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有效交往的现状研究

2015-06-02蔡珍珍等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社会工作医学院师生

蔡珍珍等

摘 要:该文从师生有效交往与齐齐哈尔社会工作教育实践入手,以问卷调查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交往,分析在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活动中追求师生有效对话的必要性,探寻师生有效交往的内涵及策略,以期提升医学院校社会工作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该文所采取的问卷形式主要以目前师生关系满意的程度和师生交往为切入点,对齐齐哈尔医学院三个年级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该问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针对学生和高校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

关键词:有效交往 医学院 师生 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020-02

当前,我国已有几所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但是,综观这些院校培养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行业的人数却非常少,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医务社会工作者专业性的高要求与其培养的低质量的矛盾,是限制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最重要原因。由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建设、专业实践等方面的不足,我国目前还无法培养出非常专业的医务社会工作人才。这就给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提出了重大课题,其中课堂上师生的有效交往和互动是教学模式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有效性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选择。

1 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交往的现状透析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系统,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社会过程,有效的教学要求师生双边的交往是有效的,能达到预设目标并生成一种实际意义。该文以此为研究目的,设计了师生交往现状的问卷,针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师生有效交往进行问卷调查。

在调查中,教师对于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交往大部分都满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存在一定的期望性,通过多年的教育和发展,自己的职业价值基本已经满足,所以对师生交往的满意度较高。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每个年级的情况都不相同。大一学生的满意度最高,达到85%,大一学生对于医务社会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此时如果教师以一个温和且知识丰富的形象去和学生交往,很容易提升学生对于专业的满意度;大二学生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为73%;大三学生的综合满意度为68%。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上升,对于师生课堂交往有效性的要求在逐渐提高,满意度也在逐渐下降,因此,也反映出学生对于课堂师生有效交往的认识在不断加深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对这个层面的渴求。

由图1可以得知,学生和教师普遍认为师生交往中双方以朋友的方式相处更好,部分人认为以师长的方式处理两者关系更加得体,认为双方关系更适合以父母的方式和其他的较少。朋友的角色主要体现在师生双方的关系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之上,双方能够更好的以互动为基点,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进行沟通。师长角色更加强调老师的输出,更加注重教师在学术上的权威性,学生和老师疏于交往,长此以往,容易使师生交往更加疏远,使教学活动陷入恶性循环,最终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从图2可以看出,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对于学生的交流,老师基本上会采取师生相互的交流的方式进行处理,这有助于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更加有利于形成良性师生交往关系。在对师生交往中采取的方式的调查中显示,师生在交往中采取的交往方式各异,由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成为一种新型的交流方式,给师生交流带来了方便;个人面谈也占有很大比例,针对个人问题采取这种方法,能够比较有效的解决,集体面谈和电话交流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

从表1可以看出,每位老师清楚的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对于只教学,不育人,对学生不良行为不过问选择的人很少。从对校外事物和科研论文的选项来看,老师大部分选择了有时或经常,说明老师不仅要处理好本职工作,还有兼顾科学研究和校外事物上面。老师们都很重视教学和育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这就说明在当今科学文化知识和人文素养的结合才是教育界所普遍关注的。

在对教师对于学生旷课或迟到的态度的调查研究中,数据显示大学教师对于学生旷课或迟到采取的措施比较宽松,选择只询问情况很多,而不问缘由严厉处罚的几乎没有人。这说明老师对于学生旷课或迟到处理方式比较温和,由此可能会引发学生对于旷课或迟到不以为然,导致师生交往较少。而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们普遍特别重视,所有老师经常停下讲课去解答学生的问题,当然这也与我校社会工作实行小班教学为主有关。

通过表2可知,在老师眼里,和学生之间的角色冲突主要在于有些同学不喜欢上老师的课,而比较明显的矛盾根本没有。学生不喜欢上老师的课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对于学科认可程度低、课程难度大、课程内容枯燥乏味以及教师个人上课风格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对于这节课出现排斥现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师生角色冲突主要是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扰乱课堂秩序,这与教师的评价基本一致。

2 医学院校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交往的现状分析

2.1 积极的方面

师生情感互动方面,师生愈发认识到大学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教与学,是一个开放性和生成性的过程。以发展为目标,摒弃过去“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目的”的错误做法。师生间的交往更加向一种双向互动的方向发展。虽然教师依旧是课堂上面的主体,但是学生已经由原来的完全被动的倾听者向着课堂上的参与者方向发展。这对于学生的主动学习起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的发现自己的问题,能够增强学生主动去寻找答案的意愿;教师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也能够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经验,让书本上的知识更加灵活的在班级中体现出来。对于医学院开展社会工作来说,师生课堂上的良性互动,特别是在一些案例上面的分析,大家能够利用班级这个平台集思广益,为今后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消极的方面

通过上面的问卷调查,我们也发现对于齐齐哈尔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交往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部分专业对于专业不认同导致学习动机薄弱、鉴于教师在知识方面的权威性与老师缺乏沟通、学生迟到旷课教师得过且过以及存在课堂上出现部分学生扰乱课堂纪律等现象。这其中的问题,一部分是由于社会工作专业目前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发展状态,社会公众对其认可程度比较低导致部分学生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大学生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对于师生角色的认识还处于“老师说,学生听”的固有模式下,对于师生自由平等的沟通还存在顾虑,对于我校形成良性师生交往任重而道远。

3 结语

通过提出社会工作专业在当前现实教学中师生交往存在的问题和以及分析问题的根源,试图在社会工作专业教学中探索师生有效交往的策略,使交往教学理论做适时地介入。从而对基于师生交往的教学理论做出重新诠释和厘定,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出基于师生有效交往的基本教学模式,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教学水平,使社会工作的教学更加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参考性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德]哈贝马斯,著.交往行动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108.

[2] 向金玉,冯海英.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交往[J].学园教育科研,2013(4):27-28.

[3] 王莉.大学课堂师生教学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当代科学教育,2013(3):19-22.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工作医学院师生
新乡医学院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A Study of Blended-teaching Model in Medical English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