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0例中的应用

2015-06-07郭红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20期
关键词:迟发性外伤性瞳孔

郭红英

江西省万安县人民医院质控科,江西 万安 343800

综合护理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60例中的应用

郭红英

江西省万安县人民医院质控科,江西 万安 343800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合护理;颅内血肿;外伤性;迟发性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是指患者在头部受到外伤后,首次CT检查未发现血肿,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时出现血肿,或是患者颅内血肿已清理过,一段时间后其它部位又出现了血肿[1]。相关资料显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死亡率在3.4%~71.0%之间,做好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护理工作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2]。笔者对6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给予综合护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12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52例,年龄在28~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2.5±21.10)岁。实验组男性病例32例,女性病例28例,平均年龄为(52.4±20.9)岁;对照组男性病例36例,女性病例24例,平均年龄为(52.6±21.2)岁。对所有患者进行GCS评分,120例患者中13~15分的有20例,8~12分的有45例,7分以下的有55例;术后迟发性血肿时间不足24h的有60例,24~72h之间的有40例,超过72h的有20例。实验组:迟发性脑内血肿30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22例;对照组迟发性脑内血肿28例,迟发性硬膜下血肿10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2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GCS评分 GCS评分主要从患者的睁眼、语言以及运动等方面进行评分。睁眼方面:自发睁眼为4分,语言吩咐睁眼为3分;疼痛刺激睁眼为2分,不睁眼为1分;语言方面:正常交谈为5分,言语错乱为4分,只能说出单个词语为3分,只能发音为2分,无发音为1分;运动方面:按照吩咐动作为6分,疼痛刺激定位反应为5分;疼痛刺激屈曲反应为4分,异常屈曲为3分,异常伸展为2分,无反应为1分。总分为三者之和,总分介于3~15之间,其中轻度昏迷:13~14分;中度昏迷:9~12分;重度昏迷:3~8分[3]。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内容包括: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护理,饮食指导以及相关健康知识普及等。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昏迷程度,同时观察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是否平衡,根据观察结果给予相应的补液,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具体方法如下:①加强瞳孔观察。判断颅内变化的一个关键点就是做好瞳孔观察,脑疝主要表现为双侧瞳孔大小不一以及对光反应迟钝,当患者颅内血肿增大后,患者的瞳孔也会增大,但是光反应逐渐变弱,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瞳孔的观察,主要包括瞳孔的大小、形状以及对光反射情况等,间隔20min进行一次;②生命体征监测。在诊断颅内血肿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其中有血压的升高、脉搏的减弱、呼吸幅度加深、呼吸变慢等,监测过程中也是30m in左右进行一次。③患者颅内压的观察。血肿的加深会引起患者颅内压的升高,在临床上表现为头晕、头痛、呕吐、意识不清、视神经乳头水肿等。此时,需要使用脱水剂进行治疗,治疗后效果不明显,需要及时进行检查;④神经系统体征的观察。颅内血肿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一些临床症状,表现为肢体活动障碍、癫痫以及病理征阳性等。迟发性血肿会加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比如出现腹壁反射的减弱或消失,对神经系统的观察也需要30min左右进行一次[4];⑤给予患者相应的语言和视觉刺激,帮助患者恢复意识状态,如身体感到不适,需立即联系医生实施处理。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采用自制的调查表,满分为100分,其中90~100分为非常满意,80~89分为满意,60~79分为一般,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 (%)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比较 [例 (%)]

3 讨论

迟发性颅内血肿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一旦发生,会加重患者病情,并具有一定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所以,加强术后的护理工作显得很重要,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5]。

笔者在对120例外伤迟发性颅内血肿护理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护理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可以针对患者病情的发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减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可以快速的得到治疗,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综合护理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护理水平等要求较高,同时对护理人员数量的要求上也会相应的增加,较重的疾病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较大,而且工作节奏过快,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工作疲劳[6]。

对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采取综合护理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廖伟华,李秀葵.综合护理在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3(7):1997-1998.

[2]倪桂珍,孙志萍,余凤萍.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观察指标的研究[J].上海护理,2013,02(6):18-20.

[3]周峰,刘志祯,蔡华忠.颅脑外伤患者血糖与GCS评分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05):682-683

[4]刘秋平.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05(8):114-115.

[5]林俊.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3,06(5):896.

[6]李灵.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观察与护理 [J].中国医药指南,2014,08(6):332-333.

R473.5

A

1007-8517(2015)20-0098-02

2015.07.15)

猜你喜欢

迟发性外伤性瞳孔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塌陷的2种手术方式的比较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术后迟发性出血的诊治体会
外伤性鼓膜穿孔的护理效果
瞳孔检查及常见瞳孔异常
瞳孔里的太阳
瞳孔
生姜泻心汤治疗伊立替康导致的结直肠癌小鼠迟发性腹泻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