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茶俗地理

2015-06-09小妖楠

普洱 2015年1期
关键词:茶碗油茶客人

小妖楠

基诺族的“凉拌茶”、“煮茶”

居住在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基诺山的基诺族,他们从古至今都在用鲜嫩茶叶制作凉拌茶当菜食用。凉拌茶的吃法有三:一是将茶树鲜叶揉软搓细放入大碗中,配以油盐以及黄果叶、辣椒、大蒜、酸笋、酸蚂蚁、白生,加矿泉水搅拌均匀即食,基诺语为“拉拨批皮”:其二是春吃,把揉制好的茶味加入野菜佐料后,放进竹制舂槽内捣细而食:其三是将揉制好的茶叶用蘸水或剁生蘸着食用,这种菜肴在辛、酸、辣、成、苦中透出一股子诱人的鲜香,甘甜,香醇柔润、美味可口。

基诺族凉拌茶的习俗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实际上的历史可能还要久远得多,因为它保存了人类早期以茶为食的古老习俗,是早期茶饮风俗里以茶为食、以茶为药、茶亦食亦药的活证据。

基诺族的另一种较为常见的饮茶习俗是喝煮茶,先用茶壶把水煮开,再在陶罐中取出适当已加工过的茶叶,放入煮沸的茶壶中,约过几分钟,待茶叶的汁水溶解入水时,便可将壶中茶汤倒入竹筒中饮用。此茶爽味美,可防暑降温、除烦止渴、解腻清神。

拉祜族“糟茶”

拉祜族有关于他们祖先最早发现茶的传说:相传,老猎头勒地芭上树观察猎物,无意中吃了树上的绿叶,顿时感到精神倍增、耳聪目明,后来把这种神奇的绿叶称之为“者闯撇”,意为涩甜叶,也就是现在的茶。

糟茶是将烤茶煮后过浓的茶汁,加入开水在锅中煮半熟后,将茶叶取出置于竹筒内存放数天,饮用时,取出少许放在开水中煮片刻即饮用。这种茶水略有苦涩酸味,有解渴开胃的功能。

德昂族“腌茶”

德宏州的德昂族、景颇族“腌茶”是一种以茶当菜的原始方式。腌茶一般在雨季,鲜叶采下后立即放入灰泥缸内,压满为止,然后用很重的盖子压紧。数月后将茶取出,与其它香料相拌后食用。也有用陶缸腌茶的,采回的鲜嫩茶叶洗净,加上辣椒、盐巴拌和后,放入陶缸内压紧盖严,存放几个月后,即成为“腌茶”,取出当菜食用,也有作零食嚼吃。

哈尼族的土锅茶、煨酽茶、蒸茶

土锅茶是哈尼族一种古老而方便的待客茶。其做法是先将火塘的炭火吹开,再把盛满山泉的土锅架于火塘之上,待泉水烧开后,抓一把新鲜的茶叶放入锅中,随即不断加水,至少煮二至三道。最后,将煮好的茶舀入竹制茶蛊即可饮用。

哈尼族待客及自饮的另一种茶饮是煨酽茶。先将大口缸或是铜壶置于火炉上烧开水,再投放一定量的茶叶,用温水熬煮。其茶汤味浓且苦,可解渴提神。茶礼极为讲究:待客敬茶时,需先敬一碗给年岁最长者,然后递给客人,最后按在座者的辈分顺序端给每人一碗。同时,需注意的是,酽茶一般烧一次只饮一道,如用此待客则需煨三次才算是周全了礼数。

哈尼族中的年长者相较则更钟爱诱人爽口有糯米香味的蒸茶,他们往往于劳动、狩猎或是赶集归来途中,顺手采摘新鲜的老茶叶带回家中,用甄子蒸熟,晾晒后装入篾制盒中保存。饮用时,只需从盒中取适量放于杯中,用沸水冲泡几分钟即可,方便省事。

苗族菜包茶、虫茶

居住在滇东北乌蒙山上的苗族,有种独特的饮茶方式,当地人称“菜包茶”。此茶顾名思义也就是以菜叶裹包茶叶。先将几片体积较为宽大的新鲜青菜叶或白菜叶洗净,把茶放于菜叶之中,严严实实地包好,再置于火塘的热灰中捂,经过这样的焖制,茶叶所具有的极强吸附异味的能力就把菜叶的芬芳纳入其中。捂的过程中,还要在表面加上炭火,待五六分钟后,茶叶干燥,从灰中取出,弃除菜叶,将热气腾腾的茶叶装入杯中,冲入开水即可。冲泡过后,杯中便会散发出茶菜的混合香味,令人闻之心神荡漾,口舌生津。

