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2015-06-05沈新苑沈兰苑黄燕琼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7期
关键词:期压压疮负压

沈新苑 沈兰苑 黄燕琼

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

沈新苑 沈兰苑 黄燕琼

目的: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74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行银离子敷料处理,试验组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疗效明显高于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换药频次、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创面细菌定植阴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在Ⅲ、Ⅳ期压疮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压疮;护理;临床效果

压疮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多因患者长期卧床,导致组织被压迫所致,若处理不及时,易诱发组织坏死、感染等情况,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常规护理方案多为抗感染,应用药物诱导创面愈合,但对渗透液无法进行有效处理,易出现继发性感染。而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压疮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临床积极借鉴[1]。为了进一步探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Ⅲ、Ⅳ期压疮护理的效果,对我院收治的74例Ⅲ、Ⅳ期压疮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收治的Ⅲ、Ⅳ期压疮患者74例,纳入标准:(1)符合《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2]中的有关诊断标准,均证实为Ⅲ、Ⅳ期压疮,全层伤口,全层皮肤组织失去,暴露或未暴露骨、肌肉及肌腱,伴有潜行和窦道。(2)压疮外口达5 cm×4 cm~11 cm×8 cm,臀部及骶尾部易发。(3)临床资料齐全,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伤口伴有焦痂者。(2)未经处理的骨髓炎者。(3)严重感染者。(4)未经探明的瘘管。将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36~82岁,平均年龄(57.98±2.37)岁;Ⅲ期21例,Ⅳ期16例。试验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37~84岁,平均(59.26±2.58)岁;Ⅲ期23例,Ⅳ期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压疮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应用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将坏死组织完全清除,对创面进行清洗,保证皮肤干燥;选取一次性胃管(12号),于前端留取4个侧孔,严格坚持无菌操作规范,应用优拓敷料将创面覆盖;采用无菌生理盐水纱布覆盖敷料与创面;待胃管置入伤口最低处后行纱布卷叠覆盖处理,并应用手术粘贴薄膜将创面封闭,引出胃管;确保胃管末端与引流瓶、负压源连接。对照组行银离子敷料治疗,待清创后行银离子抗感染处理,应用无菌生理盐水予以固定,控制感染后更换至藻酸盐敷料及泡沫辅料;于伤口表皮移行后接受皮瓣移植术,诱导伤口愈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并详细分析各组护理工作量(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换药频次),对创面细菌定植结果进行系统统计,并应用VAS法行疼痛护理评分测定。疗效评估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行临床疗效评估:(1)治愈。治疗10 d内,患者健康肉芽组织显著增生,窦道完全闭合,创面全部愈合。(2)好转。治疗10 d内,健康肉芽组织明显增生,窦道呈部分闭合状,创面部分愈合,碰触容易出血。(3)无效。上述指标均未达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量及VAS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工作量及VAS评分比较±s)

3 讨 论

Ⅲ、Ⅳ期压疮由于创面往往易并发感染,常规换药方法临床疗效相对较差,近几年伴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银离子敷料治疗得到了极大地推广,可积极控制感染,促进肉芽与上皮快速生长,但伴有疗程长、费用高等缺陷[3]。为了探索一种费用低、简便易行、效果佳的方法治疗Ⅲ、Ⅳ期压疮,立足于VSD设计思想与原理,联合3 M透明薄膜敷料,采用中心负压引流装置、一次性胃管或一次性吸痰管作成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其在Ⅲ、Ⅳ期压疮护理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具有透气功能佳、便于组织自由呼吸、规避细菌出入等优势,值得临床积极推广[4]。

有学者指出,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清除积液、促进创面早日愈合、减少感染率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意义[5]。表2证实,该技术引用的成套设备价格相对较低,以医用敷料与创面贴合,并经手术粘贴薄膜将创面封闭,引出引流管,与负压源连接,封闭引流简易,在实际应用中,其效果与常规VSD相似,可于全国范围内推广[6]。

结果显示,试验组创面愈合有效率、换药频次、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提示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能有效降低抗生素用量,规避感染,减少换药次数,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目前,临床诸多资料已证实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应用于Ⅲ、Ⅳ期压疮护理工作中效果值得肯定,可促进创面早期愈合,缩短压疮愈合时间,缓解患者换药痛苦,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且该技术操作简便易行,取材便捷,耗费较低,于各级医院中可广泛推广[7]。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时,需强化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该项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方法,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重视有效负压的临床观察及维持,详细观察引流情况及粘贴薄膜、创面敷料的形状,维持负压吸引的有效性,确保创面不受压,并全程跟踪创面,行营养支持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创面愈合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在Ⅲ、Ⅳ期压疮护理工作中,改良式负压引流技术具有至关重要的应用意义,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1] 黎少芳,黎凤凡,江丽嫦,等.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在Ⅳ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43-44.

[2] 蒋琪霞,刘 云.成人压疮预测和预防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1-3.

[3] 仲崇晓,韩 旭.1例IV期压疮患者行持续封闭式负压引流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48-49.

[4] 刘晓蓉,葛云霞.简易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中药“压疮灵”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801-1802.

[5] 王 萍,王晓飞,汪一华,等.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皮瓣移植治疗例尾骶部难愈性压疮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2,11(8):792-793.

[6] 谢雪霞,陈敏玲,陈肖玲,等.自行研发封闭式负压引流在难愈性压疮的护理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1):84-85.

[7] 刘国红,何东红,廖武萍,等.多功能波浪床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严重压疮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2):2707-2708.

(本文编辑 刘学英)

518029 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外科周围神经手足外科

沈新苑: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5-01-23)

10.3969/j.issn.1672-9676.2015.07.076

猜你喜欢

期压压疮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两种不同的伤口清洗方法在3期、4期压疮中应用的效果及成本效益分析
生皮散对大鼠Ⅲ期压疮创面的保护作用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蒙药嘎木朱尔和美皮康联合治疗老年患者Ⅱ、Ⅲ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伤口床准备原则在Ⅲ、Ⅳ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