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研究

2015-06-11孙立志

2015年38期
关键词: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

孙立志

摘要:新时期,文化建设已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国际竞争更大程度上演变为文化的竞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保持党先进性的需要,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一定要理清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内容,把握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特征,探寻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路径意义。我们要不断提高文化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不断进取,坚持不懈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重视文化建设由来已久,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指出: “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积极探索和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先进文化。自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建设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新时期,理清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内容,把握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特征,探寻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是全党共同遵守和认同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内容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文化建设。思想文化是指思想的文化成果,包括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思想理论、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观念,思想文化就是党的价值理念、信仰、思想理论以及思想方式的系统化和社会化的文化形式,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具体包括思想理论、价值取向、理性信仰等观念系统。是经过党和国家权力体系进行设计,有目的和组织地推行和实现其政治社会化,最后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2.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形式,是社会组织文化中的一种形态。组织文化是由党组织与国家公权机关及社会组织互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特征、规范、行为方式、组织形象等独特的组织模式,也就是一种独特的执政组织文化。

3.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贯穿于文化建设的每个方面。它特指共产党的制度文化。就是党在推行法律、制度、政策和权力而形成的治国力争的规则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理念、制度价值、制度功能的认同和对遵守制度规则中形成的意识和习惯的总和。

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针对新形势和新任务,建设好党的文化建设,对于积极探索新时期党的文化建设的实践形式,提高党的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全面加强黨的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在新时期具有一些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

1.政党性。在政治社会中,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特征主要就是政党性的主流文化,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制度和政策以及人们形成的态度、信仰等观念都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文化特征,必然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文化。

2.权威性。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权威性主旨在于执政权力,是政治权威和法律权威的统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处理国家大事的必要手段。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需要运用手中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推行国家政策和制度。要想维持自己的统治,就要树立强大的执政权威,并要求广大民众的绝对服从。

3.法治性。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所具有的法治性特征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法治社会中,在执行权力时要按照法律的客观规律和运用法律,并要培养法治的意识,最终使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体现法治性的特征。

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路径

文化是国家实力的象征与体现形式。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中国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人民的幸福,离不开强大经济实力的支持,也离不开强大的文化实力的支持。只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民族精神文明素质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才可能真正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建设和探索文化建设,总结改革和建设经验,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新时期的文化建设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仅是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保持文化建设先进性的需要,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文化才是真正的先进文化。

第二,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文化创新的原则。文化同经济、政治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整体,三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政治、经济的发展决定文化的发展,文化又反作用于政治、经济的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一定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使文化建设适应经济的发展,推动及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自己的作用。

第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国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吸收借鉴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遗产的精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在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道路上,要时刻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开展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同时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观引导,让人民群众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弘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精神。

第四,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原则。依法治国是贯穿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中的基本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之初就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颁布法律、法规,建立司法机构来保证法律的实施。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加强人们的法制教育,要求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修养,要做到法律建设与制度建设相结合、法律建设与法制教育相结合、法制建设与人的素质建设相结合、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第五,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的精华资源的融合原则。受历史发展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封建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此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离不开全球一体化这个大环境,关门搞建设的道路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化建设不能与实际脱离,我们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外来文化,去芜存菁,吸收好的东西从而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并最终让我们的先进文化走出国门。

新时期中国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有利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全面的小康社会。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仅是中国新时期改革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新时期保持党先进性的需要,涉及到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重大问题,新时期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吕桂琴.文化: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J.求知,1998(05).

[4]曹园园 陈兴丽 杨绍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论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8).

猜你喜欢

时期中国共产党建设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