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多媒体成为学生与本文之间的纽带

2015-06-02谢朝刚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多媒体文本

谢朝刚

【摘 要】多媒体具有直观形象、视听结合、声情并茂的特点,它既能够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也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更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从讲究实效出发,适当、适时、适度地使用电教媒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各种媒体的优化组合,使电教媒体真正地为教学服务。

【关键词】多媒体 学生 文本 语文教学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校园的发展,多媒体教学具有显而易见的魅力,它能把抽象的材料变换成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但随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随意运用,也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使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让多媒体为高效课堂服务,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一、理解教材,多媒体设计之源泉

教师在设计运用多媒体时,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的,明确要解决课堂中的哪些问题,让教材成为多媒体的设计之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十分优美的课文,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上没有问题,但走进文本之中十分不易。我利用自制课件让学生体味美好的画面。例如,在讲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一句话时,我用上了动态的画面,一个奇美的海底世界瞬间呈现在了学生的面前。《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是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写的,课文中有很多的重点词语,如“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等,学生根本不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是十分肤浅的,课堂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只会说“德国的街头很美,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创造一个美的家园,美的世界”,其实这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所以,我在设计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时候,通过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德国的文化,风土人情,让人性的美凸显出来。这样,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理解不到的地方形象地展示出来,学生就会不自觉地走进情境之中。

二、解决重点,多媒体服务之任务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恰当地采用投影、配乐、录像等电教媒体创造氛围,可以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意境之中;在学生的情感处于最佳状态时,再通过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的引导,学生就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脑海中就会再现生活和自然的美景,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滋润。

例如《月光曲》一文。分辨事物和联想,体会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思想感情是本课训练的重点。为了掌握这一知识点,可合理地选用幻灯机、录音机。当教学进行到第八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时,用多媒体画面展示出“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穷兄妹俩凝神倾听,贝多芬无限深情地弹奏钢琴”的情景。紧接着第九自然段,播放钢琴曲《月光曲》,将音乐与插图的情景联系起来,让学生处在观其图、听其曲、思其文的浓厚氛围中。随着缓慢而清幽的琴声,不仅皮鞋匠仿佛看到“月亮从天水相接的地方升起来……”而且月亮也从学生的心中升起来了。那微波粼粼的海面在兄妹俩的心中荡漾,那轻纱似的微云在他们脑海中浮现,那海面上的大风在他们的耳边刮起,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地在他们的心田激荡。音乐把他们从凄凉、无助带入了一种雄伟、激昂的世界。学生在这充满激情的音乐声中,在浮想联翩的意境中,体会感受贝多芬即兴创作《月光曲》的思想感情,去分辨事物和联想……

如此运用,学生不仅深入地理解了《月光曲》的内容,而且懂得联想是由实实在在的事物产生的,联想要合理,从而使教学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声画的同步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视听器官,也使学生由对优美乐曲的无意注意转变到对画面上盲姑娘陶醉在乐曲中忘我神情的有意注意上来。这样营造了《月光曲》的特定意境,为学生体验语言信息所表达的情感内涵铺平了道路,消除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陌生感。

三、培养能力,多媒体教学之根本

语文教学的最终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把语文课文中美的形象、事物通过录像、投影、计算机展现出来,创设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感知审美形象、产生美的情感,陶冶情操,直至使学生拥有鉴赏美的大脑和创造美的双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多媒体内容的呈现及时地获得信息,使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最佳的状态。

我在教学《桂林山水》这一课时,运用自制的课件,让学生对着多彩的文字,看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欣赏着美妙的音乐,学生的情态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本之中,既陶冶了性情,也激发了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在古诗词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自然界的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祖国的名山大川、古迹名胜,诗人的爱国热情、远大志向等,能很快体会到诗词的意境、作者的感情,学生对美的感知也随之敏锐起来,促进了学生对美的理解、想象的发展,激发了学生想象与创造的欲望和能力。

总之,多媒体的有效、合理运用是决定教学得失的关键,更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体现。所以,在设计课件时,教师必须以教材为范本,以学生为中心,不能单纯地以色彩缤纷的画面代替学生的情感朗读和再造想象力的培养,不能以无边的想象改变学生的情感世界。在教学中,不能让课件牵着学生走,也不能围着黑板和多媒体转,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情感之中。通过深入揣摩精彩的语言文字,声情并茂地朗读,细心品味,充分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真正落到实处。endprint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多媒体文本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