苗族土产“虫茶”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传清代乾隆年间苗族起义,被清军镇压后逃进深山。因一时无食物充饥,被逼采嚼灌木丛中的苦茶鲜叶,初嚼时苦涩难以下咽,过后却觉回味甘甜,遂大量采摘,并用木桶、箩筐等储存起来。孰料数月过后,苦茶枝叶被一种浑身乌黑的虫子吃完,只剩下一些黑褐色、似油菜籽般细小的渣滓和“虫屎”。人们无奈之下,只得将残渣和虫屎抖放进竹筒杯中,冲入滚水,只见顷刻间,泡出的汁水竟香味逼人,饮之觉得格外可口,清香甜美。从此,苗人便刻意将苦茶枝叶喂虫,再用“虫屎”制成“虫茶”,成为苗寨的一大特色。

德昂族的“礼茶”、“水茶”

德昂族崇尚谦虚礼让,是一个彬彬有礼的民族,特别注重生活中的礼节。他们的“礼茶”就是生活中一系列的以茶入礼的风俗。德昂人起屋建房、乔迁时必先栽种茶树。德昂小伙提亲娶亲时有“择偶茶”,并有以茶为媒,以茶为聘,以茶认亲,以茶议婚之俗:在客人光临时,要“说一句话,喝一盅茶”,主人一般会事先备好茶水,将大土罐置于火塘边,边喝边沏,这便是“迎客茶”:有亲戚好友来访时,则用一种特殊的茶敬客:主人先把刚采摘的鲜嫩茶叶置于火塘的三角架上烘烤、搓揉,直至散发阵阵香味。稍凉片刻,抓一小把放进小土砂罐中,继续烘烤到茶叶色泽发黄,然后用沸水冲入罐中,待泡沫尽消,稍作烘烤即可倒给客人饮用了。主人只能喝第二道表示以诚相待,情意长在。客人告辞时,德昂人仍以茶相送,要喝“竹筒茶”,主人现砍下嫩竹筒,将茶放入竹筒中,灌进清凉的水,便放在火上烘烤,直至竹皮泛黄,竹香茶香弥漫,然后递于客人轮番喝一口,直到喝尽方止,祝愿友谊如竹,节节高升;德昂还有表示诚心悔悟的“回心茶”,夫妻言归于好,互敬互爱的“和睦茶”。

德昂人的水茶,亦称“嚼茶”,是以茶当菜的茶饮习俗。方法是取摘鲜嫩茶叶,摊放于日光下,晾晒到萎凋后,加入盐巴搅拌均匀,装入小竹篓中,层层紧压,待一周后即可取出食用,通常用于嚼食,清香可口略带点成。

藏族酥油茶、清茶

迪庆、丽江、大理等地生活着许多藏族,他们多生活于高海拔、空气稀薄、气候高寒干旱的雪域地区,“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因此,茶就成为藏民必不可少的生活饮品。

中甸锅庄舞歌中唱到:“来自内地的黑色茶叶,来自藏北的红色砂盐,来自高原牧场的黄色酥油,在白瓷碗里一色相聚。”这就形成了酥油茶。先将砖茶打碎置于土陶茶罐中煮沸,再用竹筛滤去茶渣,倒入酥油茶桶,然后,放入适量酥油、食盐,或根据个人喜好放些奶汁、鸡蛋、盐、炒熟舂碎的核桃仁、芝麻粉、松子仁等亦可。最后,用木棒在茶桶内用力上下抽压。当抽压到茶桶内发出的声音由“咣当、咣当”变为“嚓、嚓”时,表明茶水与其他配料已交融在一起,酥油茶此时才算打好。酥油茶不仅醇香溢口,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御寒、润喉、防干裂等功效。因此,敬酥油茶也就成为了藏民款待客人的重要礼仪。

藏族的盐茶亦称“清茶”,也是藏民的日常饮品。先将砖茶打碎,取适量放入锅中,加水和盐巴一起熬煮,当水沸腾翻滚十分钟左右,将茶水滤出,留下茶渣加水再次熬煮,反复数次。最后将几次滤出的茶水混合,盛于器皿中可供一天饮用。

回族的“三炮台”盖碗茶

云南的回族在大理州巍山县、昭通市鲁甸县等地区聚居,是云南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之一。回族喝茶喜欢喝盖碗茶。

