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2015-06-02于欢利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方法

于欢利

摘 要:高中数学新课标指出: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高中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与数学有关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深化理解基础知识。鼓励学生重视观察生活,收集生活中有关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是数学的宝藏,从而把理论知识链接到生活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勤于动脑,拥有严谨的思维习惯。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激励学生大胆实践,倡导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师 教学方法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44-02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模式和秩序的一门科学。但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一切为了高考”,教师为配合高考而设计数学教法,学生为高考拼命学习数学,教师苦口婆心谆谆教诲,学生机械模仿废寝忘食,师生艰难跋涉于题海之中,数学失去了自身的美感,学生很难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体验不到数学的价值。因此制约了学生的创新发展。作为数学教师,为了落实好新课标,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改变陈旧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 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数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必将应用于生活。很多数学知识能在生活中找到影子,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把那些繁琐难解的数学知识,通过有意识的创设的数学情境让学生豁然开朗、迎刃而解。深深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与生活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密不可分,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二项式定理”时,教师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星期四,那么今天后的第300天是星期几?”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跃跃欲试,纷纷讨论,教师抓住时机,讲述二项式定理,并且告诉学生,学完这个定理,这些问题立刻就能解決,这样,学生学习二项式定理的愿望更加强烈。这样有的放矢的创设数学情境,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探索欲,激发了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探索的意识。

2 创设生活化情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新课标中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数学教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工作是预设好的,然后将预设的知识极力输出给学生,学生哪怕一知半解,也只能被动的全盘接收。而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起指导作用,教师放下权威,走进学生,与学生一起合作学习,探究真知,作为学生的助手,像朋友一样,参与学生探究新知的过程。例如:在复习函数时,教师创设生活化数学情境:“学校准备再购买一批微机,实现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梦想,此种微机零售价2500元,甲商场提出的优惠销售方法是:买一台降价15元,买两台降价30元,依次类推,但每台售价不低于2000元。而乙商场提出的优惠方法是:购买每满10台,另送一台。请同学们帮助学校算一算:购买多少台到哪一家商场的优惠更多?”对计算机,学生都非常热衷,非常感兴趣。学生分组热烈讨论,在讨论中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而且把函数思想与不等式的解题方法恰切的融和。这样,很好的复习了函数内容,重要的是给学生一种思维,知道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

3 信息技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提高学习的效率

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现,是解决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计算机因其独有的功能及特点,对教育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给教育教学带来了崭新的理念,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打破了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这是其他多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它集音、色、形、动态于一体,炫丽的色彩,跃动的画面,优美的声音,声情并茂,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学生耳目一新,学习热情高涨。高中数学随着学习的深入,概念、图形、定理、越来越抽象复杂,学生很难理解,信息技术辅助高中数学,就能把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公式形象立体起来,让那些图形丰满灵动起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刺激学生学习的智能;学生学起来轻松而惬意,这样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最适合学生求知和探究创新,使学生潜在的智能迸发出来,学生积极主动合作交流,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三垂线定理时,教师借助计算机,以立方体为模型,从不同方位慢慢转动,得到不同位置的垂线,学生对这复杂的变化一目了然,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使知识点在脑海中立体丰盈,完美的构建了知识体系,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给予学生再创造的信心和勇气。

4 让学生形成严谨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而抽象的学科,让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如果经常性的失败,学生就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热情,但是数学教师创设的情境教学也是有局限的,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生活化处理,事实上,是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在着潜移默化的暗示作用中获得知识的感悟。学生仅有了感性认识,还不能对知识完全透彻的认知,因此,数学教师在应该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上进一步深入探讨,已获大量的多角度的新的知识。比如,在学完了椭圆的定义后,接着再研究椭圆的性质,在这一节课上,教师先启发学生由椭圆的图形进行大胆的猜想,教师给学生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证明这种猜想,这样,就强调了证明的重要性。以使学生形成猜想—归纳—证明 的严谨的思维习惯,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机会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灵活的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设计问题串,层层设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完成问题探究和知识的构建。这样,学生不仅透彻理解新知,巩固旧知,而且在观察、猜想、分析中,获得崭新的数学思维方法。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思考是获取真知的关键,是学好数学必经之路。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注重思考,才能建立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也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5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大胆实践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叶子,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人格魅力,随着高中数学的深入学习,差异会越来越明显。这时数学教师尤为重要,应及时了解学生形成差异的原因,尊重每个学生,尊重学生提出的每一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问题思考,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有他感兴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收获的幸福。课后布置的作业也要分层,即使教师再辛苦,看到学生热爱数学,乐学数学,也会甘之如饴。

6 倡导合作交流、质疑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创新

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新模式,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的动机,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而在合作探究中,創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就是就会应运而生。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必须合作探究,对一些学习内容来说,要体现个体的自主独立的学习,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而有的内容,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留白的教学艺术,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恰切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思考,探究归纳,教师对学生的认知结论,允许独树一帜,并帮他们证明解析;让学生大胆设想,鼓励学生探索,激励学生创新,勇敢向传统的教材挑战,让学生另辟蹊径,多视角、多层面地探索和研究问题。也要鼓励学生把数学大胆用于生活,在班级形成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然后整理形成书面文字,作为班集体独特的数学文化,让数学的美在日常生活中熠熠生辉。数学教师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热烈的、有趣味的的、缤纷多彩的精神生活享受。

高中数学新课标,它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效的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当然教学策略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讲究课堂教学具的艺术性、智慧性,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畏难数学的情绪,让学生在愉快氛围里学习数学,就会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云漷,吴刚平.普通高中新课标方案导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4(5).

[3] 许成芝.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23):394.

猜你喜欢

新课标教学方法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