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遭遇文化隔阂的“海漂父母”

2015-06-10张璇刘旸

齐鲁周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陈女士当地人芬兰

张璇+刘旸

遭遇文化隔阂的“海漂父母”

随着在海外工作学习的中国年轻人逐渐结婚生子,他们的父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动“海漂”,负责照料孩子和孙辈的生活起居。与孩子们比起来,“大叔大妈”适应当地生活要更难。山东省直机关刘女士就是如此,退休后到澳大利亚带孙子,与儿子和儿媳之间的矛盾不说,单单与当地人相处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就令她天天挠头。“咱喝粥吃馒头长大,可来到这里吃的差不多都是西餐,真让人受不了,几次都想把孙子丢下一个人跑回济南。”

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王虹认为,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让海漂父母不得不在他们已很难改变自己的年纪时,面对全新的环境,他们如何尽快适应当地,减少矛盾和摩擦,逐渐成为一个崭新人群的社会问题。

孩子教育方式成为导火索

4月的一个傍晚,同往常一样,吃完晚饭,陈女士将母亲送回公寓,自己慢慢走回家。

陈女士的母亲来到芬兰的前三年,一直和女儿女婿住在一起,帮他们照顾孩子。最近,陈女士在家附近专门给母亲买了套新房。为此,她每个月又增加了一笔房贷压力。尽管这样,相比住在一起她心里还是觉得轻松许多。

陈女士母亲的新房离陈女士家很近,步行五分钟距离,她每天都到女儿家“上班”——照看外孙,“下班”后再回自己家。她现在还是有点想不通,为什么住得好好的,女儿女婿非要浪费钱再买一套房子,让自己搬出来?

来芬兰已十几年的陈女士与当地人组建了一个家庭,2011年他们有了第一个孩子小凡,因夫妻俩都忙于工作,无暇照看孩子,陈女士便萌生了将母亲接过来的想法。她从2011年开始为母亲办理各种手续,出资雇用母亲为自己照顾孩子,签订工作合同,并以此为由替她申请基于雇佣关系的芬兰居住许可。然而,母亲接过来同住后,新的问题产生了。

“作为一个外国人,我老公能跟我妈一起生活三年,真是不容易。”陈女士一脸无奈地告诉记者,“文化差异太大,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对孩子的教育理念都太不一样。中国家长还保留着国内那套家长式作风,讲究等级,觉得孩子就应该要服从、听话。而芬兰人讲究的是民主、平等。妈妈和老公经常会在小事上产生分歧,其实很多时候老公只是就事论事,但观点不一样的时候妈妈就觉得洋女婿‘不懂事,为什么对老人不能多迁就理解?”

陈女士随意举了一个例子——外国人喜欢夸孩子,中国老一辈家长喜欢批评孩子。每次老公夸孩子漂亮,妈妈就说丑,是个丑宝宝。老公就很不理解,觉得对孩子自信心、自尊心培养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事后陈女士母亲解释说,常常夸孩子会遭“天妒”,农村很多孩子小名叫‘狗剩、‘二蛋就是这个道理。陈女士听完哭笑不得,她也不知道应如何向老公解释。

让陈女士的丈夫下定决心让岳母搬出去的还是孩子教育问题。都说隔代亲,中国祖母喜欢代劳,孩子吃饭一定要喂,怕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玩玩闹闹,过了饭点又吃不饱。陈女士的丈夫觉得孩子从小应有很好的自理能力,哪怕吃饭开小差,过了饭点就应撤走,饿两顿就知道好好吃饭了。陈女士虽赞同老公的观点,却又拗不过母亲。几年下来,儿子养成了吃饭必须要人喂的习惯。陈女士的丈夫认为,妻子的母亲对他们生活的干涉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和他们的正常生活,严肃地提出了让丈母娘搬出去的问题。

本来想在请母亲照顾孩子的同时实现母女团聚,面对新的家庭矛盾陈女士却很为难,她觉得老公没错,却又不知如何和妈妈沟通交流,觉得自己和妈妈越来越远。“感觉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层面还停留在十岁,吃饱没穿暖没。其实,自己作为一个三十多岁的成年人,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支持。妈妈认为自己付出了很多,觉得我变了,变成了外国孩子。”

分歧根源在于价值观差异

陈女士母亲的老家在湖北,在国内时她很能干,但到了芬兰,她却变得不爱说话了。

芬兰语被称为最难学的语言之一,年轻人学起来都费劲。

语言障碍成为陈女士母亲一道过不去的坎,她一出门就变成“聋子”、“哑巴”。陈女士母亲现在的生活完全依赖女儿,自己连出门买菜都成问题,只能在家带外孙。潜意识中,她觉得自己成了包袱,心理压力很大。

