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助读教学突破

2015-06-02范剑萍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2期
关键词:文言文言文教学

初中文言文教学,初中教研确定为疑难问题探究的一个主题,同仁们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文、言”结合,如何有效教学等一系列的有效方法进入初中语文课堂。笔者自2009年以来,探索把《世说新语》作为初一文言文选读教材,以期寻找初中文言文教学助读的学习兴趣和契机,从而走进文言文学习之门。从两届学生的实践中,笔者感悟良多,整理如下。

一.在国学热中把握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契机

当前,国学热正盛,古诗文诵读工程频现,媒体推波助澜,“汉字听写”“成语大会”“百家讲坛”“中华好诗词”等节目获得观众的好评,古籍里的字词诗文开始复活,也表明中国文化对人们精神的重塑作用再次得到了关注。家长开始为学龄前幼儿寻觅“国学班”让其读经启蒙,如读《弟子规》《三字经》的班级暑期特别受青睐。小学阶段,由于没有升学的功利干扰,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古诗文经典活动往往得以实质性开展。小学课本里文言文篇目极少极短,《伯牙绝弦》《杨氏之子》《两小儿辩日》《学弈》,四则故事性强的短文受到孩子们的喜欢。然而,为什么初中生依然害怕文言文,初中文言文教学依然是语文教学中顽固的疑难问题,这其中的核心原因到底是什么?又应该怎样借机突破?

1.教师方面。没有把文言文教学提升到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位置。现实教学中,文言文作为一个单元的五分之一,教学时间也只是五分之一。教师自身的古典素养不高,只在课文所选的几篇文言文字词句落实中打转,忽视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兴趣,没有打开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路径。同时屈服于应试,瞄准文言文考试说明,重实词、虚词、句子翻译的繁琐讲解,忽视文章写法结构和思想情感的互动,文言文的优秀典雅和美育价值被蒙蔽,文言文教学成了学生不爱、老师无奈的必然。

2.学生方面。遥隔楚云端的距离,使学生对文言文特定的字词句式陌生而感到无聊,拿起文本茫然无趣。还因为文言文都要求背诵,生硬地背出简直是件苦差事,往往一篇短短的《岳阳楼记》要花上几个晚上才能勉强背出。文言文教学字、词、句义的反复串讲,败坏了古文课堂的灵动和趣味,于是面对古文动力欠缺,兴趣缺乏。

既然,国学热方兴未艾,小学生能饶有趣味地诵读经书,那么能否借此走出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花园小径?

建设一门课程,让学生有路可走。《世说新语》作为七年级文言文选修教材,故事性强,篇幅短小,颇有趣味,涵量广博,对初识文言文的学生比较适宜。助读此书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广阔多彩的文言天地的窗口。七年级学生的功课不算紧张,相对来说,自主支配的时间也比较多。

二.《世说新语》作为七年级助读文言教材的探索

(一)为什么选《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故事简短,有趣。书中出场的人物有上百个,但作者常用简单几个字,精确地描绘出人物的语言、动作,其性格便清楚呈现在读者面前。许多故事都非常有趣,学生喜欢,能吸引他读下去,在有趣好玩中,不知不觉进入文言阅读状态。

《世说新语》传承深远,有料。成语“难兄难弟、割席绝交、小时了了、汗出如浆、吴牛喘月、七步成章……”学生了解成语的源头,容易理解积累成语。典故丰富,比如“东床坦腹”作为潇洒的典范;“堪怜咏絮才”被曹雪芹用到林妹妹身上。诗词中如王维诗句“到门不敢题凡鸟”,李白“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等,皆出典于此书,了解这些典故源头自然有利于理解诗文,理解魏晋之后的文化。

《世说新语》文采风流,有种。傅雷两次寄此书给傅聪,说“《世说新语》大可一读。日本人几百年来都把它当做枕中秘宝。我常常缅怀两晋六朝的文采风流,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高峰。你小时念的国文,一小部分我即从此中取材”。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可以在魏晋风流故事的阅读与争论中帮助学生形成独立人格。其实读一本书,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为有种的人,一个有正义感有修养的现代公民,不是思想上的奴才。

(二)海量刺激乃文言文阅读教学之出路

孩子习得一门语言,总是在语言的反复刺激下形成,我们对孩子初学说话时反复耐心地刺激,才使得孩子能够自如说话并且能听懂大意。要切实发挥文言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作用,光靠课内的几篇文言文是不够的,应该增加阅读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接触文本,多读多积累,水到渠成。

精选《世说新语》版本。南朝宋刘义庆所编《世说新语》版本很多,全本36门1130则,不可能全部阅读,有些对初一学生也不合适,故选定的阅读版本是沈海波校注,中华书局出版的精选版,筛除了不适合学生读的篇目,中华书局出版的书质量有保证,排版看起来舒服,留有空白处可以旁批。平均每日诵读一则,一年内选200多则小短文诵读,这样海量刺激,对初一学生的文言感觉大有帮助。

(三)以游戏之心态助读《世说新语》

以游戏的态度亲近《世说新语》适合七年级学生的天性,是助读成功的要义。所谓助读,一是文言语言的隔阂需要提供帮助,二是阅读的深入理解需要助推,三是学生共读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其关键在于组织游戏活动并营造共读的氛围。

