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学习小语高段文言背景课文的初探

2015-06-11孙琳

新课程学习·中 2015年4期

孙琳

摘 要:根据学段和学情,有计划、有梯度地利用文白对读、文白对写的形式,针对有文言背景的课文进行课内和课外相关的、浅显的文言文拓展学习。在激发兴趣、培养语感的同时,注重诵读和积累,为学生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窗,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华文化底子;同时为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和阅读架設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文白对读;文白对写;拓展学习

小语人教版现行教材到了高段就会出现一两篇短小的文言文。这种文选方式既体现了中小学衔接的必要,又体现了这样的理念: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如:“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这一句经典的文言表达里,既有中华民族传统道家文化、儒家思想天人合一的深沉感悟,又有汉语独到的音韵和谐之美。这样的文字经过历史岁月的见证和沉淀,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真正的人文经典,汇聚的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现今我们学习它,不仅要从中感悟先哲们的思想智慧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传承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可是,不难发现,当今学校的文言文教学是教学的难点,通常情况下文言文教学会变成古汉语教学,师生拿着相关文章在课堂上逐字逐句地解词释义、串句成篇;硬译强译、死记硬背所谓经典文言名段、名篇的现象屡见不鲜,失去了感悟、品味古代汉语文雅、精当、灵韵独具之美的机会,更不要说注重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感悟语言等兴趣、能力的培养……反观诸多此种现象,不得不说,这是汉语教育即国语教育的悲哀!

纵观小语教材,随着年级的升高,还有不少具有这样文言背景的课文陆续出现,结合学校开展的《新经典诵读——经典小古文100课》课题研究,我们惊喜地发现,经典是汉语言最纯粹、最肥沃的土壤,是汉语言的源头活水,经典是汉语言的言语典范,其特点有二:

其一,质朴有力,简洁文雅。比如,人教版五(下)《晏子使楚》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晏子看了看,对接待的人说:“这是狗洞,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什么样的国家?”

而在《战国策·晏子使楚》原文中则是这样写的: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对比阅读之下,我们不难发现:文言文的《晏子使楚》这一片段,在质朴的语言中充满着力量,行文简洁却不失温文尔雅。今天很多类似的文言经典被翻译成白话后,却很难还原这样一种高贵的气质、优雅的风貌。

其二,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比如,人教版小语低段课文《乌鸦与狐狸》是孩童时期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它的原文是这样写的:昔有一狐,见葡萄满架,万紫千红,累累可爱,垂涎久之。奈无猿升之技,不能大快朵颐。望则生怨,怨则生怒,怒则生诽,无所不至。乃口是心非,自慰曰:“似此葡萄绝非贵重之品,罕见之物。况其味酸涩,吾从不下咽。彼庸夫俗子方以之为食也。”

对比阅读之下,我们会发现:文言文单音节词多,且用法灵活,更易于编排语句的节奏。古人非常讲究节奏,有时候为了声音和韵味的整齐或充沛,要在句中尤其是句末加个不表示意义的语气词。因此读起来大多朗朗上口,韵味十足。这些有文言背景的课文还原的浅近文言,蕴含着温柔敦厚的气质,充满了文雅可爱的力量。

“中国人说话,天生就像唱歌。”强调汉语是旋律型声调语言,有像旋律一般的声调。汉语言的音律如同乐感,幼年的接受和积淀同样十分关键,它也是汉语言里关于语感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如此,诗词、韵文的诵读并不能替代汉语文言文的诵读。一个人在蓬勃生命的初期,扎根到最深厚、最肥沃的民族文化土壤里汲取着母语的精华,和中华母语大地有了无法分割的血脉联系,今后无论岁月和异域文化如何淘洗,只要哪怕一缕阳光照耀,它就能够在孩子们的心田里自由呼吸,自我成长。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力量和魅力。

也许有人担心,这些文言文跨越漫长的历史沟壑,孩子们能读懂吗?其实我们大可不必纠结在懂与不懂之间而因噎废食!相关研究证明,儿童对世界的认知是整体性的,而非分析性的。再复杂多变的新事物,儿童可以把它作为整体,一样样加以同化,迅速地纳入他的认知体系而掌握它们的整体特征。在教学中,可以尝试根据学段和学情,有计划、有梯度地利用文白对读、文白对写的形式,随文、随课进行课内和课外相关的、浅显的文言文拓展学习,注重诵读和积累,为中国的孩子打开一扇经典汉语之窗,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华文化底子;也为中学文言文的学习和阅读架设桥梁和纽带。

综上所述,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种文化积淀与内化之间的关系。小学阶段,尝试运用文白对读、文白对写的方法引领孩子体会文言的韵味和节奏,感受文言的情趣;在这个浮躁喧哗的世界上,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安静下来,重新发现母语之美,寻找回归民族精神故园的小径,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同时为他们今后在中学的文言文学习和阅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刘雪梅.初中文言文学习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4.

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