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浅析

2015-05-30张晓慧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生银行

张晓慧

摘要:小型微型企业(以下简称“小微企业”)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社会关注都集中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近年来,商业银行已经大力发展小微金融,投入大量信贷资源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民生银行作为第一批推出小微金融服务的银行,首次提出了“小微金融”的概念,并以小微金融作为自身发展的核心战略。本文从小微金融风险管理入手,逐次介绍了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体系,面临挑战以及优化对策。

关键词: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一、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体系

(一)商业模式及理念

2008年起,民生银行开始推广小微金融,以个人经营性贷款为起步。当时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属于蓝海,基本没有银行介入,因而民生银行初步尝到蓝海竞争的甜头,同时也在探讨小微金融的商业模式。如何在控制风险基础上,打破小微企业破除房产等抵押物崇拜的心理障碍。民生银行总结以下几条核心商业模式:

1.大数法则,收益覆盖风险。大数法则,即是获得足够多的小微贷款客户,降低单户贷款金额,以整体小微贷款的收益,来覆盖单户小微企业因经营困难出现的风险。

2.专业化、批量化。专业化,体现在组建全流程的团队架构上。批量化有几层涵义:一是从源头上分析、控制小微信贷风险;二是要求配套标准化的信贷操作流程;三是综合管理的内在要求;最后,批量化扩充了担保模式。

(二)管理制度

1.产品设计。民生银行依据自身商业模式,主动开拓弱担保、无担保等方式,同时依靠产品设计控制风险。从联保互保产品、共同担保、核心企业担保、互助合作基金、风险补偿基金,逐步弱化担保模式,同时能够有效控制风险。其核心在于,民生银行批量化营销,风险前置审批。

2.规划制度。民生银行特别强调规划先行、批量营销。总分行专门成立小微金融规划与营销策划部门。总行要求各分行根据区域经济特色,确定当地小微金融整体市场布局,并逐一制订细分市场开发方案,配置相应资源,将细分市场规划分配至相应团队实施开发的过程。

3.评审制度。该制度有效控制了小微信贷风险,但是产品风险不容忽视。例如:联保互保产品,具有隐蔽性、行业和区域集聚性、交叉感染性的特性,风险传染性很强,特别在产能过剩行业、风险高发地区,容易形成较大信贷风险。民生银行正在逐步从联保产品过渡到风险补偿基金产品。

(三)组织架构

民生银行小微金融组织架构根据业务发展态势,不断进行优化,2013年民生银行开始全面推进零售转型,以“做强分行、做大支行”为目标,对分支行小微金融的相关职能进行彻底改造。

1.小微业务流程再造。围绕分行零售转型,民生银行实施小微金融业务的流程再造,围绕小微风险、规划、销售、作业、资管、售后等六大模块,着力实现“标准化管理、模块化生产、规模化开发”。

2.建设强大的分行。民生重点强化了分行的集中业务规划、集中营销策划、集中销售管理等职能。分行“软实力”强大,改变了过去依赖支行或者个人能力“跑马圈地”式分散拓展市场的状况,而是集中力量、统筹部署,对重点目标客户群提供强有力的服务。

(四)流程设计

由于小微金融特点是客户众多、单笔金额小、提款频繁,其流程设计就显得至关重要。

1.产品设置标准化。配合工厂化模式运作,民生银行基本形成了“标准产品”快速处理、“非标准产品”专家受理的运营机制,在时效性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客户需求。而在传统的抵押产品上,民生通过建立“押品价值库”的方式来解决抵押评估周期长的问题,保障效率优先,受到小微客户的青睐。

2.贷款作业流程化。贷款审批阶段,通过“审查岗作业软件”,实现了审查意见的系统自动合成,提高了贷款审查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加强了审查岗位的品质管理。

3.系统支持全面化。通过“人工监测+审查岗作业软件”方式建立的半自动任务分配引擎,初步解决了贷款任务池的分配问题。开发功能强大的软件,实现了第三方信息的快速自动搜索与核实。

4.团队建设专业化。操作岗位的员工接受培训,持证上岗;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战实习;制定严格的操作流程与制度规范,严格规范员工行为。

二、完善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风险管理

(一)創新风险管理理念

笔者认为,现阶段小微风险集中体现在产品风险和道德风险,其中最核心的风险体现在小微客户和银行员工的道德风险方面,因此加强“人”的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加强小微全面服务,加强结算产品使用率,通过梳理客户经营流水,可以及时了解客户经营风险。

(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小微信贷产品设计方面,民生银行要加快退出联保互保产品,同时,风险补偿基金具备风险分散、互不传染等特点,加之有补偿基金作为备偿,民生银行需要加快向风险补偿基金产品转换。其次,民生银行已经提出优化管理模式,将小微业务模块化、标准化和规模化,进一步发挥规划先行的风险控制作用。最后,民生银行需要进一步升级授信决策水平,加快启动决策引擎项目,使民生银行建立从客户信息整合、客户评价和定价模型、评审及业务运用的一整套流程体系。

(三)完善风险管理流程

经过几年发展,民生银行已经具备比较合理的风险管理流程,但是,随着小微风险的不断暴露,如何处置小微不良资产,成为现实的障碍。鉴于国内信用体系不完善、违约惩罚力度不够、司法裁判程序冗长等因素,结合行内重视力度不够、小微资产保全团队不足等问题,民生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加快完善小微风险资产处置体系。

(四)创新小微产品设计

笔者认为,各类产品是具有生命周期的,小微产品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符合小微金融发展趋势。民生银行除了大力发展风险补偿基金这一创新产品,还应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特点,加快设计互联网模式下的小微产品。

(五)提升团队风控能力

经过几年发展,民生银行已经打造一支优秀小微团队,包括一线客户经理团队、一线小微管理团队、中后台的规划、评审、售后团队等等。下一步如何稳固团队、提升能力,成为现实考虑。民生银行需要稳固风控团队,从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各方面加强团队稳定。

三、主要结论及展望

展望未来,笔者认为,各家银行将从原来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转向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一)空前重视,持续创新

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加速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全面放开”最后一步,银行传统的“垒大户、傍大款”商业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挑战,银行必须进行客户下沉,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

(二)挤掉水分,潜心小微

很多人认为,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商业模式有缺陷,在经济下行期贷款收益难以覆盖风险。笔者想说的是,这恰恰表明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促使各家银行挤掉所谓“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水分,潜心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三)无惧挑战,适应变革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开始崛起,P2P贷款和电商的小贷业务迅速发展,有人断言,互联网金融接下来将冲击和挑战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将最终引领小微金融服务发展。笔者想说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只会推动银行加快变革、加快创新,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作者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高广春,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商业模式与实践,银行家,2013。

[2]郝志飞,银行系P2P网络借贷竞争力分析及发展建议,金融经济,2014。

[3]李昆芳,中国民生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广西大学,2013。

[4]邓海标,关于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创新模式的调查分析,华南理工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民生银行
史玉柱回归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开场洪崎将连任董事长
民生银行股权暗战
郑万春空降民生银行
民生银行陷入人事巨震新行长最快4月选出
安邦持股民生银行已达20%警戒线
安邦持股民生银行已达20%警戒线
民生银行西安分行获评“厂务公开职代会五星级单位”
一个小储户的宣言:捐赠八十三元给民生银行!