1.讲故事找原文。在学生对文言词语积累甚少的情况下,学生课外自行阅读是难以做到的。每天利用10分钟晨读时间,先由教师示范讲故事,小小故事引发学生兴趣,再让学生从给定范围里(如“德行”篇)找到故事原文,熟读本则文言故事,读出故事味道。之后让学生去准备,按学号讲故事,探讨故事的意趣,此时诵读文言往往会忘记语言的障碍,而时时发出会心一笑。

2.文言短剧表演。学生以六人为小组单位,任选一篇短文,通过小组互助、利用注释、查阅词典的方式,自己疏通文句,探究文意,编写剧本,分好角色,排好节目,集中表演。短剧创作及表演考验了学生对文章阅读的深度,也给予了他们创造发挥的空间,使阅读古文的热情水涨船高。学生表演“东床坦腹”,“芝兰玉树”“王蓝田夹蛋”“谢府大院”等短剧充满趣味。endprint

3.同姓专题介绍。《世说新语》中涉及到的人物很多,“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王家、谢家是主角,还有陈姓、刘姓、支姓、石姓、曹姓、诸葛等。王家是大家族,可以分为王导家和王羲之家等,让学生找自己的同姓去研究。这样就需要翻阅全书中涉及到的同姓同人的相关故事,把相关内容整合,形成“话说咱谢家”“话说……”专题。这个寻源同姓专题深受学生喜欢,介绍时,文白夹杂,自信自豪,饶有味道。

4.争议辩论激发思考。鲁迅先生对《世说新语》评价为“名士底教科书”。但在“名士”稀缺的今天,特别是在成长中的孩子眼里,很多内容都会有不同的定义。如孔融这个小时候就有着光辉形象的人物在《世说新语》阅读中逐渐丰富起来,有学生认为孔融真狂,有人认为是“装”的……教师如将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看法一股脑儿灌输给学生,无疑打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批判精神,不利于学生阅读方法的积累和阅读习惯的形成。最好的方法就是辩论,激发学生自己去阅读,在阅读中搜集充分有力的材料和寻求理论依据,形成激烈的争论,越辩思考越深入越主动去学习。

此外,故事新编、人物评价等写作式活动的练习运用,也让学生加深了对《世说新语》的情感。以游戏玩耍的学习状态开始到玩味探究其中细节,教师不再拘泥于一字一句译读,而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接触文言文,不知不觉中真正亲近了文言,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初中生和文言文之间的隔膜。

三.《世说新语》助推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反思

和孩子们一起诵读把玩《世说新语》,让笔者深信:实践建设《世说新语》这门选修课程,必将助推初中文言文教学走向探究和创新。

首先,开设《世说新语》选修课程,衔接小学和初中段文言文教学的连贯性。小学里接触的都是故事性很强的文言短文,其中《杨氏之子》就出自于《世说新语》,刚入初中的孩子学习方式和学习心理上依然带着形象思维特性,喜欢听故事,喜欢新奇有趣的方式。从小学阶段总共四篇文言文到初一上册增加到六篇,传统文言文教学着重于字词句落实,一开始就在为应试而教,其实是一开始就让孩子和文言文产生了情感距离。

其次,开设《世说新语》选修课程,重思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定位。《世说新语》选修课实施过程中,侧重于趣味性和探究性。趣味引路,熟读精思,不是牵强硬记,不是字字落实,而是和故事相伴,随兴趣探究,和同伴共读,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因为是选修课程,故笔者没有应试教学痕迹,而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以活动化开展学习,反而孩子们学得更为有效。这促使笔者重新思考初中文言文教学之定位,“学为中心”,立足活动化的教学许是突破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的一条途径。

最后,开设《世说新语》选修课程,助推学生和教师以外养内、内外兼修。要想扭转文言文教学困局,语文教师必然要转型为一名开拓型、实践型的领路人,引领孩子走进文言文芬芳园林。和孩子共修《世说新语》过程中,从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上看,均辅助了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在活动中,拓展视野、了解历史、文明举止、提高审美力、培养雅士气质,那些率性可爱的魏晋人物给予孩子们的感受丰富多彩,在“魏晋风流”的熏陶下同时逐步提高语文素养。师生一起在其中享受生命的旖旎葳蕤。

总之,笔者认为,选择《世说新语》来作为七年级学生的文言起始读物是可行的。用《世说新语》亲近文言,文言并不古董;用《世说新语》阐释文言,文言用词绝妙精深;用《世说新语》是说文言(这样读文言),诵读品味简简单单的故事,可以读到许多内涵。正如“山阴道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可以窥见古典文学百花园的一角芳菲,只要能被它吸引,学生就会主动去叩开这扇古朴而沉重的大门,在满园胜景中流连忘返。

[本文系2013年浙江省湖州市教研课题《七年级助读《世说新语》的实践探索》(编号13018)研究成果]

范剑萍,语文教师,现居浙江长兴。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言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活用课外资料 助力文言教学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文言之美美不胜收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熟读精思 寻求规律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