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需要更多的做与思

2015-06-01刘远桥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类题邓某掌门

刘远桥

学生邓某来电说:“老师,我考进了某名校实验班,数学考了100分。”当时,我激动地说:“考上了?数学100分?”邓说:“真的!老师您要兑现我们的协议哦。”从那一刻起,我心不再平静,是因为几届毕业生以来第一个考该校数学得100分;也是我带三届毕业生以来第一个;更是建校以来第一个考进该名校实验班的学生。我深知这结果不是个人的功劳,原因是多方面的。事往矣,展未来,我想说教育需要更多的做与思。

一、做

(一) 课余聊天,签定协议

六年级接手该班,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聊天,了解每个学生的志向。当了解到有学生志向消沉不明时,我会及时地帮助他们理清利弊,引导积极向上;当了解到有学生志向积极向上时,我会及时鼓励。下面是我与学生的一段对话,当时邓某说:“不如,我们打赌,如果我考上某名校实验班,老师您就请我吃麦当劳的一份套餐,如果考不进实验班就我请。” 我说:“好呀。没有证明,若届时耍赖怎么办?”邓某说:“不如我们签订协议?”我说:“好。”我们还找来了见证人,还按上手指模。

(二) 先学后教,精讲多练

一年来,我尽量在课堂上留有15-20分钟练习时间,为师者都知道练习的重要性,每课保证有15-20分钟练习时间不是一件易事。我要求学生先学,把困扰学生的症结、难点、易错点尽早暴露,基于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教学,弄懂弄透再练习。经典的题多练,想方设法留给学生发表见解的时间与空间,教学生互教,发展学生的能力。

(三) 每天一练,设置难题

每天课后我会出一道难题,乐意做的做,做正确可得5分加分,计入小组得分。起先,我选的题较简单,学生很快能完成,有很多学生做。我深知这些题对某些同学来说没有难度,对进一步提高这部分同学的解题能力刻不容缓。接着,我分层次出题,分A、B两类题,做对A类题可得5分,做对B类题可得10分。分层出题,既不减弱学生的热情,又为接受能力强的设置挑战,让他们有更长足的发展,形成良性的发展区。最后发现完成B类题的学生相应减少,这是意料中事。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有些学生会问同学、老师、家长,思考不出来,我就会提供一些方法或引导他们阅读相关的课外书,如自学初中的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知识。有几个学生坚持每天做B类题,这些学生中,有1个考进名校实验班,6个考进普通班,而且数学成绩都在92分以上,一个100分。

(四)课外辅导,双管齐下

我内疚,对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投放在他们身上的精力太少。教学中,我把精力80%分配给学习较慢的,20%分配给学习较快的,这是客观存在的现象。改变不了环境,只能改变自己。大部分家长,都想让小孩尝试考镇外一些社会公认的名校,我建议家长找一些校外辅导班加强培训,双管齐下。

二、思

(一) 签定协议,是否恰当

以下是我与学生邓某凡的QQ谈话(掌门指作者):

掌门:我们的协议真起到这么大的作用?

邓某凡:其实并不只是你的协议发挥的效果。

邓某凡:我爸本来说我如果考上实验班带我去国外旅游。

掌门:你觉得是什么发挥作用?

邓某凡:我姨妈也说如果我考上实验班给我去美国买最新耐克球鞋。

邓某凡:我也想到如果考到实验班会省那么多钱。

邓某凡:就发挥效果了。

从谈话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心理并不是简单地认为一两件物质“引诱”就可以引导学生沿着目标发展的,它是多方面的。虽然还没有达到为了自己而努力学习的境界,但学生能想到为了帮家里节省钱而努力学习,这已经是不错了,毕竟还是小学生。我觉得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举措,是可以做的,值得做的。

(二) 课堂有效,还需努力

“先学后教,精讲多练”是我的课堂宗旨。人是应该有所追求的,不然,就会平庸。追求一定要远大的、正面的、积极的、可操作的。课堂上我要求学生教学生,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努力改进提高。杜郎口中学高中升学率连续几年100%,中国教育刮起了杜郎口“旋风”,其中有一条法宝就是10+35。10分钟讲授,35分钟学生自主练习,值得学习与借鉴。

(三)以点带面,承认差异

每天一道难题,针对一部分学生。对接受慢的学生有点不厚道,但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想对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但是面对人数多的班级不太可能;要么是小班教学,但现在的社会资源还达不到这种水平。不同的学生做不同的练习,优的让他更优,慢的让他进步。对同一类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责任编辑 潘孟良endprint

猜你喜欢

类题邓某掌门
高考政治漫画类题的解题思路
屈翠容 中国最大餐饮集团女掌门
男子想进监狱 只为躲老婆
例谈高中地理试题中四种“异”类题的解法
蜀山外传第二季(连载十六)
俄式铁甲新掌门
封“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