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正确核查国际原油贸易结算中的桶吨计量

2015-06-09李玉柱解建峰

计量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国标核查原油

李玉柱 张 晓 解建峰

(1.沧州炼油厂计量处、运销处,沧州 061000;2.仕宝(天津)公司,沧州 061000)



探讨正确核查国际原油贸易结算中的桶吨计量

李玉柱1张 晓2解建峰1

(1.沧州炼油厂计量处、运销处,沧州 061000;2.仕宝(天津)公司,沧州 061000)

国际国内原油贸易不仅计量方式不同,而且采用的标准也有差异。国际上大多采用“桶”作为贸易计量手段,也就是体积计量;而我国采用空气中的质量作为贸易计量手段。本文结合进口原油计量,主要探讨国际、国内两种计量方式的差异,目的是熟练掌握并正确运用国内原油贸易计量方式,正确核查国际原油贸易交接单中桶、吨计量,减少贸易摩擦。

正确核查;国际原油贸易;桶吨;计量

0 引言

随着我国进口原油数量的逐年增长,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升,通晓国际、国内原油贸易计量越来越重要。在进口原油贸易计量过程中,由于国际原油贸易和国内原油贸易计量方式不同,经常会给终端客户造成两个误区:其一,不清楚如何对国际原油贸易交接量进行核查;其二,把国际原油贸易交接单中原油质量,直接和国内表观质量进行比对核算。其结果由于核查方法不当,造成假亏和错误的计量投诉,甚至无所适从,造成真亏,无法投诉。本文主要从计量标准、参比条件、计量方式和计算方法等,讨论国际原油贸易和国内原油贸易计量差异,正确核查,杜绝误投诉和计量亏损。

1 原油贸易计量标准

1.1 国际标准

国际原油贸易计量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石油学会(API)和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标准(以下简称国际标准),按桶(体积)进行交接,1桶=158.987L。原油体积修正系数使用符合ASTM标准的表6A进行原油体积修正。

计算步骤:

1)依据国际标准,测得原油总观测体积(TOV);

2)毛观测体积(GOV)=总观测体积(TOV)-底水体积(FW);

3)确定原油体积修正系数(VCF15);

4)确定原油净质量(真空中的质量);

5)确定原油的桶/吨(桶/t)系数,由于原油质量是真空中的质量,所以桶/t系数中的原油净质量“吨”也是真空中的质量;

6)确定原油桶数;

7)规定了温度为15℃(60℉)、压力为101.325kPa作为原油标准体积、标准密度的参比条件。

1.2 国内标准

国内原油贸易计量采用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以下简称国标),表60A进行原油体积修正。也就是参比条件下温度为20℃、压力为101.325kPa的原油标准体积,再根据油量计算公式计算出原油在空气中的净质量。

其计算步骤:

1)求TOV、GOV的方法同国际原油计量标准;

2)确定原油在空气中的净质量,这一点和国际标准中原油净质量(真空中的质量)不同。

3)为了与国际标准计量接轨,国标中列举了表E3桶/t系数,该原油桶/t系数中的“吨”是空气中的质量,也就是扣除了空气浮力影响的修正。

4)规定了温度为20℃、压力为101.325kPa作为原油标准体积、标准密度的参比条件。

1.3 国际、国内计量标准的差异

从国际和国标来看计量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1)原油贸易计量参比条件不同;

2)原油净质量不同;

3)用于计算原油桶数的桶/t系数不一样;

4)获取原油体积修正系数的方式不同。国际标准根据原油计量温度和美国石油学会(简称API)制定的用以表示石油及石油产品密度的一种量度的API度,来确定原油体积修正系数;国标根据原油的温度和标准密度确定原油体积修正系数。

5)结算的方式不同,国际贸易以桶计量;国标以空气中的质量计量。

2 原油净质量数学模型

1)国际标准原油净质量计算公式

m=GOV×VCF15×ρ15×(1-W)

(1)

式中,GOV为原油毛观测体积,m3;VCF15为原油参比条件下体积修正系数,无量纲;ρ15为原油在参比条件下的标准密度,kg/m3;W为原油含水率,%。

2)国标净空气中的质量计算公式

m=Vt×VCF20×(ρ20-1.1)×(1-W)

(2)

式中,Vt为原油毛观测体积,m3;VCF20为原油参比条件下体积修正系数,无量纲;ρ20为原油在参比条件下的标准密度,kg/m3;1.1为空气浮力修正值,kg/m3。

从公式(1)、(2)可看出,国际标准原油净质量不扣除空气浮力,主要原因是国际贸易结算采用桶计量,计算原油净质量,只是用来和原油桶/t换算系数合算原油桶数的中间过程;而国标原油质量扣除空气浮力,主要原因是由于量值传递的原理,确定原油质量的基本方法是使用砝码进行平衡比较。当使用砝码称原油的重量时,因原油的体积比与之质量相当的砝码的体积大得多,则原油受到额外的空气浮力比砝码大得多。由于在实际原油贸易计量中都是在空气中进行的,这就使原油被称出来的质量永远都比它在真空中的质量小,这个砝码衡量的质量,被称为空气中的质量。在原油计算中,为了修正空气浮力对原油数量计算产生的影响,国标中当原油的标准密度在600~1000kg/m3时,将空气浮力修正值规定为1.1kg/m3。

