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地税分局应对执法风险的思考

2015-06-02喻庆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表现对策

喻庆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多元化,税收管理各环节要求越来严,社会执法监督不断加强,税收执法难度越来越大,一线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越来越高。该文试从税收执法风险的主要表现入手,并对执法风险存在的原因从外部环境、人员因素、内部管理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基层地税分局如何降低税收执法风险进行探讨,并从争取地方党政领导支持、完善税收执法内控机制、提升执法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化解执法风险提出建议。

关键词:执法风险 表现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243-01

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行政执法机关,肩负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圣使命。近年来,江西省地税部门坚持把依法治税作为工作的灵魂,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依法行政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如何防范基层执法风险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1 基层分局执法风险存在的主要表现

(1)税务登记中存在的风险。受理阶段主要表现为漏征漏管、未按规定受理税务登记或遗漏重要登记事项、税务人员徇私舞弊或者玩忽职守,违反规定为纳税人办理税务登记相关手续,故意刁难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核实阶段主要表现为未在规定时间内核实、采集信息资料,实施日常税收管理;采集、核实房产、土地等税源信息不准确、完整。税种鉴定阶段主要表现为鉴定税种、税目不全,税率不正确,纳税期限、征收方式不恰当,预算级次错误;房产、土地、车船信息不准确、不完整;涉税信息变更未及时准确核对等等。

(2)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风险。基层分局在税源不充足的情况下,为完成地方政府税收收入任务,往往采取预收、空转、引税等方法来确保税收任务的完成;在税源充足的情况下,为了下一年任务好完成,有税不收,延压税款,这些都埋下了执法隐患和税收风险。

(3)税收执法中存在的风险。

①受理申报环节:主要风险是未按规定受理纳税申报,影响税款征收;对纳税申报资料不齐全、逻辑错误等问题未审核纠正;对逾期申报,未按规定进行处罚或不予处罚。为逃避执法过错追究和追求高申报率,征收期末税收管理员突击“零申报”或替纳税人“零申报”,造成了执法风险。

②税款征收环节:一是核定征收环节。征收方式鉴定、税额核定不公开、不透明,未坚持“公开评税、公正定额、公平税负”,系统核定征收方式与实际征收方式不符,税款征收随意性大,容易造成税款损失。二是减免退税环节。纳税人减免、退税资料弄虚作假,不真实、不齐全,随意受理或不受理审批申请,税务机关资料审核不严,实地核查不到位,违规审批,造成税款流失;未及时落实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规定的减免税申请不答复、不批准,或者谋取不当利益,导致审批错误、税款流失带来执法风险。三是欠税追缴环节。税务机关对存在欠税的纳税人未及时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措施执行不到位造成税款流失;基层分局为规避对新增欠税指标的考核,往往对个别困难企业采取缴多少税款就申报多少税款的方式,导致税款征收滞后或流失。

③纳税评估环节:一是全年无评估工作计划,未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指标进行纳税评估,应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而没有发现,造成税款流失;二是在徇私舞弊,隐瞒发现的问题,帮助企业不缴、少缴税款,造成国家税款流失;三是为谋取私利故意夸大涉税问题;为有涉嫌税收违法行为的纳税人通风报信;瞒报评估真实结果;故意不移交案件;纳税评估结果失真,给纳税人造成损失。未按规定对纳税人评估认定的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造成税款流失。

2 基层分局执法风险存在的主要原因

(1)外部环境引发的执法风险。当前,部分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税源相对匮乏,完成税收计划和坚持依法治税成为了地税工作的主要矛盾,基层分局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往往采取预收、空转、引税等手段,由此引发的执法风险最终由税务机关承担。

(2)人员因素引起的执法风险。一是执法人员风险意识欠缺。少数税务干部对由于税收执法行为不当可能导致的风险和后果没有充分认识,对在执法过程中如何避免风险的发生缺乏有效认知,风险防范控制措施不力。二是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少数税务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足,习惯于传统的工作思维和征管方式,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想当然”现象,凭经验执法、凭习惯执法。三是执法人员廉政意识不强。有一些税务干部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政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心存侥幸,抵制不住人情、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利用手中权力谋取个人私利。

(3)内部管理原因引发的执法风险。一是执法监督力度不够。目前,税务系统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特别是税收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严密的相互监督和制约,对税收执法权力缺少过程监控,从而易引发税收执法风险。二是把握政策不准,政策执行不到位。当前税收文件出台后,相关解释及具体贯彻实施意见的配套文件跟不上,基层收到文件后凭个人理解去执行,税收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引发执法风险。

3 化解基层分局执法风险的建议

(1)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税收执法外部环境。一是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切实找出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和潜在的税收增长点,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理解与支持,解决收入任务计划与依法治税的矛盾;二是加强与司法部门联系,形成税收执法合力。知法才能不犯法,邀請专家进行法制讲座,开展税检共建活动,建立工作联络制度,切实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与配合,积极取得检察、纪检等司法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利用好政府信息交换平台,深化税收管理,降低税收管理不到位带来的风险。解决涉税信息不对称,征收管理不到位带来的执法风险问题。

(2)完善税收执法内控机制,化解权力风险。一是强化风险分析评估,找准内控机制的着力点。完善内控机制是有效化解税收执法风险的关键。二是固化风险点执法行为,规范日常执法。三是建立征管、稽查与法制互动机制,搭建良性互动平台,深化税收执法监督,降低税收执法管理风险。

(3)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执法人员素质。通过观看法制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典型案件分析等方式,不断强化对干部职工的法制和警示教育,引导基层执法人员时刻树立依法行政意识,知法、懂法,克服执法行为中的侥幸和麻痹心理。进一步加大税收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使其全面掌握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实质内容和执法程序,具备良好的执法基础素质,切实提高全体干部职工预防执法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邓保生.防范税收执法风险读本[M].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表现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摄影艺术中的美学探讨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室内效果图的计算机表现技法之教学要点浅析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