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博物院藏尼泊尔特里布文国王像考略

2015-06-10

档案与建设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国民政府尼泊尔国王

石 岚

(南京博物院,江苏南京,210016)

尼泊尔特里布文国王油画像

国礼是两国之间的友好馈赠,是国际交往的缩影。无论其大小、价值,均为国有。国礼常附带有国家政治意愿的色彩,但更多时候,国礼传递着一个国家的人文、艺术、民俗等气息,也是研究这一时期赠送国与受赠国两国关系史的重要实物见证。

2006年,因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展陈之需,南京博物院向该馆提供了五件文物,有暹罗(泰王国)、尼泊尔王国向当时的国民政府赠的国礼,也有日本在侵华战争期间为拉拢汪伪政权“赠送”的礼品。由于这些文物与南京总统府的历史变迁密切相关,在整个展览的主线中起到了点睛之笔的重要作用,引起观众的极大兴趣。其中有一件尼泊尔特里布文国王油画像,尤为引人关注。

(一)

油画像玻璃镜框外框为红褐色,长66.5 厘米,宽55 厘米,厚5 厘米,内框长42厘米,宽31.2厘米,像框中的人物是尼泊尔的沙阿王朝第八代君主特里布文·比尔·比克拉姆·沙阿国王(Bir Bikram Jung Bahadur Tribhuvan)。他生于1906年6月30日,卒 于1955年3月13日,在位时间为1911年—1955年。他是算得上一位顺应时代潮流的开明君主,主张政治变革,支持民主运动,鼓舞尼泊尔人民发起了推翻暴虐的拉纳家族独裁统治的斗争。1950年,联合尼泊尔的大会党,结束了纳拉家族105年的专制统治,重新执政。1951年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5月28日这一天被定为尼泊尔的“国家民主日”——国庆节。时值今日,尼泊尔唯一的国际机场——特里布万国际机场仍以他的名字命名。

画面中的特里布万国王身着红色上装、白色军服长裤,左手执杖而不是执传统权力的象征——剑,因当时的尼泊尔仍处在纳拉家族的专制统治之下,国王不是最高军政首领,只能执象征王权的杖。国王两眼炯视前方,神色端穆,显示了一国之主的地位和王权。他身披布满杜鹃花纹饰的金色披风,尤以左侧披风纹饰较为明显。杜鹃花是尼泊尔的国花,在尼泊尔称做“拉里格拉斯”。尼泊尔地理条件非常适合杜鹃花生长,每当杜鹃花季,喜马拉雅山高处是白雪皑皑,山脚下、山谷里却生机盎然,红花白雪,相映生辉,勾画出尼泊尔山川美景最靓丽的画卷。

像框最里一圈以红宝石嵌成矩形框,向外第二层以金色冠纹形成矩形框,第三层满以蓝、红、绿宝石与绿松石勾勒相嵌形成王冠图案,第四层以宝石为中心作金色雉鸟的长尾勾勒,第五层又是绿松石外矩形框,最外层是金色冠纹框,后以玻璃封框。

雉鸟俗称野鸡,其羽毛十分绚丽,特别是那长长的尾羽非常漂亮,被尼泊尔人誉为国鸟。尼泊尔人把杜鹃花和绿雉视为美好、吉祥的征兆,并将这些美丽的图案和祝愿绘制在国徽上。

这幅精美的像框,工艺精湛并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家通过细腻而又生动的描绘,体现了尼泊尔独特的传统艺术风格,表达了尼泊尔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国王的敬仰之情。

(二)

据南京博物院文物保存资料记载,这件文物为南京国民政府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所藏。国立中央博物院即今天位于南京中山门内北侧的南京博物院的前身,是1933年由我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时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先生倡议创建的,拟“汇集数千年先民遗留之文物及灌输现代智识应备之资料,为系统之陈览,永久之保存,藉以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1]。后因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时,将部分文物迁至台北,同时部分资料也迁至台北,以至于留下了物、档隔海相望、“两地分居”的遗憾。尼泊尔国王像便是其中的一件。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份国民政府电文,对这批南京博物院典藏的尼泊尔政府捐赠文物有清晰记录。电文系泛黄色笺纸,竖列老式公文格式,题目栏从右往左横列为“国民政府代电”,内容如下:“教育部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公鉴:尼泊尔国贡献礼品二十九种奉主席运送中央博物院等因。兹造具清册一份,连同礼物二十九种,随电送请查收。掣据以便呈复为荷。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36)辰删总文京印。附清册一份礼物二十九件”[2]。最左侧落款处见日期:“中华民国卅六年五月十五日”。

