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性格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2015-06-05张燕

文教资料 2015年6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张燕

摘 要: 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变化,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此时是学生塑造良好性格的重要阶段。研究表明,阅读对学生性格即情绪、意志、态度、理智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对课外阅读提出了几点对策,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改善中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塑造良好的性格。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课外阅读 性格影响

中小学生对外界总有好奇的心态,会莫名地时而兴奋时而悲伤,加上应试教育沉重的课业负担和丰富的娱乐方式,很容易使得本不成熟的学生出现心理矛盾、人际交往困难、性格抑郁的现象。因此,当代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发展需要。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是一剂舒心的良药,有效的课外阅读能够将世界的丰富美好展现在中小学生的面前,满足学生抒发个人情感的需求,塑造良好的性格。

为了解中小学生的阅读情况,以及阅读对其性格产生的不同行为影响,我们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与访谈部分教师、家长和学生,可以发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即情绪、意志、态度、理智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情。”可见,阅读是心理体验的过程,是学生与书中的价值观念引起程度不同的共鸣的过程,能产生悲伤的情绪,能坚定前进的意志,能树立积极的态度,能增强处事的理智。

一、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性格的影响

(一)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情绪的影响。

情绪是性格的外露,情绪急躁、不稳定、忽喜忽怒是性格不成熟的表现。小孩的脸,一刻三变,刚还泪下数行,而后又破涕为笑,中小学生的情绪是不稳定的(如表1)。

表1 阅读悲伤小说对中小学生情绪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阅读悲伤小说后,大部分中小学生会很难过。情绪是很容易感染人的,阅读书中的悲伤情节时,读者会进入一个虚拟世界,在其中寻找到与自己相似的事件,感叹人生无味,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信心。

(二)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意志的影响。

意志是一个人性格特征中的重要力量,人的意志会受到他人思想的影响,缺乏意志力的人往往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及进取心,对周围的事物无兴趣以致意志消沉。意志一旦受到积极影响,就会坚定信念、果断勇敢(如表2)。

表2 阅读童话故事对中小学生意志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在阅读童话故事后,很少有学生在遭遇困难时沉浸在童话世界中而逃避现实,中小学生往往会富于幻想力,具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进而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坚定意志,相信人性的真善美。

(三)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态度的影响。

态度是人在性格中对现实态度方面的特征,体现了一个人对事物的稳定的倾向,是一个人世界观的反映。有的人没有民族气节、对集体和他人漠不关心、自私自利、懒惰自负等,值得庆幸的是,人的态度是可以改变的(如表3)。

表3 阅读人物传记的书籍对中小学生态度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当学生阅读人物传记时,大部分学生会增强进取心,懂得自尊自爱,增强有爱国主义情怀,只有很少的学生表示没有影响。可见阅读名人的事迹对教育学生形成一个积极高尚的人生观有着很大的作用。

(四)课外阅读对中小学生理智的影响。

理智也是性格的一个重要体现,有的人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而有的人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处于特殊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的理智很容易受到书中各种思维、行为的影响(如表4)。

表4 阅读探案类书籍对中小学生理智的影响

从表4可见,阅读探案类书籍的中小学生大部分会注重细节,做事严谨。的确,想要侦破一个扑朔迷离的案件,侦探者需要有敏捷的思维和很强的逻辑性。在阅读这类书籍的过程中,可以学到探案者表现出来的严谨的思维、细心的观察力和灵活的判断力等理智上的特征。

二、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应对策略

在走访的中小学中,有的学校在教室后设置书架,有的学校在校园一角设置图书馆,还有的学校有读书节的传统,但由于阅读缺乏指导、阅读渠道单一、阅读时间匮乏等原因,往往形同虚设。考虑到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本文针对以上课外阅读对学生性格的影响,结合国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一)召开主题班会,推荐课外阅读书目。

