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学

2015-06-02岑平柱

教育界·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物学新课标生物

岑平柱

初中生物是以实验教学为导入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性和科学的缜密性。现如今,新教材按照自然、社会发展的要求,将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贯穿于整个教材。在新课程改革中,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该不断提高教学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内容,让每个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激发创新思维,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争取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学思结合、活学活用,让师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那么,作为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该如何把握好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呢?

一、突出生物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物学是一门与生活、自然密切相关的实验学科。教师可根据生物学科特点,介绍生物学最新研究成果,展望生物学科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多做演示实验,开设分组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新教材上的探究、资料分析、观察与思考等栏目的学习与探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物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最后,教师可以通过新教材中的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和有关资料,收集一些生物学成果介绍,如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生物防治等方面的研究,使学生看到生物学发展的远大前景,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注重实验是学好生物学的关键。初中生物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实验态度,并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应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如校园植物挂牌、植物的营养繁殖等。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实验教学方面的指导、督促力度,通过开展教师实验操作比赛,达到“以赛促学,以学促教”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开展一些简单、易行的学生实验比赛,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验的原理、方法、步骤与注意事项,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善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观察、记录和深入分析,并能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结合生理学知识进行青春期教育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性器官的逐渐成熟,性意识的发展,学生的身体、心理正发生巨大的变化,有些学者把这个时期称为“暴风骤雨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有许多问题希望得到解答、指导和帮助。在以往的教育中,性教育一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青少年从正规途径获得的性知识相对较少,所以引发了青少年性困惑、性犯罪等社会问题。《生殖与发育》课程的安排正好符合学生发育发展的要求,教师结合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介绍性器官的解剖生理结构与功能,以及有关生理变化和身体发育卫生常识,能使他们对自己的生理现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最终由好奇、害羞、恐惧等心理转变为敢于正确面对自身的各种变化,从而避免对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并能够正确爱护、保护自己。青春期又是一个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而学习是一种紧张的脑力劳动,学习时间过长会使大脑产生疲劳,学习效率降低。因此,在讲到《神经系统》时,教师要使学生注意劳逸结合。此外,要勤于用脑,注意遇事多想多问,这样才能使神经系统充分发挥作用,使思维越来越敏捷,记忆更加深刻。结合《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讲解吸烟、喝酒的危害,让学生养成不吸烟、不喝酒的良好习惯。

四、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作为中学生物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应该积极在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让学生逐步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讲授现在世界各个地区的环境状况,同时引入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加以讲解,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深刻反思,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五、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能够正确地使用生物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生物实验、操作技能,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素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引导学生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生物技术对生产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实践技能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见习、实习、作业、社会调查、实验等实际技能情况,加强教育手段,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论和实验技能。这样的教学模式,能促使学生对生物问题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

六、运用结课艺术,推动学生的课外探究

课堂小结是课堂艺术的浓缩和提炼,也是活化知识、丰富学生知识面的好时机。小结时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引导学生进入探究者的角色上,即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分析、多讨论,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样,就能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热情延续到课外,鼓励学生课后动手探究。

总之,我们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实现课程目标。一切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能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都应该提倡。作为新课标下的初中生物教师,我们要依据新课标新理念下的现代教育理论,立足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积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探索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实现教育新观念的创建、教学改革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得到优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学新课标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第12话 完美生物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PEDF抗肿瘤的生物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