如蔡元培先生所定,博物馆建立之宗旨系“辅助公众教育”,故此时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直属国民政府教育部管辖,所以电文起首中称“教育部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沿袭这一思路,国民党政权退据台湾后,将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及中央博物院三机构迁台文物及人员合并,在台中成立“国立中央博物图书院馆联合管理处”,仍隶属“教育部”,由杭立武兼任“主任委员”。电文中的“国民政府参军处总务局”,其前身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1933年—1945年),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身旁最重要的幕僚机构,其地位可与清代之军机处相比。“辰删”即五月十五日。

电文中所提这29件文物,均系尼泊尔国赠送给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的礼品,“造具清册”的礼品清单栏右侧赫然写着:“主席赠送本院古物清册民国三十六年五月”。清单明确记载了礼品的名称、材质和存放地点等信息。这29 件礼物分别为:“铜制克扎希纳庙一件,一号,存大库房;虎皮一张,二号,存118 号箱;黑豹皮一张,三号,存118号箱;黑熊皮一张,四号,存曾室内;犀牛角一件,五号,存140 号箱;尼泊尔国服一套,九号,存140 号箱;银制巴淑巴底庙,一件,10号,存曾室内;装裱尼泊尔国王相片,一件,16号,存118号箱;大型象牙,一件,18号,存曾室内;铜狮,一对,19号,存大库房;铜像一对,20号,存大库房;尼泊尔风景册,一册,22号,存曾室内;带座木盘,一件,23号,存大库房;大型铜灯座,一对,24号,存大库房;犀牛角,一只,26号,存140号箱;尼泊尔女衫,两件,50号,存140号箱;铜舆水晶制巴哈拉巴神箱一件,31号,存曾室内;小型铜制灯座,一对,41号,存大库房;水晶佛一件,44 号,存140 号箱;木窗雕刻模型,一件,45号,存大库房;象牙塔,一件,46号,存146号箱;装框尼泊尔国王像,一件,49号,存曾室内;银象框,一件,54号,存曾室内;铜佛,一件,59号,存大库房;木制克礼希纳庙,一件,60号,存大库房;象牙制庙,一件,62号,存140 号箱;象牙制克礼希纳庙,一件,65号,存140号箱;犀牛皮盆装珊瑚五棵,一件,67号,存曾室内;虎头一只象牙一对连玻框存曾室内暹罗政府赠送赈米代表对汉华刘焜呈”[2]。时间为“民国三十六年五月二十二日”,落款署名:曾昭燏、李孝定“同点收”。

这两位文物的接收人堪称鼎鼎大名。前者是曾国藩大弟曾国潢的长曾孙女,中国杰出女博物学家、考古学家,曾任南京博物院院长。清册中所称“存曾室内”即存放在曾昭燏处。李孝定,原系四川南溪李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人员,后借调至中央博物院,襄助李济,之后又随史语所撤至台湾[3]。从此电文和附件中可确认,第49号礼品即装框尼泊尔国王像。

(三)

