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粮食主产区农民经营组织的发展方向研究

2015-06-11李凯

2015年38期

摘要:我国农户户均经营规模小,种植的农作物大多以粮食等粗放型农产品为主,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本文的研究发现,通过成立各种农民经营组织,可以引导和帮助农户种植高收益的集约型经济作物,最终达到使农民不用外出打工仅依靠农业经营也可以得到同等水平的收入,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很多急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粮食主产区;农民经营组织;发展方向研究

1.研究背景及目的

我国农户户均经营面积仅为0.61公顷,并且种植的农作物以粮食等粗放型农产品为主,仅依靠农业经营已经无法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外出打工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的基本生活来源。

虽然目前政府不断推进耕地流转,在全国各个地区大规模土地经营事例也并不少见。但是总体而言,土地流转率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1]。即使是大型机械的使用率在不断增加,由于粮食种植收益低、粮食补贴主体偏差以及土地流转价格不断上升等因素,导致农户通过土地流转而进行大规模的粮食种植仍然难以存在较大风险。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在2006年制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通过立法鼓励农户自下而上的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选择经营品种并通过共同销售联合起来抵御市场的风险[2]。

日本学者河原昌一郎指出我国虽然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蔬菜种植产地,但是种植模式大多是农户和农业龙头企业的订单种植,农民组织在其中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3]。日本产业振兴机构的研究认为,由于我国政府对于集约型作物的认识较低,以及大多农户没有共同销售的意识等,农户销售价格没有自主权,期待农户可以经过组织化后实现有利的共同销售[4]。

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内陆地区的糧食主产区集约作物产地的形成模式以及农民由此实现自立经营进行研究。具体以河南省开封市尉氏县韭菜种植基地的G村为调查对象,通过农户调查和分析该地韭菜的导入、发展过程以及以农户为经营主体的农民经营组织化的发展,为我国农民经营组织化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2. 调查地的农业概况

河南省被定位于国家粮食主产区。2012年小麦总产量位居全国首位,2013年粮食总产量跃居全国首位。1978年河南省的蔬菜种植面积在仅为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8%,到2013年,这个数字为12.2%。相对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78年的83.1%减少到70.4%[5]。

3.韭菜种植导入过程以及“尉北韭菜协会”的成立

2001年开始,G村村民委员会村干部的F氏实验性的种植了1亩韭菜,销售收益达到5000多元,而当时小麦每亩只有5、600元收益。周围农户看到了韭菜种植的高收益,开始向F氏学习种植韭菜,由此韭菜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在G村迅速增加。

然而,由于农户之间种植和管理水平不同,韭菜的品质差别很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2003年,由G村的村民委员会主导成了“尉北韭菜协会”。由于协会的指导,当地韭菜种植的品种得到很大提高,种植面积也不断扩大,在当地的知名度也很高。2004年,G村的韭菜种植基地被河南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韭菜种植基地”。但是,2005年,韭菜的市场价格出现低迷,韭菜种植农户受到较大影响,一些农户甚至放弃了韭菜种植而转为种植其他作物,此时,当地韭菜种植农户和种植面积都不断减少。2006年以后,随着韭菜的市场价格稳定上升,当地韭菜的种植面积也不断提高,2009年,不仅G村,带动周围村庄,整个韭菜种植基地面积达到了133公顷。

4. “尉北韭菜协会”的职能以及面临的课题

(1)“尉北韭菜栽培协会”的功能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尉北韭菜协会”对于协会会员的韭菜种植,主要承担了以下5种职能,我们可以总结为5个统一。

第一、统一品种。协会从设立开始一直实验种植了很多韭菜品种,最后,从众多的品种中选择了比较耐寒,并且不易的病的山东省品种“平韭6号”。并且专门从山东聘请种植能手到村中讲授种植要点,在协会农户中全面推广。

第二、统一管理。“尉北韭菜协会”会员种植的韭菜被称作无公害韭菜,即在韭菜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肥料,只使用动物粪便堆积发酵而成的农家肥。并且,在农药的使用和选择上,尽量使用低残留、低毒性的农药。所有协会会员的韭菜种植都在协会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下进行。

