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5-06-02陈学军胡泊

对外经贸 2015年4期
关键词:三江平原赫哲族生态建设

陈学军 胡泊

[摘 要]生态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互相促进、彼此制约、相辅相成。加强赫哲族聚居地生态建设,加大三江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生态科技水平、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改善民生,成为实现赫哲族聚居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生态良好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三江平原;生态建设;赫哲族;民族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4-0067-03

[作者简介]陈学军(1975-),男,湖北孝感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研究;胡泊(1992-),男,黑龙江阿城人,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基金项目]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GM-09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专项项目(项目编号:12D082);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扶持共建项目(项目编号:13E073);佳木斯大学重大项目培育基金项目(项目编号:WZQ2012-003)。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2014年9月,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加强生态建设,不断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加大投入,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2]。生态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建设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既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资料显示,赫哲族共计5354人,在我国56个民族中排名第53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八岔赫哲族乡和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以及佳木斯市郊区敖其赫哲族村和抚远县抓吉赫哲族村。由于人口居住较为分散,再加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渔猎生计方式发生变迁,致使受赫哲族传统文化熏陶的本民族人数日益稀少[3]。加强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维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营造优越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提供环境保障,促进赫哲族聚居地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生态建设

赫哲族聚居地集中分布于我国东北广袤的三江平原地区,此处地势低平、江河泡沼密布、森林覆盖率良好、生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史称“北大荒”。由于早年间赫哲人信奉萨满教,笃信万物有灵,这使得赫哲人在生产、生活中特别尊重自然,崇拜自然,具有非常浓厚的生态伦理观念,在很大程度上维系了赫哲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三江平原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湿地,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最美丽的湿地之一,2008年2月三江平原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中国十大新天府。三江平原地区的洪河湿地、三江湿地、兴凯湖湿地、七星河湿地、珍宝岛湿地5个自然保护区先后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三江平原是我国入选该名录最多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4]。自晚清以来外来移民大规模地进入三江平原地区开荒种地,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发北大荒过程中采取掠夺式的开发模式,导致湿地、草甸、森林等自然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原生态的生态环境出现变迁,当前退耕还湿、退耕还林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

(二)经济社会发展

从整体上来说,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较为良好。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规划以来,在三江平原地区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加速的背景下,赫哲族聚居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年提高,特别是《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的实施给赫哲族地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近年来,赫哲族地区群众受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伴随着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民族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赫哲人从早年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逐渐过渡到农林牧副渔并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尤其是通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与民族旅游业,民族群众的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实施生态建设不仅有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而且需要经济与科技的支撑。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能够给三江平原生态建设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与科技支持,从而加速民族地区生态建设进程,营造绿色、健康、环保的生态环境。同时,生态建设的实施有利于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与可持续发展。三江平原生态环境是赫哲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三江平原生态建设对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环境起着长久的安全保障作用。

(二)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制约

随着三江平原地区人口的增加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湿地被疏干,被开垦为农田,城镇面积不断扩张,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冲击,加剧了生态建设的压力,再加上生态建设科学技术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的进程。此外,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直接造成水土流失、动植物减少,而且导致旱涝灾害频发,气候条件恶化,危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近年来三江平原地区洪涝灾害频繁,尤其是2013年特大洪水导致同江市八岔赫哲族村全部被淹没,街津口赫哲族村大面积受灾,抓吉赫哲族村房屋倒塌严重,刚刚竣工的赫哲新村房屋进水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所引起的自然灾害给赫哲族聚居地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endprint

(一)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赫哲族世居于三江平原地区,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孕育了赫哲族独特的渔猎文化,与赫哲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但目前三江平原地区湿地、草甸被违法开垦的现象时有发生,湿地保护现状非常严峻。不合理的围垦和过度开发生物资源导致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湿地面积减小和破碎化、生物物种多样性受到威胁、生物物质生产功能减退、农业生产带来的面源污染严重[5]。在三江平原区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加速的背景下,自然资源的消耗日益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压力与日俱增,赫哲人的生计面临重大威胁,传统的狩猎生产方式因环境的变迁早已消失,传统的渔业生产岌岌可危,面临日渐消亡的尴尬境地。

(二)生态科技有待提高

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技术含量不高,再加上传统的生态伦理观念的约束,避免了向自然界过度索取资源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生产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但是随着三江平原地区社会环境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的发展空间不断受到挤压,生存环境极为有限。尤其是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不少人使用“绝户网”等网具,大鱼小鱼“照单全收”,致使过度捕捞的问题非常突出,鱼类资源濒临枯竭。目前黑龙江、乌苏里江休渔期仍存在违规捕鱼的问题,越界捕捞也时有发生。一方面是环境污染严重和过度捕捞,一方面是渔业资源枯竭,恶性循环,导致不少赫哲人的生活条件日益窘迫。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降低了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直接影响了赫哲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

