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搭建师生阅读平台

2015-06-01向金萍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书香师德校本

向金萍

广州市海珠区聚德东小学是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课题——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学校。学校以此为契机,每年坚持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真正让书香充盈校园,让书香润泽心灵,让书香滋养鲜活的生命,培养了学生的优良品德,提高了读写能力,激发起对古今中外文化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结合课题全面推进

结合重点课题《以阅读促进小学生品行发展实践研究》,学校组织语文科组教师精心选材,编写校本读物,激发师生阅读热情。图文并茂,文字简洁的《雅文赏读(低、中、高)》《茶香诗韵(低、中、高)》三本校本教材,把新课标推荐的80首古诗穿插其中,为学生提供了经典阅读的脚本。每学期初,少先队大队部围绕校本教材,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策划学校诵读活动,安排各中队充分利用早读、午读(每天20分钟)的诵读时间,组织学生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百家姓》等。在诵读中,学生领悟到“黄香温席”“孔融让梨”仁爱孝悌的思想以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博爱情怀。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熟读成诵,牢记于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懂得了如何尊老爱幼、与同学和睦相处。

二、组建班级图书角

小巧精致的班级图书角是孩子们的最爱。每到下课时间,孩子们就簇拥在班级图书角前,一个个小书虫捧着自己钟爱的书籍,如饥似渴,全神贯注。中午学生午休起床后,老师们播着轻快抒情的音乐,让学生边听着音乐边看书。轮到班级借书的时候,同学们积极踊跃、井然有序地来到学校图书室办理借阅他们喜爱的书籍。开卷有益,一本本“精神食粮”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知识之窗”,孩子们真正和书交上了朋友。

三、搭建展示的舞台

一年一度的读书节活动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分阅读及展示才能的舞台。读书节活动期间,少先队大队部开设“跳蚤书市”“古诗诵读比赛”, 组织“小小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小博士故事会”等。几年来,学校坚持开展 “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的评选活动,发动学生制作“优秀读物推荐卡”“阅读存折”等形式多样读书活动。评出“书香少年” 260名,“书香家庭”185 个。全体师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展现个性风采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培养了阅读兴趣,开阔了知识视野。

四、开展“读书漂流活动”

为了让每个学生真正爱上阅读,让经典读物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2013学年第一学期的读书节,少先队大队部还组织开展了“读书漂流活动”。通过宣传发动,号召大家积极参与“读书漂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开展“漂流活动”的意义,明确读书活动的目标、任务,大队部发动中队辅导员做好书香班级的布置,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同时利用语文课堂,做好导读、“漂流”方法宣传;提倡个性阅读,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摘录在读书笔记中,鼓励学生自由结成读书好友对子,互相交换图书,开展漂流活动。“漂流”活动,为师生搭建了一个快乐的读书平台。

“漂流”活动,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沟通,增进了友谊,培养了阅读兴趣,拓宽了阅读视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了一颗智慧的种子,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这颗种子将会生根、开花、结果。

五、与书为友,提升师德

古人云,厚学养德。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其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读书。藉此学校提出了《“以读聚德”德育模式校本行动研究》这一总课题,“‘以读聚德德育模式校本研究”以构建发挥阅读育德功能的实践策略为研究重点,深化对阅读在师生道德品质发展和良好行为塑造方面的价值的认识,从而推动阅读治疗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党支部基于学校总课题,根据当前形势及自古以来倡导的厚学养德的思想,提出了《以阅读提升教师师德水平的实践探索》的研究子课题,借助“阅读”这一平台,打造一支具有爱心、诚信、责任感的教师队伍。

学校还通过举办“青年教师读书会”“读书沙龙”“道德讲堂”“师德演讲”“经典美文诵读”等,组织教师开展内容丰富,别样多彩的品书活动,分享身边的教育故事,成长经历,讲述心中的中国梦、教育梦。使广大教师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树立良好的师德规范,展现良好的师德形象。

读书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育理论、教育智慧,促进了专业成长,更陶冶了教师的情操,提升了师德,滋养了人生。

责任编辑 龙建刚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香师德校本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最是书香能致远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书香何来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