尼泊尔毗邻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连接着两国。中尼之间的友好历史可追溯至1000多年前,晋代高僧法显、唐代高僧玄奘曾先后游历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唐朝时,年轻的松赞干布与尼泊尔墀尊公主(Bhrikuti)联姻,墀尊公主将尼泊尔的建筑风格和绘画艺术融进大昭寺的修建中,并协助译出了《经藏》、《华严经》、《观岸音菩萨经咒》等。元朝时,尼著名工艺家阿尼哥曾来华,带来了尼泊尔的建筑与雕塑艺术。至明洪武永乐至清代,尼泊尔频遣使臣进贡,两国之间文化、艺术、商业交流频繁未曾中断[4]。民国时期,尼泊尔在西藏设一代表(武官)驻拉萨,有2 名助理、30 名士兵,尼商享有治外法权。拉萨有150家尼人商店,千余人长期居住,其中商人占多数。而许多尼泊尔人迁徙至此,娶妻安家,定居为贾。然而1929年末至1930年初,尼泊尔与藏商因税务等事务发生纠纷,九世班禅驻京(南京)办事处处长罗桑坚赞得其驻印度人员的密报称,“窃敝处顷接敝佛驻印通讯处快函内开:迭据确报,西藏与尼泊尔即将发生战事”[5]。后查析原委,“查此次尼藏发生战事之原因,则以达赖喇嘛自辛亥革命后内地不靖,遂勾结英帝国主义者,由其供给战械饷粮,驱逐驻藏长官及汉人汉军”,并“对西藏各地横征暴敛,虐待商民,而尼泊尔在西藏之商人为数颇多,亦被蹂躏,尼政府遂不满于达赖喇嘛”[6]。在此情况下,尼泊尔政府受到英国挑拨唆弄和武器支援,向中国西藏用兵。1930年3月17日,班禅驻京办事处处长罗桑坚赞向国民政府报告称,尼泊尔大举进犯西藏,请予组织卫队入藏,发给枪弹、服装和月饷。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据此拟派员赴尼调解,并组织蒙藏特殊实物讨论会。几经周折后,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分别派遣熟悉汉藏事务的谢国樑入藏宣慰,又遣蒙藏委员会参事巴文峻出使尼泊尔,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同时,蒋介石分别修书致十三世达赖喇嘛和尼泊尔国王,在给尼泊尔国书中,重申中尼传统友好关系,要求尼方停止军事行动。

大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致书于尼泊尔国王:

吾中华民国遵奉先总理孙中山先生所定三民主义,努力国民革命。现已完成国内统一,将进而联合素有各民族共同奋斗,促进世界大同。尼中邦交笃厚,相沿已久,关系密切,迥异泛常,前闻尼藏突起纠纷,双方均有军事准备,本主席为两国人民之安定计,至深系念,曾经驰书相劝停止军事行动,谅邀鉴察。兹特派蒙藏委员会参事巴文峻赍函前往慰问,并持赠本主席照片及国产物品,用表微忱,即希接洽为盼。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中华民国十九年五月日[7]

尼泊尔方面收到蒋介石的信函后,顿感此事涉及中国政府,兹事体大,恐怕影响两国关系和边境贸易。且英国政府觉得事态发展已不受控,恐阴谋败露,转而又劝尼泊尔息兵。于是尼泊尔政府方面顺水推舟,立即息兵言和,与中国重修旧好。这场“尼藏事件”于1930年结束。

自1815年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塞格里条约》,迫使尼泊尔割地给英属印度,英国控制尼泊尔的外交大权,并实施了严格的隔离政策。尼泊尔闭关锁国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在尼泊尔人民长期反抗斗争下,才脱离了英属印度帝国统治。尼泊尔政府为了与新生的印度相抗衡,被迫打开国门,在长达140多年的锁国后重新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尼泊尔王国赠送这批礼品的具体时间、细节暂未见史料印证。在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藏有当年尼泊尔访华使者在国民政府大堂前广场向国民政府赠送礼品以及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南京国民政府礼堂接见尼泊尔将军的照片,没有时间落款。依据现有的资料推断,蒋介石在1928年至1931年12月、1943年8月至1948年5月间任国民政府主席,排除1928年至1931年中尼交恶和1932年至1943年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以及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在重庆而不在南京的时间、地点限定,这批国礼的赠送时间很可能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二是从蒋介石身着美式军服判断,也应该是在抗战胜利、国民政府还都以后。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史料的进一步发掘和考订。

蒋介石会见尼泊尔使节

[1]刘鼎铭:《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1933年4月—1941年8月筹备经过报告》,《民国档案》2008年第2期第27页。

[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国民政府档案:036中令字第36192号(036总文<普通京>字第1896号)。

[3]《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系史稿》李孝定先生传(陈昭容撰述)。

[4]参阅范祥雍:《唐代中印交通吐蕃一道考》,《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 期,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5][6][7]《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6 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第2513、2514、2526页。

猜你喜欢

国民政府尼泊尔国王
决策权动态流转:国民政府初期华侨教育师资政策考察及当代启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生物治理理念研究
贪吃的国王
书画影苑.尼泊尔
好玩儿的国王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当当吃国王饼
尼泊尔 遏制“藏独”分裂活动二三事
国王的死敌
尼泊尔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