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卡培他滨治疗45例肿瘤的不良反应分析

2015-06-06梁燕蓉潘日兴李劲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5年5期
关键词:卡培他滨不良反应

梁燕蓉 潘日兴 李劲松 等

【摘要】目的:探究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肿瘤患者85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则采用培美曲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其累及的系统器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对照组有所减少;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培他滨可以减少肿瘤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患者的系统器官累及相对较轻;在临床上应对抗肿瘤药物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引起重视,定期检测报告,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参考资料,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卡培他滨;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79.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0-0053-02

Analysis of antineoplastic drug adverse reaction reports

LIANG YanrongPAN RixingLI JinsongPANG Hongxia

Maom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Maoming 52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 of anti tumor drugs,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use of the drug. Methods Select 85 cases of cancer patients 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 In 45 cas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by capecitabin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metrexed, observe organ systems and statistical of 2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dverse reactions and involving the situation.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hrombocytopenia, diarrhea, dizziness and headache proportion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s an adverse reaction in the digestive system, blood system, nervous system and other organs was less than in the control system of the proportion of group involvement,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2 groups (P<0.05). Conclusion Capecitabine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tumor patients, the system organ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relatively small; be against adverse responses induced tumor drug attention in clinical, regular inspection report, to provide a meaningful reference for the clinical, avoid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Keywords:Antitumor drugs; Capecitabine; Adverse reaction

大多数的抗肿瘤药物都会在杀伤或者抑制肿瘤细胞时,对正常的组织及器官产生不可避免的损害及毒性作用,给患者造成了较大的痛苦甚至死亡[1-2]。因此,对抗肿瘤药物合理、安全的使用成为了医务人员及药剂师都特别注重的问题。许多抗肿瘤药物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副作用,这就限制了对药物的使用。所以,如何选取低毒、可以长效治疗、高效以及用药方便的抗肿瘤药物成为医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45例患者进行卡培他滨治疗,并将其与培美曲塞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对比,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旨在更加深刻的认识抗肿瘤药物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到2014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肿瘤患者85例分为两组。在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男27例,女18例,患者的年龄在8~72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5±27)岁,肿瘤位于患者气管、支气管、肺部等有12例,位于乳腺有9例,位于胃部有12例,位于肝、肝内胆管有5例,位于结直肠有3例,其他有4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19例,女21例,患者的年龄在7~7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3±29)岁,肿瘤位于患者气管、支气管、肺部等有10例,位于乳腺有8例,位于胃部有10例,位于肝、肝内胆管有5例,位于结直肠有3例,其他有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参加研究的患者均知情,且自愿,患者均没有药物的过敏现象。endprint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初步检查,对观察组采用卡培他滨(广西福山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92;规格:0.5g)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培美曲塞(深圳美沃药业集团;国药准字号:H20130733;规格:0.5g)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比例来判断两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患者用药后所累及的系统器官,以此来进一步判断药物对患者的损害程度及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部分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对照组而言有所减少,其中观察组血小板减少比例为6.67%,而对照组患者达到了22.5%;对照组患者的腹泻高达72.5%,观察组为4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部分不良反应情况[例(%)]

组别例数血小板减少腹泻头痛头晕

观察组453(6.67)*21(46.67)*5(11.11)*

对照组409(22.50)29(72.50)10(25.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观察组产生不良反应所累及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等均少于对照组所累及的系统器官,其中观察组患者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为20%,而对照组患者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达40%;观察组患者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为13.33%,对照组达32.5%;观察组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为2.22%,对照组为15%。两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例(%)]

组别例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

观察组456(13.33)*9(20.00)*1(2.22)*

对照组4013(32.50)16(40.00)6(15.00)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单一肿瘤化疗虽然能对部分肿瘤进行治愈,但多种方式联合不仅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还能有效的改善晚期复发的症状,如手术及放疗前后或同步辅助化疗等[3-4]。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中较常规的治疗方式,所以,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适当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不仅要其发挥抗瘤作用,还尽可能选取低毒、长效、高效、用药方便的药物,并尽可能地避免不良反应发生[5]。笔者采取卡培他滨对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

卡培他滨是新型的、口服的氟嘧啶核苷类的类似物,其具有独特的激活机制,经过三个步骤的转化,最后转化成5—氟尿嘧啶进行抗肿瘤的抑制作用。而且卡培他滨对抗肿瘤的作用具有明确的靶向性,可以选择性的在肿瘤组织中被激活,从而产生较高浓度活性细胞毒物质,以改善患者耐受力,将抗癌的活性发挥到最大化。此外,还具有低毒、长效、高效、用药方便等特点。本研究发现,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但使用卡培他滨患者血小板减少、腹泻以及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的比例较使用培美曲塞患者明显减少,而且患者不良反应所累及的系统器官较培美曲塞患者而言也有明显的减少。

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主要是抗肿瘤药物所含的成分较复杂,质量控制的方法缺乏科学合理性;多数抗肿瘤药物是复方制剂,会引起患者的过敏反应。抗肿瘤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几率较高,毒副作用大,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规范用药,剂量适当。除此之外,应构建完善的不良反应报告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加强医护人员及药师、患者的密切联系,共同为减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努力。

参考文献

[1]高传柱,王天帅,陈佳,等. 铂类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04):83-92.

[2]马丽丽,彭文,王晋杰,等. 钯(Ⅱ)类抗肿瘤药物研究进展[J]. 中国科学:化学,2014,44(04):423-436.

[3]夏春芳,左玉兰,马丽丽,等. 化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23):94-97.

[4]袁玲,郭苗苗,许萍,等. 胃肠肿瘤术后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华护理杂志,2011,46(01):75-77.

[5]薛丽,白玉杰. 乳腺癌肿瘤异质性及靶向药物治疗[J]. 广东医学,2012,33(16):2529-2531.

(收稿日期:2015.02.26)endprint

猜你喜欢

卡培他滨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动脉灌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探究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与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的对比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
晚期胃癌患者行卡培他滨或替吉奥维持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奥沙利铂与卡培他滨联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