陶行知指出,一本书之好坏,可以拿下列三种标准判断它:(1)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有干下一个动作的力量。(2)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3)要看这本书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价值的力量[1]。书籍有的时候会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比如学生会模仿武侠小说中的暴力行为解决问题,期待言情小说里的美好爱情,这些都会影响性格的良好发展。教师应召开班会让学生了解书籍的不良影响,介绍阅读方法,并推荐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书籍。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需求,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进行分级阅读指导。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阅读童话故事类书籍,让学生富于想象力,充满创造力,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高年级的小学生可以阅读富有哲理的短篇故事,丰富精神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学生则可以阅读经典名著,满足这时期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也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和教育目的推荐阅读书目,想要中小学生做事严谨、注重细节,可推荐探案类书籍;想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可推荐童话类书籍;想要中小学生会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富有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责任感,可推荐人物传记类书籍。

(二)开展读书活动,营造阅读氛围。

一个有趣、新颖的读书活动,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班级的集体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合群、自制、勇敢、利他和意志坚强等性格特征,也有利于克服自私、孤独等不良的性格特征[2]。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多样的阅读活动,根据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活动主题,使得读书活动制度化、经常化。

可以展开“情绪分享会”,以《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为例,让学生讨论分析她在遇到事情的时候有哪些行为表现,体现出高度的情绪易感性、行为孤僻。此时让学生分享最近遇到的影响自己情绪的事情,教育学生学会稳定自己的情绪,抛弃冷漠和抑郁,对人生充满热情地生活。同时体验分享的乐趣,变得更加积极开朗,可以展开一个“新编故事会”,比如原故事中的灰姑娘必须在12点回家的原因是怕美丽的衣服和鞋子会被打回原形,可以新编成:灰姑娘有着坚强的意志,王子就是欣赏她坚强的意志而喜欢她的。无形之中使学生意识到应具有坚强的意志力,应勇敢和果断避免陷入怯懦和优柔寡断的漩涡。可以在教室里开展名为“小小演讲家”的演讲比赛,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演讲自己欣赏的历史人物,展示人物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比如演讲居里夫人,可以反映她淡泊名利、谦逊、忠于祖国的事迹,让学生感受她对人生的态度。每周让学生举手选出最能感染同学们的演讲者为“小小演讲家”,既锻炼了学生的演讲口才,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还让学生受到了名人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渲染,培养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还可开展名为“侦探组”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和逻辑性。

(三)有效利用图书馆,丰富阅读渠道。

美国实施的“美国阅读项目”要求在社区中开展鼓励孩子和成人读书的活动,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开展读书会,进而培育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水平[3]。蔡元培说:“教育并不专在学校,还有许多机关,第一是图书馆。”因此,学校要有效利用图书馆,首先,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介绍借阅图书的制度,让学生掌握利用图书馆的基本技能。其次,图书管理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书籍,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定期推出经典名著和具有教育价值的新书,还可以将涉及政治时事、科技发展的文章汇编后在学校推广,让学生领略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世界。然后,利用设施条件和人才,与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合作感受文化的意蕴,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可以发布每周图书馆借阅排行榜;可以举办爱心赠书活动,在书上表明某年某月某同学赠此书,让学生感受自我的价值和给予的快乐,树立乐于奉献的人生态度。

(四)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阅读的时间也很重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多人认为阅读需要占用很多的时间,其实利用一小段时间也可以阅读。日本规定每天早上正式上课前15分钟阅读,并拨出经费,用于购买图书和改善晨读环境[4]。只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阅读时间,比如晨读,利用15分钟阅读一则积极向上的小故事,或者有感情地朗读一首诗。午饭后看一篇名人传记,感受人物高尚的思想内涵。晚上可以少布置或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到家阅读经典名著。如此持之以恒,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书中丰满的人物形象和鲜明的性格特征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向真、善、美迈进,重新审视自己的言行,塑造良好的性格,循序渐进地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叶奕乾.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任一鸣.美公众图书馆多种手段促公众阅读.中国新闻出版报.

[4]白晓煌.日本立体推动全民阅读.中国图书商报.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从《蝉》到《昆虫记》,由自读延伸至课外阅读
点燃课外阅读的火焰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