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武高含水油藏储层参数变化实验研究

2015-06-07张顺康徐建军钟思瑛周方喜

复杂油气藏 2015年2期
关键词:真武油水冲刷

张顺康,徐建军,钟思瑛,周方喜,

(1.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江苏 扬州 225009;2.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江苏 扬州 225009)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注入水对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和储层孔隙结构等会有较大的影响,使之与注水开发前有较大的差异[1]。近年来国内有不少学者和专家对长期水驱开发以后储层渗透率、孔隙度等参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2-4]。本文从室内实验出发,对真武油田高含水油藏实际的岩心样品进行了室内实验,从而为后期油藏数值模拟以及剩余油挖潜调整提供必要的技术依据。

1 储层参数变化研究

1.1 室内实验研究

1.1.1 实验条件

实验温度为室温,实验用水采用相应的地层水资料配制模拟地层水,注水速度为2.5 mL/min。选取真11断块、真12断块取心井的若干样品,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①样品洗油,测定每一块岩样的孔隙度和渗透率。

②用恒速法分别对岩心进行注水冲刷实验,同时记录累积液量、测定水测渗透率,累积驱替孔隙体积倍数不小于300倍。

③对上述冲刷实验后样品再分别进行相关参数测定。实验流程见图1。

图1 短岩心冲刷试验流程

1.1.2 实验内容

(1)渗透率

选取真11断块、真12断块取心井的若干样品,根据渗透率大小将其分成若干小组:中渗储层(50×10-3μm2~500×10-3μm2)组、高渗储层(500×10-3μm2~2 000×10-3μm2)组、特高渗储层(2 000 ×10-3μm2~10 000×10-3μm2、10000×10-3μm2以上)组,累积驱替孔隙体积倍数超过300倍时的渗透率变化如图2~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

图2 中渗岩心累积驱替倍数与水测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

①对于中渗储层,随着驱替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水测渗透率比值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阶段,然后逐渐平缓(图2)。

②对于高渗储层,随着驱替倍数的增加,水测渗透率比值增大,但变化幅度不大(图3)。

图3 高渗岩心累积驱替倍数与水测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

③对于特高渗储层,随着驱替倍数的增加,水测渗透率比值增大,且随着空气渗透率的增大变化幅度也逐步增大,直至平衡(图4)。

图4 特高渗岩心累积驱替倍数与水测渗透率比值关系曲线

(2)孔隙度

将真武油田所选岩心长期冲刷(超过350倍孔隙体积)实验前后测定的孔隙度、渗透率结果列于表1,同时计算出渗透率的相对变化和孔隙度的绝对变化,一同列于表1中。

由表1可知,经长期水冲刷后,岩石的孔隙度变化很小,孔隙度重复测定的变范围不大于0.5%,因此可以认为经水冲刷,孔隙度变化不明显。

表1 水冲刷前后岩心孔隙度渗透率

(3)油水相对渗透率

将样品冲刷前后的油水相渗试验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冲刷前岩心油水两相特征为:束缚水饱和度中等,平均29%,水相最大相对渗透率为0.166,油水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平均58.1%,冲刷以后束缚水饱和度平均28.6%,油水两相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平均为61.5%,这时与样品长期冲刷前的渗流特征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即长期冲刷后的油水等渗点比冲刷前向右偏离,同时油水两相共渗区明显变大。

图5 真检1井E2s1油水相渗曲线

(4)储层润湿性

真12断块E2s1储层样品润湿性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该储层经水长期冲刷后,其润湿性由中性向弱亲水甚至亲水方向转移,在相渗曲线上表现为油水两相等渗点向右偏移。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是:储层经长期水洗,岩石矿物表面优先吸附的粘土矿物被水冲走,优先吸附的油膜被剥落、改造,从而形成新的水膜,致使岩石表面的亲水特性增强。

表2 润湿性测定结果

1.2 动态监测

通过对真武油田真11块、真12块同开发阶段原油粘度室内实验分析,总体上认为原油粘度、密度有不定程度变化。经过多年开发,原油中溶解气组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原油常规物性缓慢变化,根据现场取样样品测试结果综合分析(表3、表4),原油粘度明显增大。

表3 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原油物性(开发初期)

表4 真武油田主力开发层系原油物性(高含水期)

图6是跟踪分析了真72井多年来的原油粘度变化关系曲线,从中可看出原油粘度随开采时间延长而增加。

图6 真72井E2s1储层原油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曲线

2 结论

(1)长期冲刷对储层的孔隙度影响相对不大,而对渗透率影响较大,且渗透率越高,变化越明显。

(2)长期冲刷对储层的渗流特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润湿性表现为亲水性增强;在油水相渗曲线上表现为油水两相等渗点向右偏离。

(3)真武油田高含水油藏经过长期开采,原油的粘度、密度缓慢变大。

[1] 邓玉珍,徐守余.三角洲储层渗流参数动态模型研究[J].石油学报,2003,24(2):61 -64.

[2] 杨小蓓.砂砾岩油藏特高含水期储层参数变化规律[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0,22(4):12 -16.

[3] 程林松,李丽,李春兰.考虑水驱油藏润湿性变化的数值模拟方法[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3,18(6):786 -791.

[4] 尤启东,周方喜,张建良,等.高含盐油藏水驱储层参数变化机理及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2):79-82.

猜你喜欢

真武油水冲刷
水平井油水两相中的RAT流体成像分析
从玄武到真武:宋代真武信仰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对煤层冲刷带的研究与应用
山西省艺术博物馆藏真武造像
MAKING HISTORY
油水两相流超声波衰减测试方法
误区:维生素K需补充,但要远离“油水”
水库坝区冲刷漏斗的形成机理
基于CFD的液固两相流冲刷腐蚀预测研究
堤防工程冲刷深度的计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