第三、统一农资购买。协会种植的无公害韭菜并非露天种植,使用的是低拱棚种植技术,即棚高1.2米的温室大棚种植。作为大棚建设投入的朔料薄膜以及骨架的竹子费用占到早期投资的一半以上,为了能够尽可能的节约成本,协会在统计会员的需求后统一向销售商进行购买。这样不仅能够买到比市面上价格便宜的生产物资,也能保证购买物资的质量。

第四、统一收割。为了帮助农户韭菜收割,G村成立了韭菜收割队。韭菜每年可以进行4次收割,如果不能及时收割质量上会影响很大。协会在每年韭菜收割季节会组织2-3个收割队,每个收割队由10人左右妇女组成,她们负责把韭菜从田里收割,用稻杆进行打捆并搬运的一系列作业。每一捆韭菜大约1kg重,收割组收割费为每捆0.2元,因为韭菜收割需要长时间弯腰在低拱棚中作业,劳动强度很高,每个小组每天最多也就是收割3000kg左右,所以,每人每天最多可以挣到60元。

第五、统一销售。“尉北韭菜协会”为了销售韭菜专门制作了宣传网页,向全国进行销售。希望购买韭菜的商人来到G村后,首先和协会联系,协会在了解到商人的需求后根据情况带领商人到不同的农户家中进行交易,农户直接和商人的交易是禁止的。商人和农户在双方达成销售意向后,商人要向协会缴纳200元的保证金。之后,协会就会组织收割队进行韭菜收割,在搬运到商人运输车辆之前,有协会服务人员在村中计量工具上进行计量,没有异议后进行装车,在韭菜交易期间的食宿由协会免费提供的。

(2) 韭菜产地面临的课题

如前文所述,“尉北韭菜协会”在对于当地韭菜产地的形成中发挥了5中重要的职能。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该协会目前面临两个需要解决的课题。

第一、关于韭菜市场销售方法改善的课题。该协会在成立之初的2004年曾经组织过农户把韭菜运到陕西省西安市进行销售。但是由于农户之间技术掌握和管理的不同,生产的韭菜品质参差不齐,结果在市场上评价较低,韭菜销售一度出现困难。

第二、协会的韭菜种植方法改善的课题。协会目前推广低拱棚种植,即在大棚高度1.2米的朔料大棚里进行种植。由于在大棚内高度低,农户在大棚中只能弯着腰进行作业,十分辛苦,这直接导致平时管理不足,韭菜的品質低下。由于技术、劳动力以及资金实力的不同,产生了不同农户之间韭菜品质的差别,如果这些差别得不到解决,作为韭菜产地的品质标准化得不到统一。

5.结论

1、“尉北韭菜协会”对于当地无公害韭菜基地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由于调查地之一的G村成立“尉北韭菜协会”,该协会在会员韭菜种植过程中通过实施5个统一,在韭菜种植管理以及销售环节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协会的严格管理和监督下,会员农户种植的韭菜品质不断提高,无化学肥料以及减农药的种植方式使农户的韭菜种植通过无公害韭菜基地认证。

2、“尉北韭菜协会”的成立提高了协会农户种植收益。该协会通过统一收割和统一销售方式,使得村中妇女以及闲散劳动力可以利用农闲时间通过收割韭菜获得额外收益,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即可获得满意的收入。

3、实际的共同销售尚未实现。虽然“尉北韭菜协会”的成立达成初步统一销售,然而对于生产农户最为重要的共同销售仍然没有实现,目前仍然是农户和商人直接交易,农户手中没有价格交涉能力。(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路雄.中国土地计划研究院“中国耕地制度问题及政策选择”,2008。

[2]李凯“大规模大豆生产农场中的职员承包经营实际情况的课题,《日本农业经济》,2009。

[3]高桥郎《农民土和水悲惨的中国农业』2009,朝日新闻出版社

[4]河滩昌一郎《中国农村合作公司制度的分析》农文协,2009。

[5]中国国家统计局编,2014年中国统计鉴,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