让陈女士母亲感受最深的是坐公交,在国内,要么有售票员在前面收钱,要么有热心的乘客帮忙换零钱,可在芬兰,大家都刷卡,连个投币的口都没有,也不知道该交多少钱。一次她试着自己坐车,站在司机旁边茫然无措,司机看她是个外国老人,挥挥手让她去后面坐,没有沟通,也没收她钱。即便坐上车,陈女士母亲心里依然不是滋味。哪想到更难的还在后面,芬兰很多公交车到站都不报站名,陈女士母亲不认识路边站牌,语言不通又不能问路,在哪里下车都搞不清。之后,陈女士母亲再没自己坐过车。由于语言问题,平时的生活圈子也很小,几乎只能跟中国人接触。实际上,陈女士母亲虽在芬兰生活了很多年,家里还有个洋女婿,但却没能真正接触、了解芬兰文化。

事实上,除让母亲到芬兰生活,陈女士还希望父亲将来也能到芬兰养老。陈女士的父亲今年65岁,已无法利用雇佣关系拿到永久居留,但如果陈女士母亲能顺利拿到永久居留,陈女士父亲就能以夫妻团聚名义拿到芬兰永久居留。三年后,陈女士父亲还可领保障养老金。按芬兰政府规定,以夫妻团聚名义后来的这一方到芬兰的头三年内算移民融合期,政府还会提供移民融合服务。除移民融合补贴(大概五六百欧),还会提供免费芬兰语课程,去上课的话每次还补贴9欧元(1欧元约合6.65元人民币)的餐费和车补。

在芬兰,像陈女士家这样的移民家庭还有千千万万,对他们来说,父母养老问题成了一块心病。这些矛盾和问题,究其根源还是文化不同,具体说就是中西方价值观不同。中国人家庭观是大家庭,要有父母、兄弟、姐妹和下一代,和父母住在一起天经地义。而西方家庭观是小家庭,由配偶双方和孩子组成,长辈和兄弟姐妹都不属于这个小家庭的成员。在芬兰,祖父母帮着带孩子的情况并不多,而父母年老后一般都会去养老院,在中国人看来,这也许是“冷漠”和“不孝”。

陈女士丈夫的话也许很好地解释了这一切:“很多中国人作为一个个体在精神上都没有独立,需要依赖另一个人来寻求存在感,不管是夫妻关系还是子女与父母关系,都是这样。必须付出对等,你对我好,我对你好,才有成就感,而西方人推崇的是一个人也要活得精彩。”

这提醒了游子们,接父母去海外“团聚”,应该想想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海漂父母”入乡也应随俗

随着在海外工作学习的中国年轻人逐渐结婚生子,他们的父母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动“海漂”,负责照料孩子和孙辈的生活起居。与孩子们比起来,“大叔大妈”适应当地生活更难。

山东省直机关刘女士就是如此,退休后到澳大利亚带孙子,与儿子和儿媳之间的矛盾不说,单单与当地人相处和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就令她天天挠头。“咱喝粥吃馒头长大,可来到这里吃的差不多都是西餐,真让人受不了,几次都想把孙子丢下一个人跑回济南。”

厦门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王虹认为,文化习俗、宗教信仰、法律法规、生活习惯等差异,让海漂父母不得不在他们已很难改变自己的年纪时面对全新环境,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当地,减少矛盾和摩擦,逐渐成为一个崭新人群的社会问题。

在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交通车辆中开设手机铃声;随地吐痰吸烟,上车或购物加塞,乱扔垃圾等都被视作不文明行为,这在国内还没得到认知上的深刻检讨,还没植入百姓常识和价值观中。“海漂父母”们大多长期在国内工作生活,没有意识,也没能学习遵守,可能会遭遇当地人的冷遇。

不同国家在法律法规上的差异也会造成生活上的影响,不了解住在国的法律往往会造成较大麻烦。日本就勤工俭学制定了留学“资格外申请”,限定打工时间和不该从事的工作。有些人觉得无所谓就不去申请,结果被警方查到将其拘留。“海漂父母”不寻求法律解决途径,仍搬出国内的“托门子、找路子”那一套,想方设法变通,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复杂。

“海漂”请当地人到家里做客时,父母行为有时让当地人无所适从。中国家长往往注重功、利、权、位,望子成龙,会为孩子进入名校、晋升提拔、获得高薪而高兴,甚至炫耀;总希望以菜肴丰富表达诚意,有时造成不必要的奢侈浪费。

有专家提示,长期“海漂”必须了解当地主流文化,尊重住在国民间习惯和信仰,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要主动与当地人打交道、交朋友,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注意避免经常自我扎堆,形成顽固的文化壁垒。

猜你喜欢

陈女士当地人芬兰
请允许我 细细地回忆她
请允许我细细地回忆她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申请退款变“贷款”女子险被骗1万
在芬兰坐火车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