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机械基础》的高效教学

2015-06-02李平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理实一体信息化手段机械基础

李平

摘 要: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课程中,《机械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如:教学模型、3D动画,FLASH等提高学习趣味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如:理实一体化教学、自主合作式教学,使教、学、做一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 信息化手段 理实一体 学习兴趣 在线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c)-0118-02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类课程中,《机械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工程力学、工程材料、机械零件、常用机构、机械传动、液压与气压传动等。课程内容与生产联系较为紧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的章节内容比较直观,有的章节内容比较抽象,因此,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本身基础不牢,对机械方面的感性知识又较少,缺乏兴趣,学生学习效果较差。由此在教学中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如:教学模型、3D动画,FLASH等提高学习趣味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创新,如:理实一体化教学、自主合作式教学,使教、学、做一体。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求知欲被扼杀,思维被束缚。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目的地根据教学环境及内容确定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例如,在讲授轴的分类和特点时,教师有目的地提出问题:如自行车前轮轴、汽车底盘传动轴、变速箱的齿轮轴、发动机曲轴、牙科医生的磨牙手机等。轴线采用何种形状?为何采用这种形状?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们还用在何种场合?学生要想回答正确,必须要经过认真思考,采用自主合作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得出各自的答案,最后,教师可根据相关知识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这种通过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寻求答案,然后,进行验证,总结,最后得到结论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动机被充分激发,学习目的更加明确,从而更好地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 学习兴趣的培养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进入中学后,学生在身体和心理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接受中学教育的条件。随着知识、经验、技能的不断丰富,他们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这正是对中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时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学习兴趣要靠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培养,要充分考虑实践教学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我们在讲授联轴器、离合器时,可通过视频、动画、实物,让学生参观汽车实训室等,让学生经过讨论和实物验证后得出结论:联轴器、离合器的功用、类型、特点、应用。采用这种教学形式,学生普通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多知识点通过这种直观的讲授方式,学生很快就能理解,教学效果显著提高。总之,兴趣是强有力的催化剂、稳定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听、说、读、写,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上的规律和理论,保持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让他们不断提高注意力,时常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真正掌握一种低耗、高效的学习方法。

3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课程需要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机械基础的很多内容如各种机构的教学,要求有动态的演示,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方法深受学生欢迎。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逼真,如:3D动画、FLASH等。能充分调动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了过去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提高了学习效率,真正做到了快乐学习。如讲授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过程,当讲解到曲柄摇杆机构的极位夹角、急回运动等难点时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就尝试着利用FLASH制作动画,然后在上课时通过预先设置的按钮控制曲柄摇杆机构的运动过程,并利用投影屏幕投射让学生反复观察、探究,把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急回运动、极位夹角、死点位置等形象、生动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另外,为增加动画演示效果,我们在制作动画或录制、制作AVI片段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其中加入一些声音,以营造身临其境的效果。例如我们在间歇运动机构的“棘轮机构传动”章节的动画片段制作过程中特意加入一些运动的声音,让学生观察动画的同时感受到棘爪滑过棘轮轮齿表面的声音,这样效果就更佳了。在机械装拆实训中引入仿真技术,利用计算机强大虚拟功能对实训过程进行仿真教学,这样在满足规模教学的要求同时还大大节省设备投资成本。另外通过计算机的反复模拟演练还以迅速提高初学者的技能水平,降低实训操作事故率。

4 理实一体有效结合

《机械基础》是一门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所有的知识点与生产实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脱离实践的教学,是没有任何教学效果和意义的。书本知识往往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能有机地与日常生活和实际相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学习机构和机器的概念时,学生往往只是死记硬背,结果只能是一知半解。如能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自行车是一种机构,摩托车、电瓶车是一种机器,摩托车、能实现能量转换,电瓶车能将电能转变成机械能。另外,要建立了内容丰富的模型、实物实训室。把各种设备及机构的结构、传动原理、运动形式等内容,都非常直观地表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模型进行形象化教学。例如,在讲授四杆机构这一节时,学生对四杆机构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四杆机构的工作性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那么老师带领学生参观模型实验室,利用模型进行现场演示:当选择不同的杆件作为机架时,我们就得到了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形式,曲柄摇杆机构、双摇杆机构和双曲柄机构。再结合实践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分析。如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公共汽车车门的启闭、自卸翻斗车等机构是采用何种形式的机构,机构是如何解决“急回”和“死点”问题的。另外,要组织学生对实训车间的实训设备进行参观,使学生对生产中的各种传动系统,各种形式的机构,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5 注重学习能力的提高

《机械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内容涉及的面非常广,与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等课程联系非常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这些课程的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比如介绍“齿轮”时,可带领学生观察汽车发动机,因为汽车发动机中涵盖的知识非常多,这当中涉及到齿轮和轴的材料、尺寸的确定、加工方法、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及热处理方式等内容的选择,在教授过程中,要把这些知识有效的连贯起来,形成一个系统,这样,对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6 学生在线学习

师生要加强资源交流,实现共享。教学内容的信息化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和机械专业课程有机整合的关键,因此要建设一个丰富的实用、适用、够用的教学资源库供师生在线学习。

目前学生的课外作业存在着几个不良倾向:其一、抄袭现象多;其二、错误率高;其三、作业迟迟交不上来,因此很难达到预定的练习和测试目的。另外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职校学生课余时间比较富裕,尤其是周末更是无事可做,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上网的时间比较富裕。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利用数字化校园,建设《机械基础》等课程的在线练习网站和试题库,并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陆网站,自行完成练习和测试,以学分的形式记入本学科的考核。这种让学生自主地选择符合自己的练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练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人机对话操作,所以练习的结果可立即显示出来,这样及时反馈更能培养学生自我考核、自我检测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检查课程教学效果和巩固教学内容的目的。同时还丰富了学生的上机内容,有利于帮助学生抵制游戏、网络不健康内容的侵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有机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以上是我在《机械基础》的教授中做的一些思考与总结,我认为采用较为实际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破解教学中的一些难点,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本中的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学习能力,为学生今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世维.机械基础[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理实一体信息化手段机械基础
Javascript课程“理实一体”教学设计的探讨
军队院校任职教育新装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增强现实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情境化教学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
简析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高职课堂教学效果
谈语文课堂信息化手段的优化运用
浅议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
基于FLASH的《机械基础》课件设计与制作
信息化手段在“做、学、讲、练”一体化教学模式中的运用与实践
试析机械基础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