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探讨*

2015-06-10唐军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21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个体化疫苗

唐军

预防接种是一项预防传染性疾病的免疫规划工作,属于重要的公共卫生手段,其投入少、效果好,其不仅可以帮助小儿获得某种传染病的特殊免疫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个群体的免疫水平,在预防和控制针对性传染病方面发挥积极的效果[1-2]。但是小儿预防接种的决定权在家长的手中,目前现实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条件、卫生风俗和文化水平不同,一些家长对于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免疫预防的认知程度不足,可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儿预防接种的效率[3-4]。本研究通过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情况进行观察,拟探讨对于小儿预防接种的影响情况,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辖区内2014年5-12月进行适宜预防接种的0~3岁儿童监护人500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对照组200人,年龄23~38岁,平均(25.9±5.8)岁;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108人,体力劳动者92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05人,高中及以上95人。干预组300人,年龄24~39岁,平均(25.2±5.5)岁;职业类别:脑力劳动者164人,体力劳动者136人;文化程度:高中以下170人,高中及以上130人,两组小儿家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给予小儿家长接种程序、常见疫苗和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介绍。(2)干预组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其形式主要包括现场授课、多媒体讲解、发放宣传单等不同的形式,向家长传授预防接种的知识。向家长耐心的讲解各类疫苗不同的作用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使用过程中的禁忌证和注意事项。做到尽可能向家长交代清楚可能出现症状以及相关症状发生的原因。让家长了解到禁忌证的范围、疫苗可能出现的偶合反应,告知家长在接种疫苗期间不能滥用抗生素,否则可能影响疫苗的作用效果,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对症治疗,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根据家长登记的随访电话,对家长接种疫苗后进行跟踪调查和电话回访。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现场答疑,回答家长在预防接种方面关注的相关问题,为家长和接种人员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交流促使家长从接种人员哪里获得预防接种的信息和教育,消除家长担心接种出现不良反应的心理。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情况:对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免疫程序、疫苗预防疾病类型、接种后不良反应4个方面,每个方面0~25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认知水平越好。(2)观查两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情况:主要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3)观察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建立数据库,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比较 干预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情况比较 干预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情况比较 干预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290人(占96.7%),优于对照组的165人(占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0.82,P<0.05)。

表1 两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比较(x-±s) 分

表2 两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情况比较 人(%)

3 讨论

免疫接种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特异性抗原从而产生免疫反应[5-6]。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在预防接种中进行个体化应用是通过针对家长和婴儿具体特点,正确的、针对性的传播预防接种保健知识和技术,从而对家长群体造成良性影响,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防止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素质[7-8]。

预防接种的健康教育宣传主要是帮助个体、家庭对预防接种的实际意义充分地认识,了解预防接种在传染病防治中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健康意识,从而更好地建立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9-10]。

疫苗接种之后可能引起机体出现不良反应,因疫苗对于人体来讲,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外来物质,会刺激机体产生有益的免疫反应,同时也会出现局部的红肿、低热和皮疹等常见的不良反应[11-12]。由于儿童的不良反应不相同,在儿童接种前后要将注意事项等告知家长,从而减少家长对于不良反应的过度担心,并且在家长的心理形成一定的预期,从而可以接受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13-14]。本研究通过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的形式,向家长传递免疫接种相关的信息,并且将疫苗接种程序、对应的婴儿的月龄贴在预防接种证上,在宣传资料上写上每一种疫苗常见的问题、相应的解答、可以预防疾病,并且让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让家长更加了解接种的具体顺序安排,禁忌证的范围和相关的注意事项,从而减少疫苗接种过程中的偶发病,避免病情加重[15-16]。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水平,不会由于婴儿出现红肿、低热等不良反应就误认为是接种人员操作失误引起的,避免和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发生[17-18]。另外如果婴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和接种医生联系,接种医生在细心的倾听家长对于不良反应的诉说之后,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做好详细的记录,指导进行正确的接种,提高不良反应报告准确率[19-20]。通过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在家长中应用后,可以促使家长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带婴儿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婴儿的预防接种率,保证疫苗正常的、正确的接种,同时提高家长对于疫苗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的认知水平,提高不良反应出现时的应对能力,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21-23]。

