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教育理念下书香校园建设的实践研究

2015-06-01张玉霞

师道·教研 2015年4期
关键词:书香图书师生

张玉霞

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旨在形成一种读书的氛围,书香的气息,让教师爱读,而且要步入科学有效的理性学习阶段,形成有效的管理、发展、评价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使学习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

第一阶段(2013.9-2013.11)——营造读书氛围,让书香弥漫师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1. 健全完善图书馆的图书借阅制度,添置新图书,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让他们置身于书的海洋中。

2. 建立有效的班级间、学生间的图书交流机制,鼓励流通共享,盘活、丰富图书资源。探索有效的班级图书角建设方案,让学生参与设计、管理、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体验,受到教育。

3. 号召亲子共读,通过家长委员会评选书香家庭,把阅读推荐到家庭,使学生的家庭读书有保障、有实效。

4. 学校进行全方位文化建设,做好办公室、教室、走廊、操场、绿地等校园文化建设,从文字到图片,让书香弥漫师生身边的每一寸空间。

5. 举办读书讲座,宣传开展阅读活动的意义和介绍阅读的方法。

6. 开展读书节活动,营造读书氛围。

7. 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第二阶段(2013.12-2014.12)——整合阅读资源,让书香浸润师生生命的每一段时间

1. 利用午读时间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探索不同类型阅读课的指导。

2. 制定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标准,各年级组制定班级阅读计划,组织评选。

3. 建立教师读书活动的相关制度及配套措施,开展师生共读,以教师的成长带动学生的进步。

4. 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激发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

5. 根据实际,组织拟定推荐不同学段学生阅读的阅读书目(共读和选读、学校推荐和师生推荐),并收集反馈信息,不断更新、改进,逐步形成课外阅读书目体系。

第三阶段(2015.1-2015.6)——完善阅读体系,让书香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个瞬间

1. 形成图书馆(角)建设、借阅制度,校园网师生文章登载制度。

2. 形成书香少年、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条例。

3. 组织经验论文汇编。

4. 总结实验经验,汇总并推广实验成果。

5. 成果汇报:学生朗诵会、故事会、童话剧、音乐剧、读后感集册、优秀日记集、班级活动成果展。教师论坛、读后感、教育随笔等。

研究成效

1. 创书香环境,夯书香氛围。学校开展了“打造完美教室,创造成长乐园”等一系列活动。各班根据自己的实际,从确定班级主题,到撰写班级方案、布置班级环境等,家校、师生人人齐动手,缔造出有班级理念的完美教室。创建文化长廊,充分利用宣传栏,新增读报栏。在校园的墙壁布置标语、水文化系列、作品等,力求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利用校园广播系统、电子屏幕,适时播放经典名句名篇。建立以学校、班级、个人、家庭为主的四级书库,发动师生捐书,增加藏书,随时更换各级图书库的图书。

2. 满校园书香,展活动风采。从日常课堂开始。各班利用课前五分钟进行“今日新闻”“走进故事世界”等活动。定期举行“图书漂流——好书交换看活动”。各班级开设了诵读课程,采用晨读朗诵、课前齐诵、午间广播听诵、课堂赏析吟诵等方式,进行经典诵读。举办一年级《千字文》朗诵比赛,二年级《弟子规》展演,三、四、六年级知识竞赛,五年级诗歌诵读比赛。在家庭中开展晚间和节假日“亲子共读”活动。结合学校科研课题,每月进行“一月一文”教师读书论坛。语文科还开展了晨诵10分钟课例展示。

3. 享书香硕果,散魅力书香。根据各评比条件,评选出了书香教师、书香好家庭、书香班集体和水荫读书标兵。从阅读到分享到反思到感悟到分享创作再到交流评价延伸,师生们形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实现了“阅读生活化、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

责任编辑 魏文琦

猜你喜欢

书香图书师生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图书推荐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书香何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