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利用活动教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015-06-02于宏宇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

于宏宇

活动教学是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性常用的方法,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时事播报、观看视频资料、小组竞赛、讲故事、讨论、辩论、情景表演、游戏等多种形式参与教学,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科能力。

一、时事播报法

时事播报法就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现场播报和评析国内外热点时政新闻事件的活动教学形式。这种活动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时政观察力、缜密思维和语言表述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还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学会分享。

时事播报法在具体操作时,首先要明确任务。教师在上课前,要明确学生任务,课代表按照班级成员名单以小组为单位,一人或两人为一组,按一定顺序依次轮流播放,并负责在的前两天通知指定学生做好播报准备。其次,收集整理资料。通过查阅报纸、书籍、电视、网络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收集素材。将新闻事件记录下来,并且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基本要素进行整理。选择近期发生的、影响力大的材料,文稿书写规范,并可以利用“班班通”做几张简单的图片文字幻灯片。再次,对材料检查把关。播报小组的组长负责检查播报员的文稿材料是否符合播报要求,若有异议由课代表把关,争议大的问题找老师商议解决,保证播报内容符合学情、有意义和有价值,避免耽误课堂时间,避免负面影响。在现场播报环节是利用课前5分钟时间,安排课前指定人进行有序播报,要求仪表端庄,声音洪亮,语言流畅,富有感染力,配合课件以追求图文并茂,效果更好。座位上的学生认真倾听并在作业本的时事播报处做有价值的简单记录,教师批作业时作为评分的一部分考量,并将按其表现纳入小组量化加分中,作为学生课堂表现的考核依据。最后,对播报的评析,师生联系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周边实例和学校生活多角度评析,让播报人明白自己的得失之处,也为别的同学提供播报依据,以便日臻完善。

二、故事活动教学法

故事活动教学法就是通过给学生讲故事的形式,为学生设计一个情境,通过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感悟知识的方法。这种活动教学法在于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愿意去思考、去探究,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故事活动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第一,要精选故事。教师选择的故事要符合教材的需要,要与教材紧密联系,并能引出或说明相关的知识。故事的内容要有趣味性。例如,在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四课《尊敬教师》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书上并没有一个典型的能体现学生尊重老师的故事,我们可以找很多这方面的故事,如“程门立雪”的故事就很符合这部分知识的要求,而且故事的本身也很有趣。当教师描绘雪把杨时的脚都没过的时候,同学们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声。第二,故事要选择正确的呈现方式。可以采取教师讲故事、学生自己讲故事或把故事用录音或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等方式。其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自己找故事和自己讲故事。第三,要精心设计问题。不同的故事,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讲完故事后要精心设计问题,而且问题要由浅入深。例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九课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课时,可以讲“小鬼当家”的故事。根据这个故事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1)故事中“小鬼”想了哪些办法与歹徒斗争?斗争的结果如何?(2)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通过这些具体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回到故事情节中,积极地思考问题,并且在问题的引导下自己就可以得出结论。

三、材料(案例)分析活动教学法

材料(案例)分析活动教学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材料(案例)的剖析,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材料(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材料(案例)分析活动教学法可使教学内容化难为简,并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这种活动教学法时要遵循以下步骤。第一步,精心选择材料。对于材料和案例,在课前要进行精心地筛选,选择最能体现教材理论观点和说明问题的材料,这就要求我们对教材中的一些材料进行筛选和取舍,好的加以运用,不适合的调换成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例如,学习八年级思想品德(上)第一课第三框《难报三春晖》一课,为了说明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不是古代的愚孝,而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在这里可以自编这样一个情境:小梅无意中听到了父母在商量事情,大概意思是父亲昨天开车撞伤了一位行人,他非但没有看行人伤势如何,反而开车逃跑了……第二步,呈现问题。在出示材料或案例前,教师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答,从而达到理性的生成。对于问题的提出要按由易到难、由大到小的逻辑关系提出(也可以由小到大,根据内容自行确定),把问题规范到层次鲜明,同时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对于材料分析或案例分析中的问题的提出,还要符合逻辑思维,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可能怎么做到应该怎么做,层层递进,去伪存真,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第三步,学生解答问题,获取知识。在这个环节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时间和空间,教师要及时、恰当地点拨,通过不同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和碰撞,相互启发,获得对知识的正确认识。第四步,总结。对材料(案例)所说明的教材的观点,由学生和教师进行总结,进行精炼的概括。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活动的形式有很多,无论教师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原则,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endprint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