本研究通过选取本院辖区内2014年5-12月进行适宜预防接种的0~3岁儿童家长50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是否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进行分组,对照组200人和干预组300人。结果表明,干预组家长预防接种认知水平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家长对于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免疫程序、疫苗预防疾病类型、接种后不良反应的认知程度;干预组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和五苗全程合格接种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个体化健康教育提高了卡介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风疫苗、脊灰疫苗合格接种率;干预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提示预防接种工作和健康教育的密切相关的,家长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率,保障和加速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24-26]。对家长实施个体化教育可以提高家长对于儿童接种知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充分地了解预防接种的优点,提高接种的依从性,从而提高各项疫苗的接种合格率,为预防接种工作可以顺利地开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综上所述,家长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预防接种的认知水平和满意度,提高I类疫苗接种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1]晁慧.社区小儿预防接种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上旬版,2011,27(33):77-78.

[2]魏淑萍,井鹤龄,李赞.健康教育对计划免疫工作促进作用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1,27(4):319.

[3]李学军,袁媛媛,高皓宇,等.天津市农村居民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2):95-97.

[4]杨灵娟,王利萍.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有效性的探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4):127.

[5]孟朝晖.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4-155.

[6]胡红梅.在预防接种门诊开展儿童家长健康教育讲座的做法和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30):148.

[7]马燕英,冯辉煌.大新县采用预防接种健康卡开展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82-83.

[8]亓恒粱.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使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144-145.

[9]魏莉延,张宝丹,王伟.浅释疑似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2,9(32):157-158.

[10]解丽娟,代秀芳,陈志刚.基层开展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管理的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42.

[11]易琳.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中外医学研究,2011,9(36):49-51.

[12] Hussain R,Usman S A,Faiza H,et al.Redesigned immunizationcard and center baseded ducationtor educe childhood immunization dropouts inurban pakista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Vaccine,2009,27(3):467-472.

[13]徐菊英,朱炜,杨玉英,等.“家长学堂”对儿童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效果评估[J].浙江预防医学,2014,26(4):424-426.

[14] Shankar P,Madhu G,Amarjeet Singh,et al. Effectiveness of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age appropriate immunization in rural India[J].Bull WHO,2010,88(2):97-103.

[15]许国章,程志华,陶毓敏.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践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5.

[16] Reichler M R,Aslanian R,Lodhi Z H,et al.Evaluation of oral poliovirus vaccine delivery during the 1994 national immunization days in pakistan[J].Infect Dis,1997,175(1):205-209.

[17]李广茹,陈晓艳,刘烨,等.对社区儿童家长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职业与健康,2013,29(19):2558-2560.

[18] Vesikari T,Karvonen A,Ferrante S,et al.Efficacy of the pentavalent rotavirus vaccine,rota teqor,in finish infants up to 3 years of age:the finish extension study[J].Eur J Pediatr,2010,169(11):1379-1386.

[19]史淑芬,张拓红.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规范化门诊服务满意度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1,3(1):13-16.

[20]邓晓红.儿童预防接种常见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131-132.

[21]华瑞珏,张小娟,徐敏钢,等.对孕妇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4,33(4):286-288.

[22] Durrheim D N,Cashman P.Addressing the immunization coverage paradox:A matter of children's rights and social justice[J].Clinical therapeutics,2010,32(8):1496-1498.

[23]顾昉,陈直平,卢苗贵.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探讨[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4):308.

[24]姚强,郑余焕,卢苗贵,等.社区疾病预防控制工作问题与对策探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30(8):657-659.

[25]杨馄,毛云华,高晓凤.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儿童接种质量的效果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1,14(9):1349-1350.

[26] Anand K J,Garg S,Rovnaghi C R,et al.Ketamine reduces the cell death following inflammatory pain in newborn rat brain[J].Pediatr Res,2007,62(3):283-290.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个体化疫苗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妈妈班”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