至带点投机取巧,脱离实际的幻想,则代表了激进冒险的新一代人的思想。这两种价值观的冲突,在电影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在生活中也比比皆是。

主人公贤秀的初次股票投资并没有赚钱,钱被朋友骗走了,但他从此以后走上了职业投资者的道路。别人问他什么工作,他回答职业投资者,那个人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哦,你没有工作。”五年之后,在不知道他交了多少学费之后,他总算在股市上略有小成。他的一个朋友咨询股票操作建议之后,把消息迅速传播给了好多其他朋友,大量散户拉升股票,导致庄家资金没有在低位吸纳足够的筹码,破坏了庄家的交易计划。贤秀在这时候被主力盯上了……这个情节设计稍稍略显搞笑,散户能把股票买起来而且让庄家还买不上,我想现实中这样的故事还是少之又少吧。

更有趣的是這个庄家的设定。庄家原来是毒青蛇黑帮帮派的头目,他意识到按照往常继续运作黑帮,未来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前途,于是他们决定步入股票市场发展身手。就这样,绑架、谋杀、诈骗、窝里斗,各种黑帮的套路就这样被运用到股票市场了……

说到底,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多细节和亮点,带来了不少的惊喜。再一个,因为庄家被设定成了黑帮,所以电影里的各种主力操纵行为,也显得那么自然和谐。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恶人自食恶果。电影的最后,倒是描绘出了一位成功投资者的理想生活。一边做着各种投资赚着钱,一边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打几个电话,悠闲地谈着几个亿的生意,然后开着宝马去剧院演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 整部电影,情节紧凑,而且还挺有悬念的,只可惜故事内的元素太多了,看起来有点凌乱。如果闲来无事,看看此片消遣一番,还是不错的。

如果把《金融作战》这部影片放置在当今全球金融危机,尤其是韩国经济惨淡的背景中加以解读,那么,这则穷大学生翻身的故事,与当下许多人的现实体验,便能轻而易举地形成很多对话关系。 永远不要相信看不见的股票——这是电影从头到尾一直在强调的。老百姓是蚂蚁,资本家是大象,这场游戏从头到尾就是不公平的。在某种程度上,电影中的黑帮老大似乎影射了靠殖民靠战争发家的美利坚老大哥,而穷大学生则象征着“天赋异禀”的韩国小弟弟。虽然够聪明,但是在全球资本市场中,韩国依然是一只蚂蚁,老大哥们握有大量的国库储备金条,随时可以拍拍屁股走人,最后留下的只有是自己充当替死鬼。

所以说张贤洙妈妈才是智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把现金换成房产实物才是聪明的投资选择。美国人踩着地下国库的金条顶着金融风暴依然可以安然入睡,中国人一向安分守己现金充裕,保守摧残的韩国人终于在这场残酷的游戏中明白了真理,只能在电影中拼命意淫。

神秘的柳书廷用事实告诉我们,关系网才是最重要的。她不够聪明不够善良不够美貌,但是她认识一大群富翁、政要,这些人在关键时刻给了她和张贤洙最大的帮助。不幸的是,这个不同于寻常“心灵鸡汤”电影的情节安排,不但没有出奇制胜,反而将鸡汤烹成了麻醉剂,被击中的观众沉迷在柳书廷闪闪发光的大眼睛里,或者是最后片尾的豪华轿车上。 或许是我的要求过高了,原本期望着电影能带来一丝慰藉。但全片终结后,却只觉得男主角很幸运,认识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人,于是什么梦想都实现了。他的执着和善良,在这场命运与人性的拯救中,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在金融危机的漫漫长夜里艰难跋涉,何处才是黑暗的尽头,何时才见希望的彼岸?希望不止是幸运而已。(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猜你喜欢

股票投资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大学生股民投资理念与投资策略分析
浅析股票投资的本质及启示
基于股票投资的流通探究投资失误的原因及完善措施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股票投资中的运用研究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