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的一块“夹缝地”

2015-06-05

居业 2015年1期
关键词:城中村城市化历史

人类历史上每一次大的城市化进程不都是温情脉脉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占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极其深刻的改变。在昔日的乡村、今天和未来的都市,在传统的城乡交接地带,也许每天都会发生隐形乃或显形的对撞——农民与市民之间、都市与乡村之间、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也包括那些世居于此的村民们自己,对城市化充满期待却又有些心怀忐忑。毫无疑问,这些改变将带来史无前例的机遇和挑战,不单考验着此间主政者的智慧,更叩问着这个变革时代的全体社会成员:城市发展空间该怎样拓展?

2000年,学术界就曾预测,在2050年之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那时的36%提高到70%以上。这意味着在这50年中,平均每年会有1000万至1200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市。2008年4月美国《华尔街日报》则报道说,彼时已有44%的中国人住在城市。许多人预测,2015年以前中国城市人口将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每年新增加城市人口约1500万至2000万。报道感叹道:“这样一个速度,可能是人类历史上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

中国城市化的步伐之快还是超出了学界的预测。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到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已达到51.27%。以“50%”为分水岭,在中国历史上,城市人口第一次超过了乡村人口。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标志,它昭示着我们这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了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成长阶段。

步入城市化率50%至70%区间的中国,会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轨道上疾驰,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化波澜壮阔。这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创造了一大历史机遇。而这一变化,也无疑带来了一系列新的课题:中国需要怎样加速城市化?需要怎样使城市化更良好?需要怎样使城市化的过程和谐、平顺、幸福?

这些都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转型发展需要直面的重要主题。

提到城市化,人们往往会直接将目光投向大城市边界之外的广袤土地,又有多少人会注目或与自己小区仅一墙之隔的城中村呢?解构中国城市城乡接合部的变化轨迹,或许可以得到一些解决上述问题的启示。

掠过大都市的繁华与喧嚣,也会有不为人们熟知的寂寞乡村;穿过林立的摩天高楼,也有会仍然蜿蜒的乡野土路;与金融街、CBD行色匆匆的俊男靓女擦肩而过之后,你甚至还可以快速切换到贩夫走卒聚居的背街小巷那些所谓的乡村,其实有些就位于大都市城区的核心位置,其距离显赫地标不过十几公里。

“城中村”一个平凡而又记忆深刻的地方,成为来自五湖四海的追梦人遮风挡雨的港湾。他们服务于都市的每个角落,狭小而拥挤的民房成为他们梦想起航的地方。在这里走出过百万富翁,走出过电影明星,走出过音乐家,走出过工程师……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的城中村流动人口就达3亿左右,全国各大中城市的城中村规模还依然十分巨大。有关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5年间,北京市对171个“城中村”进行了综合整治。根据推算,北京还有100余个城中村。温州建成区有138个城中村,近十多年来政府和村庄都在酝酿改造方案,但还没有一个城中村被彻底改造,从而完全融入城市。上海、武汉、成都、重庆、合肥、郑州、宝鸡、银川、呼和浩特、贵阳等全国多数城市也同样出现了城中村现象。

城市与乡村犬牙差互,市民与村民交错而行。在那些近在咫尺的城乡接合部,一个外界不甚了解的“城中村”,或许还没有那么的光鲜非凡,可是在那里静悄悄发生着的变革,却是那么的真切和生动。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全国的城中村逐渐消失,但这里却曾留下过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值得回味的故事……城中村那些平凡而又朴实的寻梦人,奔忙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辛勤耕耘,用自己勤劳朴实的双手默默地为现代化城市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也许你还在追逐梦想的旅途,也许你已经圆了自己的梦,但这里有过美好的回忆,记录着你曾经的点点滴滴。

猜你喜欢

城中村城市化历史
城市双修理念下的城中村改造研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新历史
拱墅:融资300亿元推动城中村改造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从一个村到一座城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