在回族家中做客,主人请喝其日常饮用的盖碗茶,是对来客表示欢迎的最高礼遇。回族喝茶的茶具一般由衬碟、喇叭口茶碗、和碗盖组成,俗称“三炮台”,茶具的材质大多是陶瓷。主人将冰糖、云南沱茶、桂圆(一般是四颗)放入茶碗,再将滚水冲入半遮半掩着茶盖的碗内,盖上碗盖焖5分钟后,双手把茶敬给客人,客人坐在拾掇得明净优雅的房内,平心静气地开始品茶。

如同泡茶的精细,品茶也有讲究,诀窍就在一个“刮”。饮盖碗茶之妙,在于每件茶具此时都有其应用之所,于饮茶过程中皆可赏玩,品茶之意与器具妙然天合,浑然一体。品茶时左手托着衬碟和茶碗,右手拈杯盖,在杯沿处刮一下啜一口,这一下下的刮动,使辅料之味更快融入茶汤,茶叶加速舒展,茶汤的温度更合适。饮茶时为了表示对主人的尊重,不能啜饮出声,也不能一次把碗内茶汤喝干,边喝主人边给续水,慢慢体会满口清香甘甜,这样一直喝到冰糖全部融化,桂圆涨大,饮茶者将桂圆吃下,续水就停止了。

蒙古族的奶茶

玉溪市通海县是云南省境内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至今当地一些蒙古族还有喝奶茶的习惯。这一茶俗也是与其先民逐水草而居,饮食多肉,蔬菜稀缺,牧区冬夏气候温差大决定的。长期喝奶茶,可以促进消化,从茶叶中补充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奶茶很营养,具有很好的抗寒作用。

熬奶茶的茶原料主要是砖茶,有时也用滇红茶,把茶叶掰入开水锅里一边煮一边用勺子搅上三四分钟,然后把新鲜的生奶徐徐倒进锅内,鲜奶与水的比例约是一比四,奶的浓酽程度也可依个人喜好酌量增减。复杂一些的奶茶做法,还在锅里加上用黄油或是牛油炒过的米粒。当锅里的奶、水、茶叶煮到翻滚时,用勺子轻轻搅拌,这时渐渐闻到茶乳交融的香气,奶茶就做成了。

瑶族、彝族、布依族的“打油茶”

瑶族打油茶一般用的茶叶是耐泡的云南大叶茶,制作时,先将锅预热,放适量食用油,待油面冒出阵阵青烟时,投茶叶入锅不停翻炒,少许片刻,加入适量食盐、芝麻再炒,随后加水盖上盖子,煮沸三五分钟,就可以将油茶连汤带料盛起入碗了。

这油茶如是自喝,那这样一般就算打好了。但如果这茶要用作宴客或作庆典,那么这还不算完成,还必须细心配料,将事先准备好的香糯米、花生、玉米花、花椒、糖、盐、芝麻等炒熟,放入茶碗中备好,然后将油炒焖煮过的茶汤,滤除茶渣,趁热倒入刚才装有各色食料的茶碗。此茶茶香、油香,各色食料味齐具,香气浓郁、滋味甘醇,沁人心脾。一旦主妇打好油茶,主人就会请客人席坐,奉上油茶和筷子(用筷是为了食用茶碗中的食料)。

居住在丽江市永胜县的彝族也有打油茶习俗。彝族打油茶用土罐预热,加入炒米、花生、麻子、花椒、猪油、茶叶、糖、泉水,煮数分钟后倒出分茶、品饮。彝族的打油茶融茶香、花生香、米香、油香为一体,滋味醇厚甘甜,是极好的保健饮料。

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翌,雷打不动”之说。布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黄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葱、盐和水煮,直到沸腾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匀即成打油茶。

昆明九道茶

昆明九道茶也称迎客茶,是云南城镇大户人家礼遇宾客的一种饮茶方式。第一道为择茶,就是将准备的各种名茶让客人选用。第二道为温杯(净具),以开水冲洗紫砂茶壶、茶杯等,以达到清洁消毒的目的。第三道为投茶,将客人选好的茶适量投入紫砂壶内。第四道为冲泡,就是将初沸的开水冲入壶中,如条件允许,用初沸的泉水冲泡味道更佳,一般开水冲到壶的2/3处为宜。第五道瀹茶,将茶壶加盖五分钟,使水浸出物充分溶于水中。第六道匀茶,即再次向壶内冲入开水,使茶水浓淡适宜。第七道斟茶,将壶中茶水从左至右分两倒入杯中。第八道敬茶,由小辈双手敬上,按长幼有序依次敬茶。第九道为喝茶,九道茶一般是先闻茶香以舒脑增加精神享受,再将茶水徐徐喝入口中细细品味,享受饮茶之乐。

猜你喜欢

茶碗油茶客人
茶 碗
茶·碗
做一个好客人
不常见的客人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