3 原油桶/t系数差异

由于国际与国标计算原油净质量的差异存在是否扣除空气浮力,因此桶/t系数同样也有差异。因为公式(1)中原油质量的计算没有扣除空气浮力,所以用于原油换算的桶/t系数中“吨”也未扣除空气浮力;国标则相反,扣除空气浮力,亦即国标表E3桶/t系数中“吨”已扣除空气浮力。表1为国标桶/t系数和国际标准系数对比情况。

表1 国标桶/t系数和国际标准桶/t系数对比

从表1进一步说明:国标桶/t系数大于国际标准桶/t系数,两者对比基本相差0.011,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标准扣除空气浮力,而国际标准不扣除空气浮力的原故。这一点是国际原油贸易计量和国内原油贸易计量值得注意的,应分别按各自的标准进行计量,不能交叉套用。

4 核查国际原油贸易结算中的桶、吨

4.1 核查方法

国标主要依据国际标准而来,只要参比条件一致,其计量结果也是一致的,这里不再论证。下面主要讨论一下如何正确使用国标来核查国际原油贸易结算量—桶、吨。

1)依据国标核查国际原油贸易结算量中的质量数,也就是将国标空气中的质量转换成真空中的质量;

2)依据贸易交接单标准密度、API度和计量温度等按国内标准换算成桶数进行对比核查。

4.2 核查举例

例如:某国际原油贸易计量,测得33.0℃温度下的体积1341.885m3,标准密度ρ15=880.7kg/m3,含水率0.4%,国际贸易计量质量1160.239吨、合桶数8290桶,请用国标核查其准确性。

4.2.1 核查桶数

1)将原油15℃的密度换算成20℃的密度:查国标表E2,已知密度880.7kg/m3介于880kg/m3和881kg/m3之间,其对应的20℃的密度分别是876.5kg/m3和877.5kg/m3,用内插法计算已知880.7kg/m3对应的20℃的密度。表2是国标表E2一部分。

表2 原油15℃密度到20℃的密度

ρ20=876.5+(880.7-880)/(881-880)×

(877.5-876.5)

=877.2kg/m3。

2)查VCF20:表3是国标表60A原油体积修正系数一部分,按同样的方法可得体积修正系数为0.9896。

表3 原油体积修正系数

3)计算原油在空气中的净质量:

由公式(2)得

m=Vt×VCF20×(ρ20-1.1)×(1-W)

=1341.885×0.9896×

(0.8772-0.0011)×(1-0.4%)

=1158.745t

4)查桶/t系数:查国标表E3,已知密度880.7kg/m3介于880kg/m3和881kg/m3之间,用内插法同样可得原油密度880.7kg/m3的桶/t系数为7.1537。表4是国标表E3原油桶/t系数一部分。

表4 原油15℃密度到桶/t系数

5)计算桶数:原油空气中的质量1158.745t,合1158.745×7.1537≈8289.0(桶),计算结果和国际贸易结算桶数基本一致。

4.2.2 核查质量

按国际标准式(2)计算,则有

m=Vt×VCF20×ρ20×(1-W)

=1341.885×0.9896×0.8772×(1-0.4%)

=1160.200t。

从上面计算可知,核查结果与国际原油贸易结算质量数一致。小数点后的差异,主要是国标规定空气浮力修正值为1.1kg/m3造成,这一点已经标准委员审定,这里不再论证。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际原油贸易和国内原油贸易虽从计量标准、参比条件、计量方式和计算方法等有差异,但通过合理的运算是不相悖的,最终结果一致。在对国际原油贸易结算进行核查时值得注意的是:1)两种标准原油的桶/t系数不一样;2)两种计算原油净质量不一样。切不可把国际贸易结算单中的真空质量数直接作为我国的空气中的质量,或和国内空气中的质量比对,两者相差约0.11%。建议将国际原油贸易交接单中的质量数,扣除空气浮力后再进行比对,或将国内原油贸易交接单中原油空气中的质量换算成桶,再和国际原油贸易交接单中的桶数进行对比,避免因比对不当造成不必要的贸易摩擦。

[1] 肖素琴.油品计量员读本[M].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87-89

[2] GB/T 1885—1998石油计量表[S],1998

[3] 李建明,王金鹿.进口原油卸船计量的关键[J].计量技术,2010(6):30-31

[4] 金海霞.原油计量与国际接轨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计量2004(8):16-18

[5] 张磊张乾庆和岩.加强原油交接监督管理减少计量误差[J].计量技术,2010(7):64-66

10.3969/j.issn.1000-0771.2015.1.09

猜你喜欢

国标核查原油
对某企业重大危险源核查引发的思考
关于设计保证系统适航独立核查的思考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营造林核查应用研究
凝心聚力,共同迎接“新国标”时代
车辆碰撞预警系统有望进入国标
放开我国原油进口权的思考
初探原油二元期权
中小学塑胶跑道“新国标”立项公示
“1吨原油等于7.33桶”的来龙去脉
大数据是“原油”,不是“汽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