(三)生态教育亟须加强

历史上的赫哲族呵护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伦理观念特别浓厚。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古风不存。20世纪30年代凌纯声先生调研时发现“昔日赫哲猎户过端午节即不打鹿,以待来年,近来他们惟利是图,因过端午的茸角虽不足贵,鹿皮尚可得善价,古风已不复存在。……从前他们有禁猎的时期,规定夏打茸角,春秋打火狐、黄鼠狼、水獭,冬打貂、猞猁、熊、虎。现在此禁例已不复存在。茸角亦不可多得,貂几至绝种。”[6]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期,赫哲族有识之士痛心地感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子孙后代着想等传统观念在一些赫哲族群众的意念中全是“唬弄”人的瞎话[7]。广大群众的生态保护理念亟待加强,任务之艰巨由此可见一斑。

五、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对策

(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三江平原湿地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加强三江平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保护赫哲人赖以生存的衣食之源,更是保护赫哲族传统的鱼文化的基础与前提,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山水绝,文脉灭。首先,要进一步加大三江平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建设力度,扩大保护范围,切实改善湿地生态环境,加强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扩大退耕还湿的试点范围,实施湿地移民工程。其次,加强水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大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防污治污力度,保护鱼类等水生生物资源。第三,控制农业开发强度,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第四,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和城市建设强度,保护耕地资源,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 [8]。

(二)多措并举保护生态环境

针对过度捕捞、围垦湿地等不合理利用资源的问题,要切实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首先,要提高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含量,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学技术对生态保护的支撑能力,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适度、可持续的利用。其次,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结合三江平原地域优势,以能源、原材料、农产品加工业等为重点,积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要积极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和相关技术,改善三江平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8]。第三,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家庭农场、湿地旅游、民俗旅游,以及水产养殖、食用菌种植、特色动植物养殖等技术。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赫哲族地区群众转产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然选择。

(三)加强生态教育

加强赫哲族地区生态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广大群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观念。为此要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态知识科普活动等方面入手,强化公众的生态保护理念。首先,在学校开展生态教育。在内容方面,主要从生态文明观教育、生态文明知识教育、生态文明技能教育、生态文明道德与法制教育四个方面入手[9],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在赫哲族聚居地社区开展生态教育。要避免空洞的说教,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际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增强生态教育的效果。

(四)大力改善民生

大力改善民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与强有力的保障,而生态建设也必须落实到民生改善上才有意义,否则只能是水月镜花,纸上谈兵。首先,深化改革,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当前要继续落实《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等各项规划,让惠农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赫哲族群众的收入。其次,保障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当前赫哲族聚居地发展仍然较为滞后,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要优先安排与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农业、教育、文化、卫生、饮水、电力、交通、贸易集市、民房改造、扶贫开发等项目,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并支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最大限度地为民族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扩大民族群众收入来源[10]。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2]中共中央.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4-09-30.endprint

[3]曹薇.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战略研究——以赫哲族为例[J]商业经济,2014(9):6-7.

[4]Chen Xuejun, Cao Wei. Study on Eco-Tourism in Sanjiang Plain Wetlan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Carbon Economy[A]. Wen Tong, et al.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een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anagement[C] Marietta: the American Scholars Press, 2011:1-9.

[5]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全国生态功能区划[Z]2008.

[6]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册)[M].南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34:87.

[7]孙玉森.试论赫哲族经济的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4):59.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办公室.东北地区振兴规划[Z]2007.

[9]孙芙蓉.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12-06-23.

[10]黑龙江省人民政府.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2.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minority are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the relationship that promoting, restriction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Strengthening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Hezhe settlement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reasing the intensity of Sanjiang plain and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engthening the educ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 have become the inevitable choices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ocial progress, cultural prosperity and good ecology of Hezhe settlements.

Key words: Sanjiang plai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Hezhe nationality; national economy

(责任编辑:董博雯)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江平原赫哲族生态建设
赫哲族滑爬犁的演化及在赏冰乐雪活动中的应用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黑龙江省赫哲族“伊玛堪”说唱保护项目现状解读
三江平原气温变化趋势及区域差异识别
基于灰色绝对关联度的三江平原降水量影响因子识别
基于小波变换的三江平原旬降水量主周期识别
基于相关分析的三江平原气候影响因子关系识别
赫哲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