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时代”下,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走向探讨

2015-06-11庞果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微时代思考现状

庞果

【摘要】“微时代”下很多领域都在发生变化,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本文从分析高职大学的英语教学现状入手,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探析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微课”在英语教学上的应用,并通过分析“微课”的特点和实际应用来探索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微时代 现状 微课 应用 思考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微信、微课等新事物方兴未艾,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改革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在调研了高职院校的实际英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微课”这种新型教学方式进行了探讨。

一、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大学的英语教学改革也在大刀破斧地进行,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机构,高职院校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教育也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信、微博、微电影等等,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日益深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但在这种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当前的高职大学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1.学生的求知欲不强,学习兴趣不高。从生源上来说,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英语底子薄弱,基础偏差,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都存在很大问题,专业英语对于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上不追求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学生在难以跟上学习进度的情况下,产生厌学心理,形成学习英语难的恶性循环现象。

2.师资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很多老教师难以使用新型的教学工具。语言是随着环境变化、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再加上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问世,专业英语的更新速度很快,很多教师不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只停留在课本的基础水平,而且很多年老教师不会使用多媒体、微博等现代教学手段,难以符合现代教学的要求。

3.英语考核的方式单一。根据调查显示,在很多高职院校内,英语的考核还是和传统考核一样,每年的期中和期末进行试卷考试,题型也是一成不变的翻译、阅读等等,这种浅层次的考核方式只能是以分值来评价学生,对于学生多方面的综合素质难以进行考量,也无法提高学生对专业英语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4.教师教学手段落后。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上,教师授课还是停留在“粉笔—黑板”的阶段,授课内容往往照搬书本,很难延伸到联系实际的英语实例中去,长此以往,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也让教师失去教学积极性。

二、“微时代”下教学模式的创新

1.“微课”简述。“微课”是“微时代”下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微课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方式,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内容进行记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为目的,它有如下特点:(1)内容短小精悍,视频的时间会在十分钟以内,内容不会繁杂,而是以每节课的核心重点为介绍内容,通过短时间内的精要学习,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尽量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时知识;(2)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在微课的授课方式下,教师的讲课内容更贴近于教学目标,在视频中突出课时重难点,指向性明确;(3)资源多样化,微课以视频为主,在制作视频的类型时,方式灵活多样,可以包括教师对于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网络素材等等,不局限于单一的资源;第四,学习时间机动灵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也同时鼓励学生对学习视频进行拷贝,利用课余时间观看,这样就打破了时间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自由学习。

因此,以“微课”为新型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也是微时代下教学转型的一种重要方式。

2.“微课”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现,是由很多综合因素决定的,首先,随着生活条件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这是“微课”得以开展的硬件条件,其次,学校通过与移动公司等的合作,建立了完备的数字化校园体系,信息化建设为“微课”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录制学习视频或者在网上下载相关课程的网络视频资料,学生除了在上课时与教师沟通,也可以在课后通过在线网络等方式和教师进行互动。

“微课”应用于英语教学,其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微课”的课程教学模式

(1)微课视频的制作。在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视频的制作是非常关键的环节,直接影响着教师授课的内容和教学的质量,因此,在视频的制作上,不仅要花费心思,更要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如何让视频内的知识点更为浅显易懂、易于掌握。教师可以根据课时内对英语单词和文章的听说读写的学习任务,划分学习内容,细化知识点,在对视频的录制过程中,把课时内的知识点细分为若干教学片断,并在视频内搭配与知识相关联的实事英语如英语新闻等等,并设计思考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用英语思维回答和理解问题。同时,在视频的制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检测环节,如对相关的英语单词的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等,教师可以以考试题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便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2)课程的学习研究。一个完善、科学的视频制作是课堂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能够利用每一分钟学习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随教师的讲授进行思维上的创新,这是知识能够转移到学生头脑的重要环节。从建构主义的观点出发,获得知识的最好效果在于学生通过自我和外部两方面的协商才能实现意义上的建构,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摘录一部分的英语实例如美国俚语、英语风俗等等,以实例为基础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点,并通过小组合作或者学生互助的方式探究答案,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作为知识的传输者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解决问题。(3)课后的总结反思。课堂的学习时间是固定的,教师在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的同时,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后总结,如学生之间交流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收获、在课外交流介绍与本课时相关的英语读物、课堂上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的思路等等,通过这些环节,不仅让学生能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更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微课”教学的思考。“微课”教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那也发现“微课”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1)“微课”在实用性上存在局限性,“微课”内容短小精悍、时间较短,但英语教学有其自身特点,词汇、单词、语法等内容适合制作较为短小的视频,英语文章、段落等所含信息量巨大,且一般是课程的重难点,如果分开讲解,不仅会打乱文章的完整度,也会让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高职大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追求“微课”这种教学模式,而应与英语教学实际相结合,对于长篇幅的英语文章,采取情景教学法或者学生模拟等等其它教学方式,可能教学效果会更好。(2)“微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师资队伍的建设不可忽视。在这个“微时代”大环境下,教师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量阅读各类英语期刊文章,增强自身的英语修养,同时应有目的选择学习班进行“充电”,熟练运用如微博、微信、多媒体等现代信息工具。(3)“微课”对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方式,“微课”应该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从多方面、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紧迫感,从而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提升自身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4):28.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3]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4]夏仲文.利用微课程促进学科教学的应用研究与反思[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1):13-14.

猜你喜欢

微时代思考现状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